薗头耦合反应

✍ dations ◷ 2025-11-09 08:27:49 #薗头耦合反应
薗头耦合反应(英语:Sonogashira coupling,日语:薗頭カップリング Sonogashira Kappuringu,“薗”普通话音“园”),又称Sonogashira偶联反应、薗头反应或薗头-萩原耦合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中用到的形成碳 - 碳键的交叉偶联反应。它使用钯催化剂在末端炔和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之间形成碳 - 碳键。由于其有用的形成碳 - 碳键的性质,薗头耦合反应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该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例如室温、水相以及在弱碱的存在之下,这使得薗头耦合反应可以被应用在复杂分子的合成中。在制药、天然产物合成等之中都有所应用。其在合成中的应用包括tazarotene,一种治疗银屑病和粉刺的药物,以及 altinicline,一种潜在的可以治疗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病、图雷特氏综合症、精神分裂症和注意缺陷障碍的物质。薗头耦合反应最早于1975年由三位在大阪大学的日本化学家薗头健吉(日语:薗頭 健吉/そのがしら けんきち Sonogashira Kenkichi)、任田康夫和萩原信卫所发表。它是 Cassar 偶联和可得到同样产物,但需要高温等较剧烈条件的赫克反应的扩充。薗头耦合反应和赫克反应都用到了钯催化剂促进偶联,其中薗头耦合反应同时使用了钯催化剂和铜催化剂,提升了反应活性,使得反应可以在室温进行,让薗头耦合反应十分有用,尤其是芳基和烯基卤化物的炔化上 。其出色的应用价值从现在仍在进行的对其反应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和理解的研究中就可见一斑。经常有在钯(0)催化剂催化下末端炔和 sp2,甚至 sp3 - 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的偶联反应,不论有没有同时使用铜催化剂,都被称作“薗头耦合反应”,尽管它们实际上不是在薗头耦合反应的条件下进行的。该反应的机理尚不明确,但有的研究认为它涉及到钯循环和铜循环。对该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反应中存在以上的催化循环,但对于有些依反应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中间体的准确结构仍存在争论。例如,有证据表明在和体积较大的膦反应时,单错合的 Pd0(PR3) 错合物会成为可能的催化中间体。与之相反的是,有一些结果指出,实际上催化剂并不是配位饱和的 Pd0L2 错合物,而是形成的钯阴离子物种。在有阴离子和卤化物存在时常见的 Pd0(PPh3)2 在有卤素阴离子存在时并不能在溶液里形成,因为它会饱和配位 Pd0,形成阴离子物种 -,参与交叉偶联反应。一般情况下,该反应需要两种催化剂:一种钯(0) 错合物和一种铜(I) 卤化物。钯催化剂的例子有钯 - 膦错合物,例如 Pd(PPh3)4,其衍生物 Pd(PPh3)2Cl2 也较常用。也有使用双齿配体错合物 Pd(dppe)Cl2、Pd(dppp)Cl2 和 Pd(dppf)Cl2 的情况。使用这些催化剂的缺点是需要较大量的钯(可达 5% 化学当量)和更大量的铜催化剂。钯(II) 经常作为被用作预催化剂,因为它比钯(0) 更加稳定,而且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稳定保存数月之久。若使用钯(II) 催化剂时,钯(II)在反应中会被胺、膦配体或反应物还原至钯(0),使反应继续进行。当使用类似 Pd(PPh3)2Cl2 的催化剂时,三苯基膦被氧化生成三苯基氧化膦也可以促进钯(0)的形成。铜(I) 盐,例如碘化亚铜,会和末端炔反应形成铜(I) 炔化物,作为偶联反应中的活性物质。铜(I) 盐作为反应的副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薗头耦合反应通常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交叉偶联在碱,通常为同时作为溶剂的胺的存在下进行。反应介质必须为碱性,以中和反应中产生的卤化氢,所以三乙胺、二乙胺等胺类物质通常被作为溶剂使用,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醚也可作为溶剂。偶尔也会使用碳酸钾、碳酸铯等其他碱。此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因为钯(0) 错合物在空气中不稳定,且氧气的存在会促进炔二聚体的产生。 根据 sp2 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底物的不同,在这些反应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同大多数钯介导的偶合反应一样,该反应一般只适用于不饱和碳原子之间的偶合。在传统有机合成中,乙烯基卤素都是惰性化合物,很难发生取代反应,但在现代有机合成中这种观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钯催化下乙烯基卤素化合物变得相当活泼,能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而薗头反应就是其中一个反应代表。烯炔结构是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特别是菊科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富含这种结构。在全合成研究中薗头反应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合成手段。

相关

  • 壶菌门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黄曲毒素黄曲毒素(aflatoxin),也称作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
  •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学名:Coronaviridae)是正链单股RNA病毒的一个科,属网巢病毒目,为具外膜、直径约80—120nm的病毒,基因组长约26–32kb,为RNA病毒中较大者。本科包含冠状病毒亚科与Letovi
  • SOClsub2/sub氯化亚砜,又名亚硫酰氯、氯化亚硫酰、二氯亚砜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是SOCl2。常温常压下,它是无色或黄色、可蒸馏的液体,140°C时分解。SOCl2有时易与硫酰氯(SO2Cl2)相混淆,但
  • 结合接合(英文:Conjugation,又译结合),又称为接合作用、细菌接合,是发生于原生动物间的现象,指的是两个细菌之间发生的一种遗传物质交换现象,属于细菌有性生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接合现
  • 韩愈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合称“
  • 聚腺苷酸化多腺苷酸化(英语:Polyadenylation)是指多聚腺苷酸与信使RNA(mRNA)分子的共价链接。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中,这是产生准备作翻译的成熟mRNA的方式的一部分。在真核生物中,多聚腺苷
  • 棘轮棘轮是一种使得线性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保持单一方向的机械机构,用以防止传动机构逆转。它实际上是将前两种运动方式转换为单向步进运动的一种间歇运动机构。工作时伴有噪声和
  • 互联网协议套组互联网协议套件(英语:Internet Protocol Suite,缩写IPS)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网际网络的基础通信架构。它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英语:TCP/IP Protoco
  • 庞式骗局庞氏骗局(英语:Ponzi scheme)是非法性质的金融诈骗手法,是一个著名的代表案例,发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时至今日各种变体(资金盘)依旧存在金融市场中。是一种欺诈形式,它吸引投资者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