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造父变星

✍ dations ◷ 2025-07-21 04:22:19 #造父变星,天体测量学,标准烛光,变星

经典造父变星(也称为第一星族造父变星、第一型造父变星、或仙王座δ变星)是造父变星的一种。它们是第一星族星,有着周期从数天至数月,质量是太阳4-20倍的变星,光度可以达到太阳的100,000倍。经典造父变星是光谱类型在F6-K2的黄超巨星,在脉动周期中的半径变化可以达到数百万公里(大约是船底座I的25%)。

经典脉动变星的光度和脉动周期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联性,可靠的造父变星成为可行的标准烛光,建立起银河和河外星系距离指标。HST观测经典造父变星使哈勃定律成为更为可靠的制约因素。经典造父变星也用来阐明我们的银河系,像是太阳位于银河盘面的上方,以及银河系在本地的螺旋结构。

在银河系内已知的经典造父变星超过700颗,在外星系也已经发现了数千颗。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确认出距离一亿光年的NGC 4603内的经典造父变星。

在1784年9月10日,爱德华·皮戈特检测到天鹰座η的光度变化,这是第一颗被描述的经典造父变星。但是,这一种造父变星却以几个月后由约翰·古德利克发现的变星造父一为代表。造父一也是验证周光关系时特别重要的一颗造父变星,因为他的距离是造父变星中最精确的,这要归功于它的成员都在星团之中,并且可以从哈勃空间望远镜/依巴谷卫星得到可靠的视差。

经典造父变星的光度与它的变化周期有着直接的关系。脉动周期越长,光度也越明亮。这种周光关系是亨丽爱塔·勒维特在研究了麦哲伦云的数千颗变星之后,于1908年发现的。她于1912年与更进一步的证据发表。一旦校准了周光关系,只要知道脉动周期就可以建立给定的这颗造父变星的光度,然后从它的视星等就可以得知距离。从埃希纳·赫茨普龙开始,20世纪有许多的天文学家都在校正周光关系。校准期间的周光关系一直都有问题,不过本尼克等人在2007年使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精确的测量了10颗邻近的经典造父变星的视差,确定了银河系内稳定的周光关系。同时,在2008年,ESO的天文学家使用回光测量埋置在星云中的船尾座RS的距离,精确度达到只有1%的误差。但是,后者的发现一直是文献中争论的主题。

下面的经典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公式, P {\displaystyle P} 是脉动周期, M v {\displaystyle M_{v}} 是绝对星等。这是建立在哈勃空间望远镜对邻近的10颗造父变星以三角视差测距的结果:

此处 P {\displaystyle P} 的测量单位是天。。使用下列的公式也可以计算经典造父变星的距离:

I {\displaystyle I} V {\displaystyle V} 分别表示近红外线和视觉上(可见光)的平均星等。

捆绑在造父变星之间,对距离测量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周光关系在不同通带的本质,零点和斜率的关系这两者都会冲击到丰度,以及光度计的污染(混合)和衰减的变化规律(通常是未知的),都会影响到造父变星测量的距离。所有这些主题在文献中都有争议。

这些未解决的事项已经导致哈勃常数的值(以经典造父变星建立)在60 km/s/Mpc和80公里/s/Mpc之间不等,解决此一差异是天文学当今的首要问题之一,因为宇宙学的宇宙参数受到哈勃常数数值精确的制约和影响。

一些相当明亮的经典造父变星,展示出肉眼可以分辨的光度变化,包括:天鹰座η、双子座ζ、剑鱼座β,和据以命名的原型造父一。距离最近的经典造父变星是北极星(勾陈一),虽然这颗恒星展示出许多特性,但是它的距离仍是一个争议很多的议题。

Template:Variable star topics

相关

  • 罗伯特·科赫奖罗伯·柯霍奖(德语:Robert-Koch-Preis),是一组由现代细菌学之父罗伯·柯霍发起成立的生物医学奖,是德国奖金最高的学术奖,以杰出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研究为奖励对象。许多罗
  • 有袋动物有袋上目(学名:Marsupialia)动物是雌性个体的腹部下长有育幼袋的哺乳类动物,如袋鼠、袋狼、树袋熊、负鼠、袋貂、袋狸等。现存物种如袋鼠、树袋熊主要分布于澳洲及附近岛屿,负鼠
  • 铁东区铁东区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鞍山市的东南部。因位于沈大铁路以东而得名。铁东区是鞍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下辖15个街道办事处、2个行政建制镇和2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又称捕鱼儿海之战,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诏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
  • 穆罕默德·阿吉马·卡萨布穆罕默德·阿吉马·阿米尔·卡萨布(乌尔都语:محمد اجمل امیر قصاب‎‎,1987年7月13日-2012年11月21日)是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十名枪手之一,是唯一的污点证人,事
  • 乔治·劳雷尔乔治·约瑟夫·劳雷尔(英语:George Joseph Laurer,1925年9月23日-2019年12月5日),美国IBM公司员工,高级工程师,发明家。持有25项专利。他对条形码的开发、运用与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 艾萨克·多伊彻艾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1906年4月3日-1967年8月19日)是一位出生在波兰,后在二战爆发时迁居英国的犹太马克思主义作家、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他最为人知的身份便是列
  • S级驱逐舰 (1917年)S级驱逐舰(英语:S class destroyer)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晚期建造的一批驱逐舰。这批驱逐舰分成三种设计,包括海军部S级(Admiralty S-class,55艘)、桑尼克罗夫特S级(Thornycroft S
  • 郭豫适郭豫适(1933年-2020年11月1日),笔名余思、于斯,男,汉族,广东潮阳人,中国文学研究家、红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原副校长。
  • 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英语:USS Fitzgerald DDG-62)是美国海军第十二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越战时阵亡的美国海军上尉威廉·查尔斯·菲茨杰拉德(William Charles Fitzgerald)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