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兼士

✍ dations ◷ 2025-08-13 02:21:45 #沈兼士
沈兼士(1887年7月31日-1947年8月2日),名臤,字兼士,以字行,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1905年,沈兼士和兄长沈尹默自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物理学校。在日本期间,沈兼士拜章太炎为师,并参加中国同盟会。归国后,沈兼士先后在北平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任教。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沈兼士曾和兄长沈士远、沈尹默同在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北京大学任教,这三兄弟号称“北大三沈”。沈兼士还曾历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理事、文献馆馆长、国语推行委员会常委等职务。沈兼士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新诗。抗日战争期间,曾任《鲁迅全集》编委,并参与抗日团体“炎社”的创建 。

相关

  • 主动脉瘤大动脉瘤(英语:Aortic aneurysm)是指大动脉的血管因为血管壁的异常而出现的扩张(Aorta aneurysmal dilation)。大动脉瘤的成因很多,可能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老化等,大致
  • 联盟计划联盟计划(俄语:Союз,意思为“联盟”)是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一项载人航天计划。它原先是苏联登月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将苏联宇航员送上月球。联盟号飞船和联盟号火箭都
  • 卡门线卡门线(Kármán line)是公认的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位于海拔100 km(330,000英尺)处。它是负责国际的航空航天标准制定、记录保存的机构国际航空联合会所承认的大气层和
  • H-术语危险说明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一部分。它们旨在形成一套关于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危害的标准化短语,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因此,它们与众所周知的R-短语具有相同
  • 种群瓶颈种群瓶颈效应或人口瓶颈(population bottleneck;genetic bottleneck)是指某个种群的数量由于突然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减少50%以上或者数量级减少的事件。种群瓶颈
  •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其中热带干旱气候又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纬度30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和中部,具体地区有:撒哈拉、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
  • 亚硒酸钠亚硒酸钠是具有化学式式Na2SeO3的无机化合物 。该盐是无色固体。五水合物Na2SeO3·5H2O是最常见的水溶性硒化合物。亚硒酸钠通常通过二氧化硒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加热至40
  • 高压氧疗高压氧治疗,或简称高压氧,英文: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乃医学上利用高压的氧气来提供治疗的方式。高压氧治疗利用了几个原理:高压氧最主要的治疗适应症包括:以上除一
  • 处女地运动处女地运动(俄语:Освое́ние целины́,转写:Osvoyeniye tseliny,直译:处女地开垦;哈萨克语:Tyń ıgerý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 巴黎第三大学巴黎第三大学(Université Paris III),又称新索邦大学(Université Sorbonne Nouvelle),位于法国巴黎拉丁区,创建于1970年,以语言、文学为特色。主要学科有语言、艺术、文学、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