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薗头耦合反应
✍ dations ◷ 2025-05-16 20:52:16 #薗头耦合反应
薗头耦合反应(英语:Sonogashira coupling,日语:薗頭カップリング Sonogashira Kappuringu,“薗”普通话音“园”),又称Sonogashira偶联反应、薗头反应或薗头-萩原耦合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中用到的形成碳 - 碳键的交叉偶联反应。它使用钯催化剂在末端炔和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之间形成碳 - 碳键。由于其有用的形成碳 - 碳键的性质,薗头耦合反应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该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例如室温、水相以及在弱碱的存在之下,这使得薗头耦合反应可以被应用在复杂分子的合成中。在制药、天然产物合成等之中都有所应用。其在合成中的应用包括tazarotene,一种治疗银屑病和粉刺的药物,以及 altinicline,一种潜在的可以治疗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病、图雷特氏综合症、精神分裂症和注意缺陷障碍的物质。薗头耦合反应最早于1975年由三位在大阪大学的日本化学家薗头健吉(日语:薗頭 健吉/そのがしら けんきち Sonogashira Kenkichi)、任田康夫和萩原信卫所发表。它是 Cassar 偶联和可得到同样产物,但需要高温等较剧烈条件的赫克反应的扩充。薗头耦合反应和赫克反应都用到了钯催化剂促进偶联,其中薗头耦合反应同时使用了钯催化剂和铜催化剂,提升了反应活性,使得反应可以在室温进行,让薗头耦合反应十分有用,尤其是芳基和烯基卤化物的炔化上 。其出色的应用价值从现在仍在进行的对其反应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和理解的研究中就可见一斑。经常有在钯(0)催化剂催化下末端炔和 sp2,甚至 sp3 - 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的偶联反应,不论有没有同时使用铜催化剂,都被称作“薗头耦合反应”,尽管它们实际上不是在薗头耦合反应的条件下进行的。该反应的机理尚不明确,但有的研究认为它涉及到钯循环和铜循环。对该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反应中存在以上的催化循环,但对于有些依反应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中间体的准确结构仍存在争论。例如,有证据表明在和体积较大的膦反应时,单错合的 Pd0(PR3) 错合物会成为可能的催化中间体。与之相反的是,有一些结果指出,实际上催化剂并不是配位饱和的 Pd0L2 错合物,而是形成的钯阴离子物种。在有阴离子和卤化物存在时常见的 Pd0(PPh3)2 在有卤素阴离子存在时并不能在溶液里形成,因为它会饱和配位 Pd0,形成阴离子物种 -,参与交叉偶联反应。一般情况下,该反应需要两种催化剂:一种钯(0) 错合物和一种铜(I) 卤化物。钯催化剂的例子有钯 - 膦错合物,例如 Pd(PPh3)4,其衍生物 Pd(PPh3)2Cl2 也较常用。也有使用双齿配体错合物 Pd(dppe)Cl2、Pd(dppp)Cl2 和 Pd(dppf)Cl2 的情况。使用这些催化剂的缺点是需要较大量的钯(可达 5% 化学当量)和更大量的铜催化剂。钯(II) 经常作为被用作预催化剂,因为它比钯(0) 更加稳定,而且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稳定保存数月之久。若使用钯(II) 催化剂时,钯(II)在反应中会被胺、膦配体或反应物还原至钯(0),使反应继续进行。当使用类似 Pd(PPh3)2Cl2 的催化剂时,三苯基膦被氧化生成三苯基氧化膦也可以促进钯(0)的形成。铜(I) 盐,例如碘化亚铜,会和末端炔反应形成铜(I) 炔化物,作为偶联反应中的活性物质。铜(I) 盐作为反应的副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薗头耦合反应通常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交叉偶联在碱,通常为同时作为溶剂的胺的存在下进行。反应介质必须为碱性,以中和反应中产生的卤化氢,所以三乙胺、二乙胺等胺类物质通常被作为溶剂使用,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醚也可作为溶剂。偶尔也会使用碳酸钾、碳酸铯等其他碱。此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因为钯(0) 错合物在空气中不稳定,且氧气的存在会促进炔二聚体的产生。
根据 sp2 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底物的不同,在这些反应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同大多数钯介导的偶合反应一样,该反应一般只适用于不饱和碳原子之间的偶合。在传统有机合成中,乙烯基卤素都是惰性化合物,很难发生取代反应,但在现代有机合成中这种观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钯催化下乙烯基卤素化合物变得相当活泼,能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而薗头反应就是其中一个反应代表。烯炔结构是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特别是菊科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富含这种结构。在全合成研究中薗头反应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合成手段。
相关
- 酒精滥用酗酒(英语:alcoholism),又称酒精使用疾患(alcohol use disorder, AUD)或酒精依赖症候群(alcohol dependence syndrome),其为饮用酒精所致相关问题的广义用语,过去将之分成酒精滥用(英语
- 房室结房室结 (Atrioventricular node,A-V node)是正常情况下兴奋(神经电讯)由心房传至心室的唯一途径。它位于右心房科赫三角(triangle of Koch)的心内膜深面,其前端发出房室束。其主
- 阳光太阳光,广义的定义是来自太阳所有频谱的电磁辐射。在地球,阳光显而易见是当太阳在地平线之上,经过地球大气层过滤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则称为日光。当太阳辐射没有被云遮蔽
- 松材线虫松材线虫(学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常见的松树寄生虫。它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携播,被其感染的松树,针叶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
- abbr class=abbr title=R23: 吸入有毒R23/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普密蓬·阿杜德普密蓬·阿杜德(泰语:ภูมิพลอดุลยเดช;皇家音译:Phumiphon Adunyadet;发音: 聆听;1927年12月5日-2016年10月13日),亦称普密蓬大帝,泰国却克里王朝第九代国王,亦称拉玛九世
- 罗德尼·巴克斯特罗德尼·詹姆斯·巴克斯特,FRS FAA(英语:Rodney James Baxter,1940年2月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统计力学。
- 重组免疫墨点分析Western印迹法(英语:Western blot)或称“蛋白质转渍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或“西式吸印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HIV检测的
- 原史时代原史时代,或简称原史(英语:Protohistory)是史前时代与信史时代中间的一段时期,指在一种文明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书写系统,但被外部其它文明以其文字所记载的时期。比如在欧洲,凯尔特
- 腐皮腐皮,又称腐竹,是煮沸豆浆表面凝固的薄膜,可鲜吃或晒干后吃,是东亚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豆腐皮一词最早出现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将豆浆加热时,表面出现一层膜,将膜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