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茅起义

✍ dations ◷ 2025-07-19 04:48:28 #茅茅起义
大英帝国1953年1954年1956年1959年茅茅起义(英语:Mau Mau Uprising、Mau Mau Revolt),又译矛矛起义、毛毛起义、茂茂起义,英国称为肯尼亚紧急状态(Kenya Emergency)、茅茅叛乱( Mau Mau Rebellion),在英国殖民政府时期,肯尼亚于1956年至1960年间,发生的军事冲突。举事的反殖民主义团体称为茅茅,成员多是基库尤人。与之对抗的是英军与当地亲英武装。举事没有得到肯亚人民广泛的支持,还遭到了英军强力镇压。1956年10月21日,首领德丹·基马蒂(Dedan Kimathi)被捕,标志着举事的最终失败,英军在肯尼亚的行动也终告结束。部分学者认为,这一事件为肯尼亚日后独立打下了基础。但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举事不但没有为独立打下基础,还为肯尼亚制造了混乱,推迟了英国赋予当地独立地位的时间。这一事件不但制造了肯尼亚欧裔居民与伦敦当局之间的裂痕,还制造了亲英、反英非裔居民族群的对立局面。2013年,英国政府公开为茅茅起义期间的作为,向肯亚人民道歉。今人并不清楚“茅茅”一词的来由。根据一些茅茅成员的说法,他们从不会自称为“茅茅”成员,只会自称为“肯尼亚国土自由军”战士(Kenya Land and Freedom Army,简称为KLFA)。一些书籍,如弗雷德·马奇德拉尼(Fred Majdalany)的紧急状态:茅茅全史(State of Emergency: The Full Story of Mau Mau)称“茅茅”是“Uma Uma”(意为滚、滚)的变形词,除此之外,这还是一个军事隐语,来自基库尤男童在他们进行割礼时游玩的一个语言游戏。马奇德拉尼进一步指出,英国人在不清楚这一词语的意思的情况下,就为基库尤人贴上“茅茅”的标签。随着冲突进行,时间推移,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解释:这是“Mzungu Aende Ulaya, Mwafrika Apate Uhuru”(斯瓦希里语,意为让外国人滚回家,让非洲人重新取得独立地位)的缩略语。被俘茅茅成员J·M·卡里乌基(J.M. Kariuki)则认为,英国人之所以用“茅茅”称呼他们,而不是用“KLFA”称呼他们,是因为英国人想显示出他们没有国际合法性。卡里乌基又宣称,起义者之所以接受这一称呼,是因为他们想反击“殖民主义宣传”。当时的殖民主义者认为,茅茅军野蛮、暴力,经常进行堕落的部落崇拜,他们起义只是感情的宣泄,而非理性的表达。茅茅是一种“变态的部落文化”,企图将基库尤人带回英国管治肯尼亚之前的“黑暗旧时代”。这反映出英国人漠视民情。英国政府对这一起义的解释,并没有包括农业专家的意见,也没有包括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的意见,甚至不包括长期接触基库尤人的欧裔居民,如路易斯·李奇的意见。相反,官方解释包括能够分析“非洲人心理”的心理学家J·C·卡罗瑟斯(J.C. Carothers)的意见。他的意见对英军在起义中运用的心理战术有很大影响。英军标签茅茅为“不理性的邪恶力量,被冲动的兽性所主宰,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影响”。卡罗瑟斯的意见对日后的科菲尔德报告(Corfield Report)也有很大影响。心理战对英国人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强调这是一场内战,而不是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战争”,希望离间茅茅军与基库尤人、以致基库尤人与其他种族的距离。这些宣传工作对拉开茅茅与基库尤人的距离作用不大。不过,这些工作的确拉开了其他部族与茂茂的距离。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这种传统观点受到了茅茅前成员及领导人挑战。新观点认为,茅茅是非洲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认为,这一运动是现代的、民族主义的,是对不公与压迫的反抗。不过,新观点的提出者,在进行研究时,刻意淡化了茅茅的基库尤性质。肯尼亚社会目前仍有讨论茅茅的性质、目标、影响,而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团体,也有讨论类似话题。不过,这场战争还有一个在肯尼亚罕为人知 - 正如很多基库尤人选择加入茅茅一样,不少基库尤人选择为殖民地政府而战。有学者因此说这场战争是一场基库尤人的内战。茅茅成员主要是基库尤人的原因是,殖民主义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最深。历史学家Wunyabari O. Maloba写道:“毫无疑问,茅茅起义是非洲最近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事件。”但另一位历史学家则认为,Maloba等人的研究“不加筛选地吸收茅茅战争的宣传”,并指出他们的研究与早期对茅茅的“简单”研究的相似之处。而这些早期的研究,就是将茅茅战争定义为一场双极性的、“在反殖民主义者与殖民主义者之间爆发”的冲突。卡罗林·埃尔金斯(Caroline Elkins)在2005年进行的研究,也有类似言论,批评Maloba等人的研究太过主观。人们常常认为,一场冲突的参与者,会形成两个对立的阵型,一个人不是支持这一方,就是那一方。冲突期间,双方的领袖都会用刚才提到的论点,争取“民众”的积极支持。但事实上,参与冲突的人,通常超过两个,而涉及的阵型,也通常超过两个。宣传与政治化,对于一个成功的抵抗运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四名当年的幸存者,在英国伦敦法院,对英国政府提起告诉。英国政府主张,此事应由当年的英国殖民政府,与肯尼亚共和国政府负责,现今的英国政府并无责任。而且此事已经超过司法追诉日期。2011年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宣判,茅茅起义当事人的告诉合法,裁定起诉。英国外交部长宣布,对此事件,英国对肯尼亚人民表示深切遗憾,将对当年受害者赔偿1400万英镑(约2千万美元)。同时也将在肯尼亚首都,兴建纪念碑。

相关

  • 克劳迪奥·蒙台威尔第克劳迪奥·乔瓦尼·安东尼奥·蒙特威尔第(意大利语: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Monteverdi,1567年5月15日-1643年11月29日),意大利作曲家、制琴师。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克雷莫纳市的他
  • 球墨铸铁肥粒铁(α-Fe) 针状肥粒铁(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波来铁(88%肥粒铁,12%碳化三铁) 变韧铁 粒滴斑铁(波来铁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古兰经《古兰经》(阿拉伯语:اَلْقُرآن‎,al-qurʾān,字面上解作“诵读”)是伊斯兰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相信《古兰经》是真主安拉的启示,它被广泛认为是最优
  • 二甲基砜二甲基砜(Methylsulfonylmethane),简称为有机硫 (MSM)其化学式为(CH3)2SO2、甲基硫酰基甲烷的砜类有机化合物。二甲基砜在常温下是无色固体,无化学活性。在一些植物中含有二甲
  • 移情别恋移情别恋可以指:
  •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是第十二对脑神经。该神经发源自延髓的舌下神经核,并从延髓的橄榄和锥体之间的橄榄旁沟穿出,然后经行舌下神经道(Hypoglossal canal)。从舌下神经道穿
  • 川口顺子川口顺子(1941年1月14日-),日本女外交家。川口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在美国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第一次森内阁(模板)改造内阁(中央省厅再编前) - 改造内阁(中央省厅再编后)(2000
  • 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一个使用加速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用计算机来连续估算运动物体位置、姿态和速度的辅助导航系统。它不需要一个外部参考系,常常被用在飞机,潜
  • 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1849年9月25日),通常被称作约翰·施特劳斯一世或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和约瑟夫·兰纳一起普及了
  • 宁完我宁完我(1593年-1665年),字公甫,谥文毅。辽阳(今属辽宁)人。清代汉军正红旗人,历官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少傅兼太子太傅。敢言,好酒嗜赌、精通文史。早年依附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