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内战重演
✍ dations ◷ 2025-11-29 06:00:57 #美国内战重演
美国内战重演(American Civil War reenactment)是内战重演爱好者(Civil War reenactors、Civil War recreationists)致力去重演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某些特定战役或相关历史事件。南北战争重演除了在美国盛行以外,爱好者甚至也遍及英国、德国等地。重演南北战争,早在南北战争结束前就有。内战退役老兵组织重演战役给他们的亲友看,显示他们的战争经历及生活情况,并与其他老兵分享经验。1913年,5万多名前联邦军及联盟军老兵参与重演1863年的盖茨堡战役,作为盖茨堡战役50周年纪念。现代的南北战争重演,始于1961年至1965年的南北战争百年纪念,并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及观众群。虽然在1960年代后期,重演活动因越战而减退,但是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125周年纪念重演于第一次牛奔河之役古战场附近举行,有6千多名参与者。美国内战重演活动因此再度兴盛,直至今日。南北战争众多热诚的重演者,从8岁到64岁都有。他们必须自费置办服装及应用器材,还去上重演活动发起者们所开的课程,学习如何像当年的内战士兵一般穿着、扎营、煮食、甚至怎么“阵亡”。在特定纪念事件以外所办的活动,参与人数视他们所重演的特定战役规模而定,通常是百余人至千余人。来自各地的参与者,能成功扮演北军及南军的步兵、炮兵、骑兵、甚至工兵及海军陆战队。1998年的盖茨堡战役135周年纪念重演,共有2万多名参与者。美国的历史重演爱好者显然独钟南北战争、远甚于国内外发生过其他历史事件。依据时代杂志及CNN分别在1986年及2000年所作的估计,美国境内实际参与内战重演的爱好者有5万多人之众。重演者动机有很多种:出于对军事史的爱好;借此对重大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参与者对自己祖先事迹的缅怀。
即使经过一个半世纪之久,美国南北的歧见、南方战败的屈辱,至今仍存在于部分美国人的观念中,因此重演活动成为他们宣泄的管道。此外“北军”(美国北方人、认同联邦的人、或者本身祖先就是北军者)普遍较“同情”“南军”。志愿扮演南军的人数也常多于北军,如果发生北军“兵员”不够的情况,有些原本要演出南军的参与者就得换边站,或者干脆扮演被俘变节、改投北方的南军(Galvanized Yankees)。
相关
- 大气扩散模式大气扩散模式 是一种用电脑模拟空气污染物如何扩散到附近的大气中。并且知道污染源附近的空气质量,是否会危害人体。这对许多工业区的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必须要评估工厂所排出
- 排尿排尿(英语:Urination)又称撒尿、尿尿,是动物从膀胱将尿自尿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健康人类的排尿过程可以自主控制。婴儿、年长人类及部分神经受损者不能控制排尿,非自主反射便能导
- 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是清华大学直属的一个学院,成立于2001年,第一任院长是两院院士吴阶平。2016年9月,董晨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清华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系、临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
- 许莱登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1804年4月5日-1881年6月23日)是一位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汉堡,大学时原本研读法律,但后来转向其
- 追溯法令追溯法令(拉丁语:ex post facto law、溯及既往;德语:Rückwirkung),相对于不溯及既往原则或祖父条款,是代表对新制度或新法律被设立前已发生或已裁决的案件,以该新法进行再审判的权
- 复制体复制体(英语:Replisome)是一种复杂的分子机器,可以进行DNA的复制。 复制体首先将双链DNA解开成两条单链。 对于每个得到的单链,合成新的互补DNA序列。 最终结果是形成两个新的双
- 安哈拉人阿姆哈拉人(英语:Amhara people)是东北非的民族,又称阿马拉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使用阿姆哈拉语(又称阿马里尼亚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现为埃塞俄比亚国语,通
- 大斜方截半二十面体在几何学中,大斜方截半二十面体(英语:Great rhombicosidodecahedron)又称为截角截半二十面体(英语:Truncated icosidodecahedron)是一种半正多面体,由于其具有点可递的性质,因此属于
- 纪检监察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纪检监察局,位于北京市,是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下属局,负责全军纪检监察工作。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2016年1月,成立中央军委纪律
- 茱儿·芭莉摩德鲁·巴里莫尔(英语:Drew Barrymore,1975年2月22日-),美国演员、电影监制和导演,是演艺世家巴里莫尔家族的成员、同时也是约翰·巴里摩的孙女。她在11个月时拍摄了人生第一支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