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夏
✍ dations ◷ 2025-02-23 00:05:07 #华夏
华夏,最初是指史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分布的若干部落或政治共同体所组成华夏人群,被后世视为汉文化及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汉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夏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君主世袭王朝(家天下之始),也就是夏朝。夏朝在上古为中央大国,但“夏人”一般是指夏朝遗民。而“华夏”仅为汉朝之前的代名词。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汉代之后,久而久之“华夏”便成了汉族的代称及作为中国的代称。目前中国可信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伪孔传将其解释为“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周王朝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周朝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在先秦时代,华夏仅为周王朝的代称,同时凡遵周礼、守义之诸侯国人,也称为华人、夏人,通称为诸华、诸夏,不遵守周礼、不尊重周天子、非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则被视为“蛮夷戎狄”,纵使是周王族的吴国,不守周礼及称王的举动,一样被视为“蛮夷戎狄”。比如作为轩辕黄帝后裔的郯国,时而被视为“中国”,时而被视为“四夷”;同是轩辕黄帝后裔的莒国、邾国,被鲁国视为“蛮夷”,而同是周王族后裔的晋国被鲁国视为“兄弟”。先秦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与四夷对称,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在汉族诞生之后,“华夏”便成为了汉族的代名词。
相关
- 乌克兰乌克兰维尔纳茨基国家图书馆(乌克兰语:Національна бібліотека України імені В. І. Вернадського)是乌克兰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 四人四人性行为(英语:foursome)是指四个人组成的群交。“交换配偶”又称作“换妻”。换妻涉及两对夫妇,已婚异性恋,其中每组互换妻子并和其他男性性交,通常是没有性接触的两个妻子或两
- 胃切除术胃切除术(gastrectomy)为胃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切除手术治疗法。除了胃肿瘤以外,主要还是针对胃溃疡、胃损伤等病症所行使的医疗行为。胃切除术是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切除范围
- 全形全角和半角,是计算机中,中、日、韩文的CJKV字符的显示格式。传统上,英语或拉丁字母语言使用的电脑系统,每一个字母或符号,都是使用一字节的空间(一字节由8比特组成,共256个编码空间
- 同源重组同源重组(英语: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遗传重组的一种类型,指两股具有相似序列的DNA的重新排列,使遗传物质发生交换。可发生于自然界中,或应用于人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真核
- 加拿大地盾加拿大地盾(英语:Canadian Shield)是北美大陆,从加拿大中部延伸到北部的前寒武纪(约45亿年前-5.4亿年前)古岩盘。大致上围绕哈德逊湾,是非常稳定的地盘。加拿大原住民史 · 新法兰
- 滴定管夹滴定管夹(burette clamp)又被称为蝴蝶夹、碟式夹,因其形似蝴蝶而得名,常被用作滴定管的夹持工具,一般可夹持两根滴定管,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滴定管夹由一个翼形螺钉和两个夹具组成
- 亚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
- 炭黑炭黑(英语:carbon black),又称为碳烟,为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碳氢化合物得到极细微碳黑粉,再与废气分离后所得之纯黑粉末。炭黑的原料为塔底油和杂酚油,一般来说2.2公吨的原料可
- Fesub3/sub(CO)sub12/sub十二羰基三铁 (英语:Triiron dodecacarbonyl),分子式为Fe3(CO)12。它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金属-羰基簇合物。相比五羰基铁的化学性质更活泼,更易于分解为单质铁。十二羰基三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