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灭清

✍ dations ◷ 2025-05-16 05:34:30 #北伐灭清
朝鲜孝宗北伐计划朝鲜孝宗李淏北伐清朝的计划。该计划最终并未实施。但是却起到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结果。天启六年(仁祖四年,1626年),七岁的李淏被封为凤林大君。1636年丙子战争,朝鲜战败,次年初李淏和哥哥昭显世子李溰、弟弟麟坪大君李濬等数十万朝鲜人被清军掳到沈阳,1644年清军入关,11月9日,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北京紫禁城武英殿召见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说“未得北京以前,两国不无疑阻。今则大事已定,彼此一以诚信相孚。且世子以东国储君,不可久居于此,今宜永还本国。凤林大君则姑留与麟坪大君相替往来”。宣布减少朝鲜的岁贡币物。1645年3月,昭显世子等返回汉城,随行清使勒令朝鲜仁祖李倧出城迎接。父迎子不合儒教礼法,且承认清朝敕使代表天子,所以朝鲜两班士大夫坚决反对。5月21日,昭显世子暴毙昌庆宫欢庆殿,疑似被宫人在饵饼中下毒(“举体尽黑,七窍皆出鲜血”)。李倧上报清朝“病亡”。6月7日,凤林大君回到汉城。11月14日,清朝册封李淏为朝鲜世子。1649年己丑五月十三日,仁祖大王去世,李淏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死后庙号孝宗。经过1627年和1636年的两次战争,朝鲜王朝对清朝产生了很深的仇恨。李朝上下皆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朝鲜君臣认为,“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孝宗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倡议北伐。都城御营厅军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军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全部改编为骑兵。御营厅增加了大炮,还计划将守卫汉城的训练都监军增加10000名,御营厅军增加20000名。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实现。孝宗加快了朝鲜宣祖时代出现的大同法。大同法将贡物统一为米谷,该制度加快了朝鲜国内贸易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宰相金育大力主张推行大同法,对土地征收附加税。孝宗命令,所有男子,甚至和尚,都要纳税以换取免服兵役。1650年,孝宗向清廷奏报“日本近以密书示通事,情形可畏,请筑城训练为守御计”,以防御日本为由扩军备战。清朝派遣密使前往朝鲜核实情况,查明朝鲜与日本素和好,奏折不实,顺治帝下诏斥责朝鲜国王,罢其用事大臣,为六使诘责事件。朝鲜财政困难,军备薄弱,未能完成备战,而其防御日本借口又引起顺治帝警惕,1659年五月初四,孝宗死于昌德宫大造殿,北伐计划未能实施。清朝当时正处于全面上升时期,孝宗的北伐计划没有可操作性。北伐计划加重了朝鲜的财政负担,延缓了双方关系改善的步伐。朝鲜早就有类似思想,他们确信“胡人无百年之运”,将地震、彗星等视为清朝灭亡的征兆,对南明、三藩、东宁、准噶尔等反清势力寄以厚望,准备派使臣渡海联络。东宁多次请日本联合出师伐清复明,朝鲜对日郑联合乐观其成,朝鲜仁祖建议“假道朝鲜,出送援兵”。。后来朝鲜显宗说:“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听者,天时人事,不知何日是好机会来时。故欲养精兵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 盖直抵关外, 有不甚难者。 虏不事武备, 辽沈千里, 了无操弓骑马者, 似当如入无人之境矣。 且以天意揣之, 我国岁币, 虏皆置之辽沈, 天意似欲使还为我国用矣。 且我国被掳人, 不知其几万, 亦岂无内应者耶? 今日事, 惟患其不为而已, 不患其难成。”。“以大志举大事,岂可保其万全也。大义则明,则覆亡何愧,益有光举于天下万世也。且天意有在,予以为似无覆亡之虞也”。朝鲜否定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还几乎全面封锁了对中国文化的引进,却也使得明朝时代的中原文化特色完整的留在韩国。明朝灭亡后,李朝王室一直进行各种追思活动,1704年甲申,明朝灭亡60周年,朝鲜肃宗自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帝。又命汉城府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祭祀明神宗。“大报”出于《礼记》郊特牲,是郊天之义,且兼有报德之意。1749年(乾隆十四年)又以明太祖、神宗、毅宗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这种祭祀活动每年进行,直到李朝末年。朝鲜对清朝的鄙视仇恨和恪守藩属朝贡制度同时并存,且反清复明计划和北伐准备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的,清朝政府知之甚少。

相关

  • 体温计医疗温度计,又称体温计、探热针,是拿来量测人体温度用的仪器。可用来量测口腔温度、腋下温度或是肛门内的直肠温度。传统的水银式医疗温度计工作方式与气象用最高温度计相同。
  •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的是一段长时间内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个体,物种和小生境的数目恒定或者是以某一个值作小幅度震动。正是有这样的震动,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作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
  • 萨格勒布大学萨格勒布大学(克罗地亚语:Sveučilište u Zagrebu, 拉丁语:Universitas Studiorum Zagrabiensis)是克罗地亚最大的大学,同时也是维也纳以南的中欧地区及东南欧持续办学时间最长
  • 二甲亚砜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简称DMSO),是分子式为(CH3)2SO的化学物质。其为一无色液体,并为重要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它可与许多有机溶剂及水互溶。二甲基亚砜具有极易渗透皮肤
  • 陈宰均陈宰均(1897年3月7日-1934年8月15日),中国畜牧学家、营养学家,浙江杭州人。他在中国最早进行维生素和动物营养试验。1929年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成立了动物营养实验室,通过动物试验进
  • 朱邦芬朱邦芬(1948年-),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宜兴,汉族,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研究领域为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凝聚体物理学。他和导师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先生一起创建凝聚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电信,简称中华电、CHT,是台湾的电信运营商之一,于1996年由交通部电信总局的营运部门分拆(英语:Corporate spin-off)及公司化(英语:Corporatization)而来,业务范围涵盖固网电信、行
  •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是四大基本组织之一,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感受内外刺激、传导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
  • 理查德·斯托曼理查德·马修·斯托曼(英语: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简称rms,有时也用大写的RMS,1953年3月16日-),美国程序员,自由软件活动家。他发起自由软件运动,倡导软件用户能够对软件自由进行
  • 吡咯烷吡咯啶,又称四氢吡咯,是五元含氮的饱和杂环化合物。吡咯烷是无色透明有特殊氨气味的液体,见光或潮湿空气易变黄色,有毒。与水、乙醇、乙醚、氯仿混溶。四氢吡咯的衍生物广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