首页 >
约翰·巴勒斯
✍ dations ◷ 2025-09-10 05:58:12 #约翰·巴勒斯
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年4月3日-1921年3月29日),美国博物学家、散文家,美国环保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中的传记作家,将约翰·巴勒斯视作继梭罗之后,美国文学的自然散文领域中,最重要的实践者。1871年,巴勒斯的Wake-Robin问世,此后相继出版了许多著作,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传记作家Edward Renehan认为,巴勒斯不只是一位科学的博物学者,更是一位有责任心记录自己对大自然独特视角的人文博物学者。其著作在文化上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当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此后则相对淡化。巴勒斯是Chauncy 和 Amy Kelly Burroughs十个子女中的第七个,他出生于卡兹奇山的家庭农场中,靠近纽约州特拉华县的罗克斯伯里镇。孩提时代,巴勒斯把很多时间都花在Old Clump Mountain的斜坡上,在那里可以向东远眺,看到卡兹奇山的最高峰,特别是Slide Mountain,以后巴勒斯再著作中会有提及。他在当地的同学中包括Jay Gould。17岁时巴勒斯离开学校,成为一名教师,同时他在一些机构中作研究,包括Cooperstown学院。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威廉·华兹华斯和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他们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对精神的追求,对巴勒斯产生了终生的影响。1856年7月,他来开学院,前往伊利诺斯州Buffalo Grove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他教学数年,还曾返回东部与“遗落的女孩”结婚。1857年9月12日,巴勒斯与厄休拉·诺斯(1836年-1917年)结婚。而后巴勒斯继续教书生涯,并着手写作出版。夫妻俩省吃俭用,一直到1859年才建起自己的居所。1860年,巴勒斯的写作终于有所收获,当时的新兴杂志《大西洋月刊》接受了其作品《Expression》,编辑詹姆斯·拉塞尔·洛维尔发现其作品与爱默生的风格很像,他起初甚至认为巴勒斯抄袭了他的老朋友。另外一首小诗《Waiting》也引起一些关注。1864年,巴勒斯在美国财政部某得一个职位,后来他成为联邦银行的主考者,一直任职到1880年代。期间他继续出版,并对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产生了兴趣。美国内战时期,巴勒斯与惠特曼在华盛顿见面,并成为亲密的朋友。惠特曼鼓励巴勒斯发展自己的天赋,同时坚持创作自己的哲理和文学散文。1867年,巴勒斯出版了《Walt Whitman as Poet and Person》(沃尔特·惠特曼个人与诗人),这是第一部关于惠特曼的传记与评论著作,出版前经过惠特曼(匿名)修订与编辑。四年后,the Boston house of Hurd & Houghton 出版了巴勒斯的首部自然散文合集《Wake-Robin》。1874年,巴勒斯在纽约州的West Park(现在属于Esopus镇)购买了一个大农场。他在那里种植了大量农作物,后来他又主要种植鲜食葡萄,同时坚持写作,并继续任职于联邦银行数年。该地后被命名为Riverby。1894年秋天,巴勒斯在附近又买了一些土地,他和儿子朱利安·巴勒斯(1878年12月15日-1954年)盖了一个阿尔岗金族风格的木屋,后被命名为Slabsides。在那里,巴勒斯种植了大片的芹菜,并招待来访者,包括瓦瑟学院(Vassar College)的学生。1900年后,巴勒斯将其出生地附近的一所农舍粉刷一新,并取名为Woodchuck Lodge。这里后来成为其夏季的居所,直至其去世。巴勒斯写了30多本著作,在杂志上先后发表了数百篇散文、诗歌。他的一些佳作创作于卡兹奇山旅行归来。1880年代后期,在散文"The Heart of the Southern Catskills"(南部卡兹奇山之心)中,他对攀登卡兹奇山脉最高峰Slide Mountain作了记录。谈及登顶后所见,它这样写道,“"The works of man dwindle, and the original features of the huge globe come out. Every single object or point is dwarfed; the valley of the Hudson is only a wrinkle in the earth's surface. You discover with a feeling of surprise that the great thing is the earth itself, which stretches away on every hand so far beyond your ken.”为纪念其登顶成功,他的部分语句已经被刻于突出的岩石上,被称为Burroughs Ledge。附近的Cornell和Wittenberg 山,巴勒斯也曾攀登过,因此被合称为巴勒斯山脉。还有一些卡兹奇山的散文中,不乏冷幽默,还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描述,包括飞钓(fly fishing)鳟鱼,在Peekamoose山脉以及Mill Brook Ridge中徒步,沿特拉华河东面支流乘筏漂流。尽管巴勒斯在很多地方旅行过,并写有很多地区和国家的游记,也参与过一些自然科学的争论,包括当时的新理论自然选择,但在卡兹奇山区,巴勒斯依然为人津津乐道,知名度颇高。他对哲学和文学问题也有涉猎,1896年,也就是惠特曼去世后的第四年,他又写了一本关于这位诗人的著作,彰显了惠特曼美德在文学中的地位。在巴勒斯后期,他与那个时代的不少名人都有交往,包括西奥多·罗斯福、约翰·缪尔、亨利·福特(他将一辆汽车赠送给巴勒斯,是哈德森山谷的第一辆汽车)、哈威·费尔斯通以及托马斯·爱迪生。1899年,他参与了E. H. Harriman的阿拉斯加探险。与厄休拉结婚后,由于妻子极度憎恶肉体关系,这对夫妇产生矛盾。1901年,巴勒斯遇到了仰慕者克拉拉·Barrus(1864年-1931年),她是纽约Middletown的州精神病医院的内科医生,当时克拉拉37岁。她成为巴勒斯的挚爱,并最后成为其文学的遗嘱执行人。1917年厄休拉去世后,克拉拉搬来与巴勒斯同住。1921年年春,巴勒斯在从加利福尼亚返回的火车上去世。而后在其84岁生日那天,他被安葬于Roxbury镇,位于岩壁脚下,孩提时代他曾在那里玩耍。1962年,Woodchuck Lodge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1968年,Riverby和Slabsides也获得同样的待遇。这三处都被列入国家历史遗迹。巴勒斯当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有一项以他命名的自然写作奖,美国还有11所以他命名的学校,包括密尔沃基和洛杉矶的公立中学,一所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的公立高中,明尼阿波利斯的巴勒斯小学,以及圣路易斯的约翰·巴勒斯中学。巴勒斯的许多散文在流行杂志上首发,他对观鸟、花草和乡间情景的描写广为人知,其散文还涉及宗教和文学。他是沃尔特·惠特曼何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忠实支持者,对亨利·戴维·梭罗则有所批评。为了纪念巴勒斯,在其1921年去世后,成立了约翰·巴勒斯协会。Books About John Burroughs
相关
- 邱奇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1903年6月14日-1995年8月11日)是美国数学家,1936年发表可计算函数的第一份精确定义,对算法理论的系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邱奇在普林斯顿大学受教并工
- 螺原体螺原体(Spiroplasma)是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虫原体目(英语:Entomoplasmatales)下的一个科/属。螺原体没有细胞壁,和其他柔膜细菌纲下的微生物一样,代谢过程简单、营寄生生活、
-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希腊语:ἡ Ἑλληνικὴ Μυθολογία),是原本语出古希腊人的一系列神话故事。这些神话讲述了宇宙的由来和本质,涉及各色神明、英雄及神秘生物,还谈及希腊人自
- font style=color:#888small定难军br /881–982/small/font&定难节度使,又称夏绥节度使,是唐朝在今中国西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据地自立,成为西夏的渊源。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 克理威廉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1761年8月17日-1834年6月9日),是一位英国宣教士和浸信会牧师,被誉为“近代宣教士之父”。他是英国浸信会差会的创办人之一。在印度塞兰坡(Serampore)宣
- 波罗的海三国欧洲(灰色) —波罗的海国家(英语:Baltic states,爱沙尼亚语:Balti riigid, Baltimaad,拉脱维亚语:Baltijas valstis,立陶宛语:Baltijos valstybės;又称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地缘政治学概
- 倪嘉缵倪嘉缵(1932年5月10日-)是一位中国无机化学家。1932年生于浙江嘉兴。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
- IQ《智商和全球不平等》(英语:IQ and Global Inequality)是一本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和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政治学名誉教授塔图·万哈宁(英语:Tatu Van
- GABA sub A / sub受体/subγ-氨基丁酸受体(英语:GABA receptor,简称GABA受体)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受体,主要分为三类:γ-氨基丁酸A受体、γ-氨基丁酸B受体、γ-氨基丁酸C受体。其中A和C受体是离
-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华人,人口约5000人,但在莫桑比克内战期间显著下跌。随着和平的恢复和中莫经贸合作的扩大,人数已逐渐恢复,大多数人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人来到莫桑比克大约在18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