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圈

✍ dations ◷ 2025-11-18 09:02:24 #文化圈
文化圈(德语:Kulturkreis)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地域名词,多侧重“历史发展”与“地域统合”。“文化圈”的概念与另一个类似的概念“文化区”的意思并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文化圈”概念着重“历史发展”与“地域统合”,而“文化区”较著重地理概念。德国民族学家莱奥·弗洛贝纽斯最早提出“文化圈”(Kulurkreis, Culture Circles)的概念,同是德国人的弗里茨·格雷布内尔(Fritz Graebner,1877-1934)对“文化圈”做了系统的从理论到方法的论述。简单地说,所谓“文化圈”,就是根据一定数量的特定的文化特质(5到20个)对文化所进行的圈层划分。格雷布内尔把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分为6至8个独立的文化圈,分别是:(1)塔斯马尼亚文化圈,(2)古澳洲文化圈,(3)图腾文化圈,(4)东巴布亚文化圈,(5)美拉尼西亚文化圈,(6)原始波利尼西亚文化圈,(7)新波利尼西亚文化圈,(8)印度尼西亚文化圈。

相关

  • 厌氧法厌氧法是利用以厌氧细菌为主要工作菌种,在厌氧环境下对有机废水中各种有机成分进行了降解作用的废水生物处理法。主要工艺以UASB、BF等为主。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污水和一些
  • 在解剖学上,脚踝(拼音:jiǎo huái),或称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组成包括7块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
  • 欧洲人高加索人种(英语:Caucasian race, Caucasoid),或称欧罗巴人种,是在欧洲、北非、非洲之角、西亚、中亚、南亚、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常见的人种。这个术语在体质人类学中用
  • 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简称AFM),也称扫描力显微镜(Scanning Force Microscope,SFM)是一种纳米级高分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优于光学衍射极限1000倍。原子力显微镜的前
  • 排名这是于2017年推估人口超过5万的俄罗斯城市/城镇(英语:Types of inhabited localities in Russia)名单,并附上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数字仅包含其本身范围内的人口,而不含其
  • 芦苇芦苇(学名:Phragmites communis),又称普通芦苇(common reed),是生长于沼泽、河沿、海滩等湿地的一种禾本科植物,遍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芦苇属的植物大约有10种,有的分类学家认为
  • 前东德五个联邦州德国新联邦州(德语:die neuen Bundesländer)是指在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从原东德加入联邦德国的5个州。这些新加入联邦德国的州在1952年被东德政府废除,在1990年重新建立,分
  • Langmuir朗缪尔(英语:Langmuir)可能指:
  • 不可逆在热力学领域中,不可逆过程(Irreversible process)是相对可逆过程而言的,指的是在时间反演变换下只能单向进行的热力学过程,这种热力学过程所具有的性质被称作不可逆性。从热力学
  • 织布梭织(英语:Weaving)指将纱线经纬交错织成布料的方法。(台湾则称平织布或平行织品)织物(英语:Woven fabric),指通过经线与纬线交错织成的材料,如布、丝绸等,又合称为布。在某些场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