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西斯
✍ dations ◷ 2025-09-02 17:53:27 #法西斯
日本法西斯主义,是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军事独裁主义的意识形态及政治体制。学术界对于日本在此时期是否属于法西斯主义看法两极,并无共识。二战前多数西方学者与二战后多数日本学者持肯定态度,而二战前多数日本学者与二战后多数西方学者持否定态度。现代学者一般将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解为日本军国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二十世纪初的优生学亦有直接关系。有人认为日本法西斯主义是一个关于生存、命运、种族、民族等等一系列法西斯主义理论,其开端和纳粹主义一样,即独以权力,先军政治,军国主义及国家社会主义等为主要前科,真正主打的就是种族主义及至上民族主义。 而且持多数亚洲学者肯定。事实是为它不是单纯纯粹军国主义那么简单,还是一套以军国主义加国家社会主义和国粹主义的力量的法西斯主义分支。现代人往往意识到日本军国主义亦不是单纯法西斯主义,这是一个与纳粹主义无异的思想。关于日本法西斯主义是否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兄妺关系,无从参考,但两者之间信仰相同,以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为侵略他国宣示主权,极权为中心。主要由帝国主义及军国主义所构成,奠基于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的胜利,夺占邻国大批物资资源整军建武发展军事、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及加速国家资本工业化战前陆军省与海军省联合黑龙会之激烈夺权斗争,终于爆发1936年“二二六”东京军事政变;海军省及黑龙会政军界闻人数人遇害,事后皇道派被整肃,统制派领袖东条英机控制的陆军省自此彻底掌握军部及内阁政权。日本于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展开全面侵华战争,加入纳粹德国的反共协定。日军于战时曾犯下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研究细菌战以及残害战俘等战争罪行。军事将领擅权组织内阁把持日本国政,以“效忠天皇”名义发动连串侵略战争,并加入三国同盟条约与德意建立军事同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结束。蒋中正曾在开罗会议中提到日本最主要的头号战犯并不是天皇(裕仁),而是军阀(东条英机等)。之后联合国及美国驻军日本,将战前的日本法西斯主义定义为“犯罪行动”加以取缔,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主要领导人物判决,终结此一主义。日本于二战后实施的《战后宪法》明文规定军人不得担任官员。虽然日本法西斯主义在二战后被美国压制下来,但随着韩战、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问题、独岛问题与钓鱼台问题,使美国开始重视日本的战略价值,并在日本驻军与销售武器给日本,每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由于神社内有二战时期被东京审判定位为“甲级战犯”的军国主义高层,故会引起曾被日本侵略的邻近国家(主要为中韩两国)表达反弹。
相关
- 结膜结膜(conjunctiva)为眼部的一部分,位于眼睑内,并被覆于巩膜(眼白)表层。结膜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柱状上皮,并含有杯状细胞。结膜可分泌黏液和泪液来润滑眼球,然而其分泌的泪液量比泪
- 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英语:peroxisome)是一种被称为酶体(英语:Microbody)的细胞器,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它们参与非常长链脂肪酸(英语: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支链脂肪酸(英语:Branc
-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英语:Social relation)又称社会互动或社交互动(英语:social interaction),在社会科学中用来定义在两个或更多人类个体之间的任何关系。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结构,并且是社会
- 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近数百年中国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渊源自说书传统、宋代话本及元代杂剧,在魏晋南北朝始有具体形式,而于明清两代发展。明清两代都市经济繁荣,大量需求通俗读物。士人对
- 香火香火可以指:
- 坪林区坐标:24°56′15″N 121°42′40″E / 24.937388°N 121.711185°E / 24.937388; 121.711185坪林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
- 胡安·德富卡板块以探险家胡安·德富卡命名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是一个小板块,它从胡安·德富卡海岭生成,并在喀斯喀地亚隐没带(英语:Cascadia subduction zone)处消减于北美洲板块西缘的北部之下。
- 雷诺氏症候群症状雷诺氏综合征(英语:Raynaud syndrome),也作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是指由于血管痉挛(英语:vasospasm)而引起的一系列血管血流减少的情形。一般手指更容易受到影响,脚趾有时也会
- 英国的亨丽埃塔公主亨利埃塔·安妮·斯图亚特(英语:Henrietta Anne Stuart,1644年6月16日-1670年6月30日),又称英格兰的亨利埃塔公主(英语:Princess Henrietta of England),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女儿,法国
- 马德堡半球马德堡半球(德语:Magdeburger Halbkugeln),亦作马格德堡半球,是一对铜质空心半球,被用于1654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时任马德堡市长奥托·冯·居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