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弗朗西斯·普雷斯顿·布莱尔
✍ dations ◷ 2025-08-08 08:24:59 #弗朗西斯·普雷斯顿·布莱尔
老弗朗西斯·普雷斯顿·布莱尔(Francis Preston Blair Sr.,1791年4月12日-1876年10月18日),美国新闻记者、政治家。布莱尔出生于弗吉尼亚州阿宾登,后迁至肯塔基州。1811年,布莱尔从特兰西瓦尼亚大学毕业后即投身新闻业,成为阿莫斯·肯德尔在肯塔基州法兰克福的报纸的撰稿人。1830年,作为安德鲁·杰克逊的忠实追随者,布莱尔担任了杰克逊团队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机关报《环球报(Globe)》的编辑,成为杰克逊“厨房内阁”的一员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在华盛顿期间,布莱尔购买了一处居所,即后来的美国国宾馆布莱尔宫。虽然拥有奴隶,布莱尔在美墨战争后逐渐认为奴隶制度不应继续延续。1848年,布莱尔支持自由土壤党的总统候选人马丁·范布伦。1852年,布莱尔支持富兰克林·皮尔斯,但随后即去协助组建共和党并在1856年2月主持了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召开的预备大会。在随后举行的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布莱尔有力地支持了约翰·C·弗雷蒙成为总统候选人。在1860年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布莱尔最初支持爱德华·贝茨,在确认贝茨无法参选后,布莱尔转为支持亚伯拉罕·林肯。1862年,布莱尔释放了其所有奴隶,仅留下一名作为仆人。1864年林肯再次当选总统后,因与美利坚联盟国领导人私人关系朗好,布莱尔被林肯派往里士满与联盟国总统杰斐逊·戴维斯接触,劝说其派出代表与美利坚合众国代表进行谈判。1865年2月3日举行的“汉普顿锚地会议”即是此行的结果。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布莱尔成为安德鲁·约翰逊总统重建政策的反对者,并因此最终加入了民主党。1876年10月18日,布莱尔在马里兰州银泉逝世。1812年7月21日,弗朗西斯与伊丽莎·维奥莱·吉斯特结婚,婚后两人共育有三子一女:曾任美国参议院议员、密苏里州州长、1872年美国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的本杰明·格拉茨·布朗是布莱尔的外甥。四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的演员蒙哥马利·克利夫特是布莱尔的曾曾孙。
相关
- 水文学水文学属于地理学,研究的是关于地球表面、土壤中、岩石下和大气中水的各种行为,包含水循环、含量、分布、物理化学特性、对物质影响以及与所有生物之间关系的科学。水分子借由
- 液态液体(英语:Liquid)是物质的四个基本状态之一(其它状态有固体、气体、等离子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具有移动与转动等运动性。液体是由经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微小振动
- 地铁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日语:東京地下鉄/とうきょうちかてつ Tōkyō chikatetsu */?),通称东京地下铁(日语:東京メトロ/とうきょうメトロ Tōkyō metoro,英语:Tokyo Metro),官方中文译
- 科拉松·阿基诺玛莉亚·科拉松·“柯莉”·许寰哥·阿基诺(菲律宾语:Maria Corazon "Cory" Cojuangco Aquino,1933年1月25日-2009年8月1日),亦称科拉松,本名许娜桑,华文媒体通常简称阿基诺夫人,菲律
- 打压对立歧义谬误是由于语言歧义导致无效推理的现象,是一种言词谬误。歧义是一个字词或语句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的现象。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会,比如某甲用某语句想表达 A 意思,某乙却理
- 南齐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以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
- ATMATM可以指(按汉语拼音及英文字母顺序排序排序):
- 马肉马肉是从马身上得到的肉。除中亚以外,马肉在世界各地都不是一种主流的食物,但它仍然是日本、欧洲、南美以及亚洲多国的烹饪传统中重要的一部分。食用马肉最多的八个国家每年大
- IUCN红色名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IUCN红色名录
- 林氏贞孝坊林氏贞孝坊是一座竖立于台湾台中大甲的清代贞节牌坊。该牌坊乃为表彰淡水厅大甲街地方人士余荣长之妻林春娘(文献多记为“春娘”,而“娘”字为旧时对单名妇女之通称,故其人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