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翻译
✍ dations ◷ 2025-09-16 17:12:29 #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英语:Machine Translation,经常简写为MT,简称机译)属于计算语言学的范畴,其研究借由计算机程序将文字或演说从一种自然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简单来说,机器翻译是通过将一个自然语言的字辞取代成另一个自然语言的字辞。借由使用语料库的技术,可达成更加复杂的自动翻译,包含可更佳的处理不同的文法结构、辞汇辨识、惯用语的对应等。目前的机器翻译软件通常可允许针对特定领域或是专业领域(例如天气预报)来加以客制化,目的在于将辞汇的取代缩小于该特定领域的专有名词上,以借此改进翻译的结果。这样的技术适合针对一些使用较正规或是较制式化陈述方式的领域。例如政府机关公文或是法律相关文件,这类型的文句通常比一般的文句更加正式与制式化,其机器翻译的结果通常比日常对话等非正式场合所使用语言的翻译结果更加符合语法。目前的翻译机器,有时可以得到可以理解的翻译结果,但是想要得到较有意义的翻译结果,往往需要在输入语句时适当地编辑,以利计算机程序分析。但是,机器翻译的结果好坏,往往取决于译入及译出语之间的词汇、文法结构、语系甚至文化上的差异,例如英语与荷兰语同为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这两种语言间的机器翻译结果通常比汉语与英语间机器翻译的结果好。因此,要改善机器翻译的结果,人为的介入仍显相当重要。一般而言,大众使用机器翻译的目的只是为了获知原文句子或段落的要旨,而不是精确的翻译。总的来说,机器翻译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可以取代人工翻译的程度,所以无法成为正式的翻译。不过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尝试以机器翻译的技术来提供其公司网站多语系支援的服务。例如微软公司试将其 MSDN 以机器翻译来自动翻译成多国语言,如上文所说,知识库作为专业领域,其文法较为制式化,翻译结果亦更加符合自然语言。机器翻译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1629年,哲学家笛卡儿(René Descartes)提出了世界语言的概念,即将不同语言相同含义的词汇以统一符号表示。笛卡儿、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贝克(Cave Beck)、基尔施(Athanasius Kircher)以及贝希尔(Johann Joachim Becher)等人曾试图编写类似世界语言的辞典。直到近代,借由机械的辅助,机器翻译的可行性大为提升。20世纪初期便有多位科学家与发明家陆续提出机器翻译的理论与实作计划或想法。沃伦·韦弗被誉为机器翻译的鼻祖。他抛却了俄语文本的含义,转而视为一堆“密码”。在美国和欧洲,他的团队和继任者在工作时都遵循着一个常理:“任何语言都是由一堆词汇和一套语法规则组成。只要把两种词汇放到机器里,按照人类组合这两种词汇的方式,为之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则,机器就能破译“密码”。”1954年美国乔治城大学在一项实验中,成功将约60句的俄文自动翻译成英文,被视为机器翻译可行的开端。自此开始的十年间,政府与企业相继投入相当的资金,用于机器翻译的研究上。然而,ALPAC(自动语言处理顾问委员会,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 Committee)在1966年提出的一项报告中表明十年来的机器翻译研究进度缓慢,未达预期。该项报告使得之后的研究资金大为减缩,直到近1980年代,由于电脑运算科技的进步,以及演算成本相对降低,才使政府与企业对机器翻译再次提起兴趣,特别是在统计法机器翻译的领域上。从人为的翻译来看机器翻译,翻译的过程可被细分如下:在这看似简单的步骤之后其实是复杂的认知操作。要能解译来源文字的完整意义,一个译者必须能够分析与诠释整段文章的所有特征,必须能够深度的了解其文法、语义、语法、成语等等,相当于了解来源语言的文化背景。译者同时也必须兼备目标语言相同深度的知识。于是,这对机器翻译便是一项挑战,即:要如何设计一个程式使其能够如同真人一样的“了解(认知)”一段文字,并且能够“创造”一段好似真人实际写作出来的目标语言的文字。机器翻译可以使用一种基于语言规则的语法,文字将会依语言学的方式来进行翻译,即一个最合适的目标语言的字词将会被用来取代来源语言的字词。能够优先解决对自然语言的正确认知与辨识,被视为机器翻译是否能够成功的最主要关键。一般而言,用规则法(rule-based method)分析一段文字,通常会先建立目标语言中介的、象征性的表义字词。再根据这中介的表义字词来决定使用人工国际语言(interlingual)化的机器翻译,或是使用转化原则法的机器翻译(transfer-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这些方法都必须拥有具备足够形态学的、语句学的、以及语义学的资讯以及大量的字词规则所建构的辞汇。常见机器翻译的难处在于无法给于适当且足够庞大的资讯,来满足不同领域或是不同法则的机器翻译法。举例来说,对于一个需要统计学法则的翻译法,给予它大量的多语言素材是必要的,但对于文法式法则的翻译法便显得没有太大意义。规则法机器翻译的范例包含了转化法(transfer-based)、中间语法(interlingual)、以及辞典法(dictionary-based)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可利用辞典的词汇作翻译。因为这种翻译是“字对字”的,所以通常各字之间在意思上都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机器翻译法最适用于具有冗长的词语列表(意即非完整的句子)。例如产品型录的翻译。所谓范例法,即基于实例的翻译方法。基本思路是电脑模拟大量翻译实例(翻译语料库),进行有效替换的翻译策略。因此该方法依赖于翻译语料库的质量、规模和覆盖面。如果有完全一样的例句,则直接采用范例的译文;如果有多个相似的例句,则自动模拟相似度最高的译文,只需翻译不同部分即可;如果没有相似的译文,则必须进行基于统计或规则的方法进行翻译。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而言,这种方法永远也无法赶上人的语言的变化。因此,这种方法算是比较笨的方法,类似于字典,我们可以从中查到有用的字词,甚至短语,但写出什么东西,却是字典无法实现的。因此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局限性也显而易见。统计机器翻译:是目前非限定领域机器翻译中,性能较佳的一种方法。统计机器翻译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大量的平行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统计翻译模型,进而使用此模型进行翻译。从早期基于词的机器翻译已经过渡到基于短语的翻译,并正在融合句法信息,以进一步提高翻译的精确性。统计机器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为语言的产生构造某种合理的统计模型,并在此统计模型基础上,定义要估计的模型参数,并设计参数估计算法。早期的基于词的统计机器翻译采用的是噪声信道模型,采用最大似然准则进行无监督训练,而近年来常用的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则采用区分性训练方法,一般来说需要参考语料进行有监督训练。贝氏模型(Bayesian Model)也是一种机器翻译方法。近年来在语言服务产业掀起波澜的神经机器翻译就是利用巨大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一连串字词的几率以产生文意精确的翻译。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改变翻译及语言在地化产业。在投入大量翻译资料集(data sets)以训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模组后,神经机器翻译的品质已大幅改善。更重要的是,当神经机器翻译与人工编修搭配,无论在技术还是文化层面,更能达到ㄧ流的译文品质。因此,神经翻译与人工编修搭配需求庞大。
相关
- 胸部X光的百科知识|胸部X光的意思解释|胸部X光是什么意思胸部X光摄影(Chest film),又称为X光摄影或胸部摄影,是一种使用在胸部区域的放射造影技术,可以检视胸腔与周边器官状况。胸部X光是目前在医疗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就像其他放
- 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医学分支称为内分泌学。从广义上讲,内分泌失调可分为三类:内分泌失调通常非常复杂,由于内分泌系统中涉及的反馈机制,可能有的
- 脉搏脉搏(英语:Pulse)是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
- 虚词虚词,也称功能词(Function word),与实词相对,指的是汉语词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同时虚词也无法独立成句。一般包含副词、介词、连接词、助词、叹词等。虚词一般包含副词、介词、
- 方式关系方式关系(英语:troponymy)指的是词位之间因“方式”的联系而存在的关系。这个概念由克里斯蒂安妮·费尔巴姆(英语:Christiane Fellbaum)和乔治·A·米勒首次提出。例如,咕哝、嘟囔
- 消化病学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荨麻疹荨麻疹(hives、urticaria)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中医称瘾疹,客语称冷瘼,是一种皮肤过敏。症状是局部皮肤忽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或刺痒。病灶时常
- 史蒂芬·古尔德史蒂芬·杰伊·古尔德(英语: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国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与科普作家,职业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并曾在
- 内质网内质网(英语: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实际上内质网是膜被折叠成一个扁囊或细管状构造,可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
- 干扰素结构 / ECOD1b5l :24-187 1ovi :24-185 2hie :24-186 1itf :24-186 1au1B:22-187 2hif :24-182结构 / ECOD结构 / ECOD干扰素(英语:Interferon; IFNs; /ˌɪ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