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脚气病
✍ dations ◷ 2025-04-04 11:08:37 #脚气病
脚气病是一种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感官功能衰退,体虚,间歇性心律失常。西方诸语言中的脚气病多为Beriberi一词,它是由僧伽罗语引用过来,在僧伽罗语中是“不能不能”的意思,指为病重得不能做任何事。1901年荷兰医学家伊科曼和格里金斯发现其致病原因是缺乏某种存在于谷皮中的营养素。在以精制白米为主食的区域中,脚气病一度很常见。此种米食因为去除米糠,所以可以增加保存期限与口感,但也因此去除掉硫胺(thiamine)。T.在19世纪末之后才发现精制米类与脚气病的关系。1925年发现这种营养素是维生素B1。以往,脚气病与过度精制白米的饮食有关,因此在发现二者之间关系之后,就可以藉饮食方法来预防与治疗此种营养素缺乏症,例如添加便宜的米糠。但是脚气病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拘留单位一再发生。例如拥挤的海地监狱中的高疾病率与死亡率,在2007年的追踪发现与传统煮饭前的洗米过程有关。在科特迪瓦,某高度惩处的监狱中发现64%囚犯有脚气病,这些人在治疗前有神经症状(占41%),心血管症状(呼吸困难占42%、胸痛占35%),下肢水肿(51%)。治疗后痊愈率97%。极度压力下的族群也有较高的脚气病风险。流离失所的族群,例如战争难民,就较容易遭受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包括脚气病。因为饥荒导致的极度营养缺乏也会造成脚气病,不过症状可能会被其他饥荒相关的健康状况而在临床评估时被忽略掉。极端减重的节食法有时可能也会引起类似饥荒的生理状态而伴随脚气病的发生。1999年发生在台湾宜兰境庐拘留所亦发生因维生素B1缺乏造成的脚气病集体爆发事件,共80名病患,12例严重个案,3人死亡。根据1993-2008年之间数波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资料显示,台湾饮食中的维生素B1主要来自猪肉类、米食类与黄豆类及其制品;不同性别年龄层间的维生素B1缺乏盛行率在15%至30%之间。
相关
- 单核球单核细胞(英语:Monocyte)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单核细胞产生于骨髓,在血管内为单核细胞,血管外就变成巨噬细胞。其在人体免疫系统内有两种作用:一,补充正常状态下的巨噬细胞
- 毒理学毒理学(toxicology, /ˌtɒksᵻˈkɒlədʒi/)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及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有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而预测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的严重程度,为确定安
- 嗜盐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安德森氏症候群安德森氏症候群(英语:Andersen-Tawil syndrome)是心脏的钾离子通道发生缺陷,导致心脏节律障碍暨周期性麻痹症候群。其发生率为1/100000。遗传方面,其遗传方式为体染色体显性遗传,
- 胸部X光胸部X光摄影(Chest film),又称为X光摄影或胸部摄影,是一种使用在胸部区域的放射造影技术,可以检视胸腔与周边器官状况。胸部X光是目前在医疗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就像其他放
- 第二代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光敏感感光性亦称光敏感度或光敏性(英语:Photosensitivity),是指一个物体在接收光子(多数时候为可见光)时的作用量。在医药学领域,该属于被用作指代皮肤对于光的不正常反应,通常又分为光照
- Population MattersPopulation Matters(双关语,可理解为人口事情或人口至关重要或人口控制运动)是一个注册于英国的慈善组织、智库及倡导团体,前身为“理想人口信托”("Optimum Population Trust")。
- 表位抗原表位(英语:antigenic epitope),简称“表位”,也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指抗原表面上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抗原表位可被免疫系统(尤其是抗体、B细胞
- 人类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