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缺血性休克
✍ dations ◷ 2025-10-20 09:55:07 #缺血性休克
休克(Shock)为一急性的综合症。其顾名思义,为临床上常面临到的一种急性病症,一般人普遍认为休克专指低血压的状况,然而,以定义而言,休克其实为指身体的血液循环不够,造成组织氧气供应不足,所造成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休克不但在战场上十分常见,同时也是内外妇儿科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根据文献,休克的定义为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人的血管容量为20升,这比人身上的5升血液要多得多。若30%以上的毛细血管同时开放,其效果无异于失血。当人体失血超过20%,即可出现休克。倘若失血超过50%,即2.5升,即可致死。因此对休克的治疗是需要争分夺秒的。18世纪,Henri Francois Le Dran提出休克一词,并指这是机体创伤后的一种状态。19世纪,Grile通过实验,提出“休克是由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所致。”20世纪,系统的研究表明,休克乃循环功能急剧障碍所致。1960年代,Lillehei提出,休克的关键环节是微循环衰竭。现在,通过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对休克的研究,人们更清楚了解到休克的机制和发生过程。休克可分为四种类型,但实际中经常遇到的是其混合形式。由于导致休克的原因不同,其征候也有不同之处。以下的症状并不一定全部出现:作为诊断依据可以使用到休克指数值 (=脉搏/收缩压)。但现在几乎被放弃使用,因为很多因素会影响脉搏和血压。休克的过程可根据其微循环特征分为三期:缺血缺氧期,淤血缺氧期和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但有些休克并不一定都经历了这三期。即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指的是由于失血、失液、烧伤等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绝对不足引起的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机体实行“自我输血”和“自我输液”,保证回心血量。除心脑血管外,全身血管收缩。心脑供血并无明显障碍。休克病因未消。组织持续缺血缺氧,乳酸等扩血管物质增多,微血管和后微动脉痉挛减弱而出现淤血。血液滞留在腹腔器官中,心脑供血下降明显。此期又称休克期。又称微循环衰竭期或休克难治期。该期中微循环血管平滑肌麻痹扩张,血流停止。凝血系统被激活,广泛微血栓形成,继而引起多功能系统衰竭。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无反应性。微血管的收缩是休克的重要环节,其在休克中有以下变化:导致其出现的化学物质有:由于休克过程中,血流量的变化,身体器官因缺血缺氧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甚至衰竭。肺休克指严重休克患者晚期发生的呼吸衰竭。肺部出现肺出血,肺水肿,肺不张,微血栓形成,肺泡透明膜形成和飞虫量增加。肾休克指机体在持续致病因素作用下,交感-肾上腺系统持续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引起腹腔血管痉挛,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胰因在休克过程中严重缺血,导致外分泌腺细胞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心抑制因子。它具有抑制心肌收缩性,抑制单核吞噬细胞,收缩腹腔内脏小血管的作用,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由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往往都需要手术处理造成休克的原发病变,如内出血的止血、切除已坏死的肠道,或对于伤口组织感染进行清创及脓疡引流等
相关
- 胃炎胃炎是指胃壁内部的发炎反应,有可能短促而剧烈,也可能是长期持续的过程。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痛,其他可能症状包含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以及心灼热;甚至有患者是没有症状的
- 分体论在哲学方面,分体论(英文:Mereology;该单词源自希腊语“μερος”;其中,词头“meros”意思是“部分”或者说“组成部分”,而词尾“-logy”则指的是研究、学问、讨论和科学),是指一
- 大棱镜温泉大棱镜温泉(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又称大虹彩温泉,位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经纬坐标44.524569, -110.837975处,直径约100米,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宽约75至91米,49米
- 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英语: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缩写:NRC),或译美国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是美国政府设置负责原子能(即核能)相关管理工作的独立机构。该机关于1974年因美国的能
- 乔瓦尼·斯帕多利尼乔瓦尼·斯帕多利尼(Giovanni Spadolini) (1925年6月21日-1994年8月4日) 意大利自由主义政治家,第45位意大利总理、报纸编辑、记者和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帕多利尼出生于佛罗伦
- 腌菜类腌菜,又名咸菜,是主要用食盐腌制保存并调味的蔬菜,可以用来直接佐餐,或者作为烹调的原料(比如雪里蕻炒肉丝,担担面里的榨菜等)。在沿海卤水较多地区相当普遍,作为凉菜的主料或佐料。
- 松材线虫松材线虫(学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常见的松树寄生虫。它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携播,被其感染的松树,针叶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
- 韩祯祥韩祯祥(1930年5月2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家、电力系统专家、教育家。浙江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前浙江大学校长,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网络方面的研究。
- 耳垢耳垢,学名耵聍,俗称耳屎,是人类和一些其他哺乳动物外耳道内部内垢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主要作用是保持耳道清洁,防止昆虫和细菌侵入,以及抑制真菌生长。
- 加拿大卫生法加拿大卫生法(英语:The Canada Health Act,法语:Loi canadienne sur la santé)是加拿大法律的一部分,在1984年开始实行。加拿大卫生法首次确定了指定省和地区健康保险计划必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