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出水

✍ dations ◷ 2025-04-04 07:46:17 #中国古代武器,明朝发明的火器

火龙出水是明朝于14世纪发明的一种新式火箭,是中国古代于海陆两­用的火箭,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二级火箭,亦为二级火箭始祖。近代航天的多级火箭就是根据同样原理所制成的,因此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明代的火龙出水是阿波罗登月火箭的祖先。欧洲到了16世纪以后才有二级及三级火箭的构想,实用的多级火箭更在20世纪才出现。

1981年,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的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展览会上展出了火龙出水的模型。许多外国学者观看之后,纷纷惊叹中国古代军事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认为这种以火箭为动力,飞翔于水面上的海战武器,可以说是现代反舰导弹的雏型。

火龙出水总重量达10至20斤,龙头下面,龙尾两侧,各装一个半斤重的火药桶,将四个­火箭引信汇总一起,并与火龙腹内火箭引信相连,水战时,面对敌战舰,离水面3至4尺处,­点燃安装在龙身上的4支火药筒,为第一级火箭,能够推动火龙出水离水面3至4尺处平衡飞达最多4里(最多2公里)远,待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时,就会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火箭,这就是第二级火箭。此时,从龙口里射出数只火­箭( 每支含750克的发射药),直达目标,致使敌船烧毁。

火龙出水的制作方法是在5尺长的粗竹筒,去节并且刮薄作为龙身,内装入数枚火箭,筒的前后各以经雕成的木制龙头和龙尾装饰,龙腹下部前后两端各装有二枚火箭,这两枚火箭的火线与龙体内火箭的引火线相联,最后再由一总引火线将龙腹下部的4枚火箭引线串在一起。龙腹下部装的是一级火箭,而龙腹内的就是二级火箭。

明朝军队在朝鲜之役中使用过火龙出水摧毁了许多日本军舰。

从未在考古中证实类似武器实际存在或是具备实用性。现代人(如流言终结者)根据古书记载打造出的试作品,完全达不到中国古书中声称的效果;很有可能只是纸上兵器,或是被夸大效果用做宣传。在许多决定性的大型战役(如清灭明)中,类似的武器也从未发挥过实际作用。

相关

  • 生殖腺生殖腺是人和动物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低等动物又称“生殖巢”,即精巢和卵巢的总称;高等动物雄性的生殖腺是睾丸,雌性的生殖腺是卵巢。人类在青春期后睾丸产生精子
  • 社群网络多数社交网路会提供多种让用户交互起来的方式 ,可以为聊天、寄信、影音、文件分享、博客、新闻组等。社交网路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径。作为社交网路的网站一般会
  • 二甲胺二甲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H3)2NH。这种仲胺是一种无色易燃气体,具有氨味和鱼腥味。最常见的是二甲胺的40%水溶液。在2005年,大约27万吨二甲胺被生产出来。二甲胺分子包
  • ɾ̥清齿龈闪音是一种罕见的辅音,国际音标(IPA)记作⟨ɾ̥⟩,由齿龈闪音加上代表清音的修饰符所组成。X-SAMPA音标则写作4_0。据称在一些语言出现的清齿龈闪擦音可以理解为非常短暂
  • 符可以指:
  • 无任所大使无任所大使又称巡回大使,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或国家其他重要领导人指派、授权代表国家的高级外交官或部长、大臣,不同于一般派驻海外固定国家、单一使馆的大使。无任所大使通
  • 七大恨七大恨(满语:ᠨᠠᡩᠠᠨ ᡴᠣᡵᠣ,转写:nadan koro)是明朝末年时,初建后金政权的君主(可汗)努尔哈赤发布的讨明檄文。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对诸贝勒宣布:“吾意已
  • D·汤普森戴维·汤普森(英语:David Thompson,1954年7月13日-)是美国NBA联盟的前职业篮球运动员。
  • 爱迪生氏病爱迪生氏病(英语:Addison’s disease),又称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英语: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及皮质醇过少(英语:hypocortisolism),是一种长期性内分泌疾病,因人体肾上腺无法制
  • 汪耕汪耕(1927年10月-),安徽休宁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管学部为技术部。他现亦为上海电机厂的高级工程师。汪耕为电机及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