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

✍ dations ◷ 2025-02-23 16:43:07 #中国传统雕刻,中国陶瓷

刻瓷(又称瓷刻)艺术由历史悠久的刻玉和石刻演变而来,起源于宋,发展于明,兴盛于清末民初,是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优质瓷器为载体,以精湛的刀法,将书法的韵致与绘画的意境镌刻于瓷器上,将书法、绘画、雕刻融于一体,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在国际间享有东方艺术瑰宝之美誉,倍受世人青睐。

早期的刻瓷艺人一手执锤,一手执凿,刻瓷的表现手法主要以线条为主,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以线条画配以简单的色彩或文字为主。现在在天津古文化街等地还可以见到这种古老的刻法,基本上是在瓷盘上刻福字或者其他吉祥如意的文字。

近代,在以天津吴龙元为代表的新一代刻瓷艺人的努力钻研下,刻瓷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具上,吴龙元先生首创了“刀锤一体”,表现手法也吸收了国画、素描、水彩、版画、篆刻等特色,内容也丰富到无所不包的境界。

吴龙元: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对绘画、篆刻等艺术门类情有独衷。1960年代初,师从于刘君礼老师(张大千弟子)门下学习绘画, 后经四十余年契而不舍的苦心钻研,深谙绘画、书法、篆刻之道,尤精于刻瓷艺术,其作品既有国画的笔墨神韵,又有浓厚的金石趣味,古朴且有新意,庄重而不失华美,在国内外同仁中享有"神州 第一刀"之雅称。多年来,吴先生始终以“扬弃传统、崇尚进步”为宗旨,致力于传统工艺的挖掘与创新。1980年代初,成功地创造了“刀锤一体”的刻瓷工艺,从而结束了多年来瓷、石薄板不能制作大型浮雕壁画的历史;由他精心总结的“钻、刻、研、刮、擦”五字技法,使刻瓷人“操刀如笔,削瓷如泥”的宿愿成为现实。1985年吴先生改革的“陶瓷刻刀”被国家授予实用新型专利;2002年“瓷、石速雕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相关

  • 奥古斯都奥古斯都(拉丁语:Imperator Caesar Divi filius(英语:Divi filius) Augustus,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
  • 修女修女(英语:Nun),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信义宗的女性修行人员,通常須發三愿(即神贫、贞洁、服从),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父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称为“姆姆”或“嬷嬷”。德雷
  • 瓦赫宁恩大学瓦赫宁恩大学暨研究中心(荷兰文:Wageningen Universiteit en Research centrum),简称瓦赫宁恩UR,缩写WUR,是荷兰14所研究型大学之一,在荷兰高等教育指南上高居榜首,在生命科学领域是
  • 无为而治道家系列条目无为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即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为做作,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是中国
  • 电音三太子电音三太子是台湾兴起的一种表演次文化,为电音、本土次文化与传统民俗艺阵三太子的结合。电音三太子发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云林北港,一说是嘉义朴子。但可考据的是,在各地方的电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又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为温辛解表剂,主治外感伤风带有微咳,以现代的话语来说,就是类似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病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太阳
  • 敏化作用敏化作用(英语:Sensitization)是一种非联系性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期间重复的刺激会导致越来越剧烈的反应。除了被重复的刺激本身外,敏化作用常常使得一整类的刺激都会产生更激烈
  • 翟墨翟墨(1968年-山东泰安人,是一位中国航海家,被媒体誉为“中国无动力帆船单人环球航海第一人”,因自驾帆船完成环球航海而成为感动中国2009年年度人物之一。2013年7月30日,翟墨驾驶
  • 巨济岛事件巨济岛事件,是指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巨济岛上建立战俘营(英语:Geoje prison camp)的一段历史。1951年11月,美军在韩国第二大岛巨济岛,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营——巨济岛战俘
  • 礼教四配 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 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 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 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 李滉 · 王仁 ·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