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

✍ dations ◷ 2025-04-27 03:08:05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山西水体,陕西水体,山西旅游景点,陕西旅游景点,临汾地理,延安地理,黄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 东临山西省吉县,西濒陕西省宜川县,距山西省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3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为3万平方米。与中越边界的德天瀑布、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同为中国三大瀑布

滚滚黄河奔流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中国古籍尚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2006年9月5日,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下,地理位置为北纬36'8′10″,东经110’26′40″,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100平方千米。

壶口瀑布所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958.6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壶口瀑布年平均气温9.9℃,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时间最长,从10月17日入冬,4月4日才会入春,长达170天,最冷的1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2.2℃,平均最低气温达到-11℃,历史上曾出现过最寒冷的一天气温低至-25.4℃。冬春雨雪少,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12月到2月各月平均降水总量只有3~5毫米。夏秋温凉多雨,常年6月26日入夏,8月14日入秋,6~9月一年中降水最多时段,7、8月最多,降水总量达到100多毫米,也多暴雨、冰雹出现。一年中最热时期,平均最高气温在28.9℃,曾经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9.7℃,年高温日数最多有18天,连续高温最长天数是8天。日照充足,年变化量不大,各月的每天日照时数都能达到6~8个小时。平均早霜始于十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其他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官方命名方式均为“省级行政区名+地名+国家地质公园”,例如“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相关

  • 血栓血栓是在血管中形成的血块,于循环系统中会妨碍或阻断血流。当血管受损,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会聚集而形成血块修补之,以避免失血或因血流冲击造成血管进一步伤害。若血块脱
  • 地舌菌纲地舌菌纲(学名:Geogloss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的一个纲,为一个单型的分类元,其下只有地舌菌目(Geoglossales)一个单型目,而地舌菌目亦只有地舌菌科(Geoglossaceae)一个科。地舌
  • 寒武纪寒武纪(Cambrian,符号Ꞓ)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1百万年前—485.4百万年前。其名称来自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地名罗马名称“Cambria”,该地的寒武纪地层被最早研究。中文名称
  • 五倍子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倍干燥后所
  • 斜方正交晶系,也叫斜方晶系。 该晶系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二次对称轴和对称面总和不少于三个。晶体以这三个互相垂直的二次轴或对称面法线为结晶轴。α=β=γ=90o;a≠b≠c。非均质
  • 截角十二面体在几何学中,截角十二面体是一种由正十边形和正三角形组成的三十二面体,是一种阿基米德立体。其每个顶点都是1个三角形和2个十边形的公共顶点,具有每个顶角相等的性质,因此截角十
  • 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俄语:Ю́лий О́сипович Ма́ртов;1873年11月24日-1923年4月4日),笔名列夫·马尔托夫(Лев Мартов),俄罗斯共产主义革命家,孟
  • 郑利记郑利记(1874年-1915年),名利,字利记,以字行,号春亨,商号景百。台湾台南人,曾任大潭庄长和崇德区长(今属台南市归仁区)。早年经商,1910年迁居台南市区,入西来庵五福王爷庙为董事,从事扶乩宗
  • 雪儿·海特雪儿·海特(英语:Shere Hite,1942年11月2日-),是美裔德国性教育家、女权主义者。生于美国,1995年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德国籍。海特的主要工作是女性性学研究。出版过《海特性学报告》
  • 成文 (弘治进士)成文,山西大同府山阴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弘治壬戌进士,官至辽东巡抚。山西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授单县知县,改武邑县,考最,升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