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0年海地地震
✍ dations ◷ 2025-11-09 15:01:42 #2010年海地地震
2010年海地地震于UTC2010年1月12日21时53分9秒(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16时53分9秒)左右发生,地震震级为里氏震级7.0级。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南方25千米,震源距离地表13千米左右。美国地质调查局已录得一系列余震,其中5.0以上有10次,较大余震包括5.9余震一次和5.5余震一次。2010年1月20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里氏震级6.1地震为最大余震。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大多数建筑均在地震中遭到损毁,其中包括海地总统府、国会大厦、太子港大教堂、中华民国驻海地大使馆、医院和监狱。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报告,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驻地,海地太子港克里斯托弗酒店在强震中损毁,大量联合国维和工作人员在地震中下落不明,10万人被活埋。多国派遣救援队伍前往海地救灾及处理尸体。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及夫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但普雷瓦尔证实,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团长,赫迪·阿纳比(突尼斯人)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国际红十字会估计,受到地震影响的人口大约为300万。海地所处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是地震活跃地区,历史上曾多次经历过破坏性地震。其中一次地震发生在1751年,当时伊斯帕尼奥拉岛仍处在法国的殖民控制下。此外,在1770年时也发生过一次较大的地震(英语:1770 Port-au-Prince earthquake)。据来自法国历史学家莫罗德·圣·梅里(英语:Médéric Louis Élie Moreau de Saint-Méry)(Moreau de Saint-Méry,1750年-1819年)的资料记载,1751年10月18日的地震发生以后,太子港“只有一座砖石建筑物没有坍塌”,但1770年6月3日发生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倒塌了”。1842年5月7日发生在海地北部城市海地角的一次地震摧毁了海地北部部分城镇和邻国多米尼加共和国部分地区。1946年,一次里氏震级8.0的大地震袭击了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并引发了海啸,造成1790人死亡,大量人员受重伤。一份1992年的研究报告指出,海地处于地震活动末期的恩里基洛-芭蕉花园断层带(英语:Enriquillo-Plantain Garden fault zone)(Enriquillo-Plantain Garden fault zone)上,这一地区的地震多由板块的水平移动而引起。这个断层带从伊斯帕尼奥拉岛中南海部一直延伸到牙买加,处于加勒比海和北美大陆板块的交界处。虽然这个地区近几十年来没有重大地震活动,但是科学家几十年来一直预测有发生里氏震级7.2以上重大地震的危险,其破坏力类似于1692年牙买加地震(英语:1692 Jamaica earthquake)。2008年3月,保罗·曼(Paul Mann)和一个2006级学生研究小组在加勒比地区第十八次地质大会上提交了一份危险评估报告,特别注明了恩里基洛-芭蕉花园断层带的较大变形,由于过去40年间,这一断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所以小组建议“高度重视”这一变化,有可能引发里氏震级7.2以上的地震。海地的一份报纸《Le Matin》在2008年9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援引地质学家帕特里克·查尔斯的评论指出,太子港处于发生地震的高风险地区。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在18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居第149,其应对重大灾难的紧急救援能力极其有限,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入“经济脆弱”国家行列。另外,海地已遭受多次飓风袭击,造成洪水泛滥和巨大损失,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遭受了热带风暴法伊(英语:Tropical Storm Fay (2008))和飓风古斯塔夫的侵袭。死亡人数为27万人,地震使48万人失去家园,370万人受灾;另有国际红十字会的数据称:可能有超过300万人受到影响。死伤人数在最初几天急速增加的一个原因是医疗设施和人员的缺乏。医疗设施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害,外籍与海地当地医疗人员、警察、军人也在死伤名单中。在地震发生不久后,包括海地驻美国大使拉蒙德·约瑟夫(Raymond Joseph)在内的海地政府官员随即对国际发布紧急援助请求。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紧急投入救灾工作,但仍有众多伤者在最初几天因交通阻断、无法到达医疗设施而死亡。天主教太子港总教区总主教若瑟·缪特在地震中遇难。1月14日已发现有36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与维和部队工作人员在地震中遇难,另外还有超过200人失踪,极有可能都被建筑废墟掩埋。另外,也有许多外国人在地震中丧生,包括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多米尼加共和国、法国、德国、墨西哥、荷兰、新西兰、西班牙、中华民国、英国、美国等多国公民。在1月16日,一些报告指出,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接近20万人,另外还有25万人在地震中受伤,其他的一些数字显示,多达100万的海地人现在无家可归。截至1月22日,根据海地政府的报告,确认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万人,直追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1月12日,海地于当地时间下午五时发生里氏震级7.3大地震。阿根廷空军野战移动医院,已在太子港部署,是部署在太子港的唯一仍然开放的医疗设施。同日,来自阿根廷的联合国部队所属的直升机帮助转移疏散严重伤员至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各。由于许多医院建筑在地震中倒塌,截至1月13日,只有阿根廷军事野战医院仍然在太子港,并正在努力地接收照顾数目庞大的伤员。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报告说,至少有两家医院仍然处于良好状态,他们的医生将开始准备为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约500人提供服务。据报道海地政府人员已经从废墟中清理出约9000具尸体,政府开始挖掘集体坟墓,将尸体埋葬在万人坑中。来自8个国家的搜索救援队正试图寻找仍然被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受地震波及的地区交通仍未恢复,由于地震使当地港口设施遭到重创,运载救援物质的货轮抵达海地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地点靠岸或卸货。另外,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停机位不足,不少飞机被迫在机场上空盘旋等待降落,已有数架飞机改飞其他地点,其中包括邻国圣多明各机场,然后通过崎岖山路进行地面转运。海地驻美国大使表示,太子港机场塔台倒塌,机场过于拥挤。飞行人员已接到通知,任何试图降落太子港机场的飞机都至少需要盘旋等待一小时以上,而且机场已经无法提供飞机燃油。古巴为此已解除了空域限制,允许美国飞机为了节省时间,直航于美国和海地之间,运送重伤海地人到美国。无国界医生组织一份报告指出,该组织在海地的两个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在当地的需求是“压倒性”的。虽然受到了地震的严重破坏,太子港的克里奥尔别墅酒店(the Hotel Villa Creole)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医院和媒体中心。由于地震导致海地移动通讯服务极其不稳定,海地总统普雷瓦尔及海地政府官员们已开始使用卫星电话进行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1月17日,海地政府宣布把同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所有政府建筑物均下半旗致哀。.....
相关
- 美他环素美他环素又称为“甲烯土霉素”,是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美他环素能与tRNA结合,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但长期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及肝脏损害。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
- 担子菌门担子菌门(学名:Basidiomycota)是一类高等真菌,构成双核亚界,包含2万多种,包括蘑菇、木耳等主要食用菌。更具体地说,担子菌门包括以下组:蘑菇,马勃,stinkhorns(鬼笔科),支架真菌(英语:Bracke
- 十三殖民地十三个殖民地(英语: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后来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又称烧碱和苛性钠(sodium hydroxide;lye and caustic soda),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白色片状或颗粒,能溶于水生成碱性溶液,另也能溶解于甲醇及乙醇。
- 科洛尼斯希腊神话中有数个以科洛尼斯(Coronis ,Κορωνίς)为名的人物,因其不同意义而具有多重艺术形象,也是金牛座毕星团的溯源之一。这些人物包括:
- 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英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是一种稳定的自然语言,由皮钦语进一步发展而成。其特征为混合多种不同语言词汇,有时也掺杂一些其他语言文法的一种语言,也称为混成语或
- 牛牛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三个(四划的则为第三十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牛部归于四划部首。牛部通常是从下、左方均可为部字。当下为部字时,
- 猫免疫缺陷病毒猫免疫缺陷病毒(英文:Feline Immunodefiency Virus,简称:F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受到感染的猫会罹患猫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俗称猫艾滋病。虽然称为猫艾滋病,但与人类的艾滋病
- 安东尼奥·加西亚-贝利多安东尼奥·加西亚-贝利多(西班牙语:Antonio García-Bellido,1936年4月30日-),西班牙生物学家。他在发育生物学界极具影响力。
- 光致变色镜片光致变色镜片是一种当曝露在某特定波长的光(一般是紫外光)时会变得深色的镜片,而当不再被此光源照射便会回复原有的透光率而变得清透。光致变色镜片可以由玻璃或包括聚碳酸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