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

✍ dations ◷ 2025-04-02 13:36:34 #袋狼
袋狼(学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现已全部灭绝,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曾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后因人类活动只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袋狼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下不成熟的幼兽,在育儿袋中发育,为夜行性动物。现代的袋狼第一次出现距离现今约400万年。至1990年代初,至少已发现7个物种的袋狼化石。迪森袋狼(Nimbacinus dicksoni)是这7种被发现的化石中,年代最久远的物种,可追溯至2300万年前,也是体形最小的。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洲和新几内亚,5千年前,澳洲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袋狼随后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澳大利亚的原住民首次接触袋狼,已发现许多袋狼雕刻在岩石上,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000年。但自1770年英国探险家科克到澳大利亚探险以来,因为被怀疑袭击羊群,所以被牧民所痛恨,然而多数事件的元凶其实是澳洲野犬。移民们把袋狼视为敌人,认为其为“杀羊魔”,并且在政府的奖赏制度鼓励下进行大肆屠杀,加上其他因素——可能是疾病,狗的引入,和人类侵占其栖息地——使其近乎绝迹。1888年塔斯马尼亚政府更以每只袋狼头奖励1英镑,鼓励农民杀死袋狼,此奖金计划直至1909年停止。1933年有人捕获一只袋狼,命名为班哲明,饲养在赫巴特动物园,1936年因管理员疏忽曝晒而死亡,此后再没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1936年后不断传出有酷似袋狼的动物在新几内亚袭击家畜的消息,也有许多目击者声称他们看到袋狼,但却没有铁证可以证明袋狼确实仍存于世。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发现腐烂的动物尸体,经专家证实确为袋狼尸体,但对其是否为新鲜尸体或是多年前留下的干尸,科学家看法分歧。袋狼是否已经灭绝,不得而知。但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袋狼已经灭绝。袋狼的描述各有不同,描述来自作为证据的标本,化石记录,皮肤和骨骼遗骸,黑白的照片和电影以及人工饲养袋狼。 袋狼就像一只大而短毛有长尾巴的狗。它有棕黄色的皮毛,肚子是奶油色的,在其背部臀部有独特的深色条纹,因而获得了特色绰号“老虎”。它的体毛浓密而软,长约15毫米(0.6英寸),耳朵直立,长约8厘米(3.1英寸)。成熟的袋狼身长100〜130厘米(39至51英寸),加上尾巴,约50至65厘米(20至26英寸)。测得最大样本从鼻子到的尾巴身长为290厘米(9.5英尺)。成年袋狼的身高约60厘米(24英寸),体重20〜30公斤(40至70磅),与雄性袋狼平均比雌性大。早期的科学的研究表明,它拥有敏锐的嗅觉,这使得它能够追踪猎物。袋狼是肉食性动物。它肚子上的肌肉和骨架能有效地胀大,能使袋狼吃下大量的食物。袋狼的猎物包括有袋鼠,小袋鼠和袋熊,鸟类和其他小动物,例如负鼠。袋狼很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已于澳洲大陆消失,其消失原因是由于澳洲原住民的竞争和侵入的澳洲野狗。虽然袋狼消失于澳洲大陆,但部分袋狼仍在塔斯马尼亚州生存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此期间,人类很少看见它们,但慢慢开始袋狼攻击羊事件增加,导致推行猎杀袋狼赏金计划,企图控制它们的数量,这可能是导致袋狼完全灭绝的主要原因。但是,袋狼完全灭绝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包括欧洲殖民者引入野狗竞争,其栖息地受破坏,以及犬瘟热病也影响了许多袋狼,在20世纪20年代末,袋狼已成为极为罕见的野生动物。已知最后一只野生袋狼在1930年塔斯马尼亚东北的小镇mawbanna被一个农民Wilf Batty打死。1936年,最后一只人工饲养袋狼死亡,这个物种亦宣告灭绝。最后圈养的袋狼(虽然从来没有被证实它的性别)在1933年住进霍巴特动物园,在那里住了三年。1936年9月7日,这袋狼死于极端高温。这袋狼最为人所知的62秒黑白色画面电影拍摄于1933年。其后数十年,人们一直搜寻袋狼,1983年,美国媒体巨头泰德·透纳悬红10万美元奖励,鼓励人们找到袋狼存在的证明。2005年3月,澳大利亚新闻杂志《公报》成立125周年庆祝活动时,提供了安全捕获活袋狼的125万美元奖励。然而至2005年6月底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袋狼仍然存在。1999年澳洲博物馆馆长麦克‧阿契在悉尼博物馆发现一个自1866年被保存在酒精中的小袋狼标本,麦克‧阿契便着手研究从中抽取DNA使袋狼复活的可能性,2000年5月13日又在其他博物馆发现六个类似的标本,使得相关的基因库更为完整。麦克‧阿契表示,袋狼将在五十年内透过复制科技重现于世。古生物学家艾奇(Michael Archer)指出,如今在博物馆中的袋狼样本,可以用来提取可用的DNA,得到这些DNA片段的序列仅仅是第一步,下一步是要将DNA片段列拼起来取得完整的基因组,这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袋狼的整个基因组序列被测定,带着袋狼全序列基因组的核酸,将会植入到袋狼的近亲袋獾(Tasmanian devil)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植入袋獾的子宫中进行发育,在顺利的情况下,就能诞生一只袋狼。袋狼是澳洲塔斯马尼亚州的象征,其州徽上的两只动物就是袋狼。

相关

  • 颤音颤音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可能有以下含意:
  • 意大利历史意大利是欧洲历史古国,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伊特鲁里亚、大希腊是欧洲文明古国。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曾经统治世界的一部分达数个世纪,为后世留下深远的
  • 米其林米其林公司(法语: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Établissements Michelin, Euronext:ML)是一家总部设于法国克莱蒙费朗的轮胎生产商,该公司是法国最大、全球第二的轮胎及橡胶制品制
  • 分封制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封建”即“封土建国(封邦建国)”,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
  • 会子会子是中国南宋时的纸币,绍兴三十年(1160年)于临安首度发行。绍兴末年,南宋政府铜钱紧缺,开始以票据“会子”应付开支,先在临安地区使用,叫“东南会子”。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钱端
  • Baird规则Baird规则是有机化学的经验规则。它是指当闭合环状三重态平面型的共轭多烯(轮烯)π电子数为4n时,具有芳香性。
  • 道格拉斯道格拉斯(Douglas)可以指:
  • 张亚平张亚平(1965年5月1日-),中国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965年生于云南昭通,原籍四川资中。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
  • 发音规则调音方法(英语:Manner of articulation),也称发音方法,在语音学上指发音时舌头、唇部及其他调音器官发出特定语音的方法。此一概念通常使用于子音的产生。对于任一个调音部位,存在
  • 数字相机数码相机(英语:Digital Camera),是一种利用电子感测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有别于传统照相机通过光线引起底片上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数码”一词原本是英文D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