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夏
✍ dations ◷ 2025-04-04 06:47:20 #华夏
华夏,最初是指史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分布的若干部落或政治共同体所组成华夏人群,被后世视为汉文化及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汉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夏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君主世袭王朝(家天下之始),也就是夏朝。夏朝在上古为中央大国,但“夏人”一般是指夏朝遗民。而“华夏”仅为汉朝之前的代名词。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汉代之后,久而久之“华夏”便成了汉族的代称及作为中国的代称。目前中国可信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伪孔传将其解释为“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周王朝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周朝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在先秦时代,华夏仅为周王朝的代称,同时凡遵周礼、守义之诸侯国人,也称为华人、夏人,通称为诸华、诸夏,不遵守周礼、不尊重周天子、非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则被视为“蛮夷戎狄”,纵使是周王族的吴国,不守周礼及称王的举动,一样被视为“蛮夷戎狄”。比如作为轩辕黄帝后裔的郯国,时而被视为“中国”,时而被视为“四夷”;同是轩辕黄帝后裔的莒国、邾国,被鲁国视为“蛮夷”,而同是周王族后裔的晋国被鲁国视为“兄弟”。先秦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与四夷对称,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在汉族诞生之后,“华夏”便成为了汉族的代名词。
相关
- 安德森氏症候群安德森氏症候群(英语:Andersen-Tawil syndrome)是心脏的钾离子通道发生缺陷,导致心脏节律障碍暨周期性麻痹症候群。其发生率为1/100000。遗传方面,其遗传方式为体染色体显性遗传,
- 蟑螂蟑螂是一种有着1亿年演化历史的杂食性昆虫。过往泛指所有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发现大约有4100多种,与人类的食性重叠,而只有部分蟑螂才会进入到人类的家居,它们
- 恶性贫血维生素 B12 缺乏贫血(英语: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emia),是指因缺乏维生素B12造成红血球不足的疾病,恶性贫血(英语:Pernicious anemia)是造成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之一。最常见
- 布夏氏结节布夏氏结节(英语:Bouchard's nodes)是近端指骨关节(手指或脚趾中间的关节)上坚硬的骨头增生或胶状囊肿。常见于手部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是由关节软骨钙化增生(英语:bone spur))的骨刺
- 血液酒精浓度血液酒精浓度(缩写:BAC)是用于法律或医学目的度量酒精中毒的指标。通常的度量单位为:单位体积血液中的酒精质量或体积的百分比。例如,北美的BAC 0.10%意味着每100毫升血液中含0.1
- 灌肠医学的灌肠(enema)是指通过肛门引液体灌洗直肠的操作。有治疗疾病(例如便秘)、另类保健疗法、减重、或者非法虐待(例如性虐待)的用途。使用的器具及液体必须为医用,否则很容易引发
- 潜意识潜意识人之某些欲望常不为现实社会所接受,该欲望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无法实现而消失于无形,该欲望一方面受到接踵而来的众多欲望所挤压,以至将其挤压至意识无法察觉的深处,另一方面
- 广播广播是指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发送声音、影像、影片等信息内容给广大公众的行为。在传播学上,广播的受众不单是听众,也有观众。例如电视台、电台、商场、学校体操场、车站大堂、巴
- 有根树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
- 皮特凯恩群岛面积国家领袖皮特凯恩群岛(英语:Pitcairn Islands、诺福克语:Pitkern Ailen),正式名称为皮特凯恩、亨德森、迪西和奥埃诺群岛,是由4座岛屿组成的南太平洋群岛,其中只有第二大岛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