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酸中毒

✍ dations ◷ 2025-05-10 13:53:52 #酸碱紊乱

酮酸中毒(英语:Ketoacidosis),是一种病理性代谢状态,标志为极高且无法控制的酮症。酮酸中毒的情况下,人体无法足够地控制酮类的产生,导致严重的酮酸堆积使得血液pH极大地降低。在极端情况下,酮酸中毒是可致命的。

酮酸中毒在未经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当检测到对呼吸底物的需求时,肝脏作为应答而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长时间的酒精中毒可能会导致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酮酸中毒可经患者的呼吸而闻得到——由于丙酮,是一种乙酰乙酸自发分解而成的直接副产物。它常被描述为闻起来像水果或指甲膏清洗剂。酮症也会被闻到,但其气味通常更细微些,这是因为丙酮含量较低。

酮体是由脂肪酸分解以及氨基酸脱氨作用而得来。人类产生的两种常见的酮体分别是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


当人体通过脂肪酸代谢正产生大量的酮体(酮症)而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不足够以减缓酮体产生时就会发生酮酸中毒。这些过量的酮体会显著地酸化血液。由于缺乏胰岛素而使高浓度葡萄糖存在于血中时(高血糖)会导致更高的酸性。在健康个体中这一情况通常不会发生,这是由于为回应升高的酮类/血糖浓度胰脏会产生胰岛素。

产生的酸性是由于在生理pH下如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等代谢物酮体会解离产生H+离子。

丙酮没有轻易可解离出的质子,因此在人类生物化学环境下是非酸性的。

两种常见的酮酸中毒分别是糖尿病性与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在糖尿病病人中,酮酸中毒通常伴随着胰岛素缺失、高血糖与脱水。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人中,血流中缺乏胰岛素会阻止葡萄糖的吸收且会导致未受遏制的酮体产生(通过脂肪酸代谢),极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酮类在危险水平上。高血糖会导致葡萄糖超过肾脏的阈值并泄漏到尿液中(超过了对葡萄糖的转运最大值)。继而的脱水是因为水会渗透性运动到尿液之中(渗透性利尿),这加重了酸中毒。

在酒精性酮酸中毒中,酒精导致脱水且阻断糖异生的第一步。人体在遇到对葡萄糖的需求时无法合成足够的葡萄糖,因而产生能量危机,从而代谢脂肪酸以及生成酮体。

生酮饮食或长时间的禁食也能够引起较轻的酮酸中毒。

相关

  • 蜕皮动物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
  • 工艺美术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法语: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是一座附属于法国国立工艺院(CNAM)的博物馆,位于巴黎第三区。博物馆创建于1794年,建筑物本来是一座小修道院。在1990年至2000年
  • 冷血动物变温动物(英语:Poikilotherm),俗称冷体动物、冷血动物或凉血动物。变温动物与外温动物(Ectotherms)不同。变温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一般体温不平,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
  • 契丹语契丹语 (大字: ; 小字: ) 是契丹人的语言,现已绝迹,一般认为属于蒙古语族。在辽朝和西辽(907至1218年)有官方语言地位。它有大字、小字两种文字系统,现代语言学家目前尚未完全破
  • 缺乏罪恶感内疚,是一种在背离自定的行事准则或公认的道德标准后,因自己的信念或理解而产生在认知或情绪上的经验。该情绪与自责或自我产生的愤懑(英语:Resentment)等概念有密切关联。
  • 伊瓜苏国家公园伊瓜苏国家公园(西班牙语:Parque Nacional Iguazú)是阿根廷的一座国家公园,位于米西奥内斯省北部阿根廷和巴西的交界处,面积550km2。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
  • 刘世龙刘世龙(1930年-2017年9月27日),安徽萧县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因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塑造英雄王成而家喻户晓。2017年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韩语:국제시장,英语:Ode to My Father)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韩国电影,由尹济均执导,黄晸玟、金仑珍、吴达庶、罗美兰等主演。获得第52届大钟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
  • 贝尔县贝尔县(Bell County, Texas)位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偏东的一个县。面积2,81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37,974人。县治贝尔顿(Belton)。成立于1850年1月22日,县政
  • 卢旺达种族灭绝卢旺达种族灭绝发生在位于东非的卢旺达,是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进行的卢旺达大屠杀,从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100天里,卢旺达700多万人口中约有50万-100万人被杀。屠杀的背景是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