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坍缩理论

✍ dations ◷ 2025-04-02 18:42:19 #客观坍缩理论
在量子力学里,客观坍缩理论(objective collapse theory)倚靠修改含时薛定谔方程来建构一种促使波函数坍缩的机制。薛定谔方程具有决定性、可逆性与线性,而波函数坍缩是一种随机性、不可逆性与非线性过程,因此,薛定谔方程无法描述波函数坍缩的现象。但有些物理学者认为,假若能够按照客观坍缩理论(在这里简称为坍缩理论)将薛定谔方程加以修改,将随机性与非线性项添入薛定谔方程,或许修改后的薛定谔方程能够正确地描述波函数坍缩过程。:347-354:第5节薛定谔方程的线性性质允许宏观物体自然地处于几个不同量子态的叠加态,但是,在大自然里,从来没有观察到这种怪异的现象,宏观物体永远都会在空间占据着某个明确位置。假设将处于叠加态的物体从微观尺度增大至宏观尺度,则伴随的干涉图案会逐渐消失。根据哥本哈根诠释的波函数坍缩假说,在观察动作之后,叠加态会坍缩为可观察量的几个本征态之中的一个本征态,而坍缩至任何一个本征态的概率遵循玻恩定则。可是,薛定谔时间演化与波函数坍缩是两种相互矛盾的过程,没有任何理论给出薛定谔时间演化过程终止的时间与波函数坍缩过程开始的时间。为了解决这难题,物理学者发展出坍缩理论。对于微观物理行为与宏观物理行为、以及在这两种尺度之间的波函数坍缩现象,坍缩理论都能够给出解释。:第3节:引言坍缩理论有两个重大局限,一是它采用的是一种现象方法来解决量子力学的一个基础问题,即使这现象方法在未来能够获得肯定,物理学者仍旧不知道其机制为何。二是对于坍缩理论的相对论性推广遇到艰难阻碍,这困境直到最近才获得显著进展,令人振奋的是,从这进展可以预期,原则上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可以达成目标。:引言在各种坍缩理论之中,最为人所知的范例为坍缩理论揭示出一种新方法来克服量子力学所面临的困境,即量子理论必须包容两种不一致的动力学演化方式。坍缩理论展现出统一微观过程与宏观过程的理论所必须拥有的特色。与大多数量子力学诠释不同,坍缩理论具有可证伪性,因此可以做实验检试其正确性,检试其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分歧。:引言坍缩理论试图修改含时薛定谔方程,促使它能够以同样机制主导微观过程与宏观过程。最初,这努力并未获得成功,这是因为两个严重问题::第5节原版坍缩模型指的是最早出现的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模型,又称为量子力学自发定域模型(英语:quantum mechanics with spontaneous localization model),简写为QMSL模型。这简单模型可以展示出坍缩理论的中心特色。这模型假定位置为普适优化基,所有不同定域位置的叠加态都应该被压抑,因此,物理系统的基本组分在随机时间与适当位置会发生随机与自发的定域事件,称为“打击”或“跳跃”。设想由 N {displaystyle N} 个可分辨粒子所组成的系统,标记其波函数为 ψ ( q 1 , q 2 , … , q N ) {displaystyle psi (mathbf {q} _{1},mathbf {q} _{2},dots ,mathbf {q} _{N})} ;其中 q i {displaystyle mathbf {q} _{i}} 是粒子 i {displaystyle i} 的位置。假若粒子 i {displaystyle i} 在位置 x {displaystyle mathbf {x} } 遭受到一个打击,则波函数会立刻变为其中, G ( q i , x ) = K e ( q i − x ) 2 / ( 2 d 2 ) {displaystyle G(mathbf {q} _{i},mathbf {x} )=Ke^{(mathbf {q} _{i}-mathbf {x} )^{2}/(2d^{2})}} 是高斯函数, d {displaystyle d} 是定域准确度, K {displaystyle K} 是归一化常数。打击发生在位置 x {displaystyle mathbf {x} } 的概率密度为所以,在位置 x {displaystyle mathbf {x} } 找到粒子 i {displaystyle i} 的概率越大,则粒子 i {displaystyle i} 在位置 x {displaystyle mathbf {x} } 遭受打击的概率越大。打击发生的时间遵守泊松分布,平均频率为 f {displaystyle f} 。QMSL模型有两个参数:定域准确度 d {displaystyle d} 与平均定域频率 f {displaystyle f} 分别是参数。它们的数值大约为采用这参数,微观系统通常会每一亿年发生一次定域事件,而宏观系统则通常会每 10 − 7 {displaystyle 10^{-7}} 秒发生一次定域事件。原版坍缩模型(QMSL模型)有一个严重缺点,即它无法处理全同粒子案例,这是因为它并未将对称性或反对称性纳入考量。为了克服这缺点,必须对这模型做出重大修改,从而导致出一种崭新模型,称为连续自发定域模型(英语:continuous spontaneous localization model),简称“CSL模型”,是吉安卡罗·吉拉迪(英语:GianCarlo Ghirardi)、菲利浦·泊尔(英语:Philip Pearle)与阿尔伯特·里米尼(英语:Alberto Rimini)共同于1990年提出的模型。:第6节由于坍缩理论提出的演化方式不同于薛定谔方程的演化方式,做实验可以检试到底哪种理论比较正确。但是,量子退相干的效应与坍缩理论的预测很相似,量子退相干能够解释为什么无法观测到宏观物体的干涉图样,但它无法解释波函数坍缩。假若能够设计出一种实验,其所产生的量子退相干效应非常微小,而按照坍缩理论又会发生波函数坍缩,则可核对坍缩理论的正确性。由于坍缩理论需要涉及到很多粒子才能显示出其效应,而粒子越多,则量子退相干效应也越强劲,因此,必须防止系统被量子退相干,必须将系统孤立隔离,不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353-354截至目前为止,能够呈现介观干涉或宏观干涉的实验仍旧未达到检试坍缩理论的程度。以下列出几个检试坍缩理论的实验:随着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实验验证坍缩模型的可行性应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根据多世界诠释,每一个孤立系统都可以用波函数来代表,整个宇宙也可以用波函数来代表,波函数不会坍缩,在对于系统作测量之后,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各自属实,每一个结果都分支为一个真实世界。坍缩理论与多世界诠释完全对立。坍缩理论主张,波函数坍缩的过程会结束波函数的分支动作,从而删除未观察到的物理行为。:336ff根据哥本哈根诠释,波函数并不能在量子层次给出系统的物理实在,波函数只是人们对于物理系统所知悉的最大信息,对于测量物理系统,波函数可以用来估算在测量后可能获得的每一种结果的概率,通过这测量过程,人们对于物理系统所知道的信息会经历非连续性跳跃,因此波函数也可以进行非连续性坍缩。:第13节坍缩理论与哥本哈根诠释不同,坍缩理论是一种实在诠释(英语:realist interpretation),波函数直接地与量子态相关,当几个波函数的线性叠加因坍缩而概率性地变成其中一个波函数时,相关的量子叠加态也会约化为对应的量子态,在这过程中,坍缩的发生可能是因为物理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因为观测的动作,坍缩的发生并不需要特别存在有观察者的角色。:347

相关

  • 水槽水槽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一般为圆形或者方形的大口容器,由塑料或者玻璃制成,可以盛装一定体积的水或其他液体,在多种实验中都可以使用。常用于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
  • 甾体的常见副作用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Folding@HomeFolding@home(简称FAH或F@h)是一个研究蛋白质折叠、误折、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分布式计算工程。由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的潘德实验室(Pande Lab)主持,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引导
  • 特罗姆兰岛特罗姆兰岛(法语:Île Tromelin,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
  • 野依良治野依良治(日语:野依 良治/のより りょうじ Noyori Ryōji ?,1938年9月3日-),日本化学家,专长有机化学。曾任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名古屋大学特别教授等职。文化勋章表彰。文化功劳
  • 否认对立否认对立(denying the correlative),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借由在逻辑上不允许替代可能的情境下宣称替代可能的存在,以否决对立的观点。某方面来说,否认对立和否认其他替代可能的假
  • 血色素血红素在华语不同地区有不同含意,可以指:
  • 储量这是一个各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列表,大部分数据基于2007年9月的世界概况。
  • 长老教会长老宗(英语:Presbyterianism),其教会称长老教会(英语:Presbyterian church,简称长老会),是西方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的一个流派,源自十六世纪的苏格兰改革。 长老教会持守加尔文主义,尤
  • 欧洲野牛欧洲野牛(学名:Bison bonasus)为美洲野牛属内的一种,且为欧洲最重的陆上动物。一般的欧洲野牛约长2.9米,高1.8至2米,重300至1000公斤。比同属的美洲野牛(B. bonasus)较瘦及较轻,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