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圣战(日语:棋聖戦)是日本七大围棋赛之一,由读卖新闻社创办于1976年,是日本围棋赛中奖金最高的。
在中国及韩国皆有同名的围棋赛中国围棋棋圣战、韩国围棋棋圣战,在日本国内另有专供女性棋士参加的女流棋圣战。
在每年棋圣战最终之获胜者可获得棋圣之头衔,连续五次或累计十次获得棋圣头衔的棋士可在退休后或年满六十岁之后使用名誉棋圣的头衔,目前获得此头衔的有藤泽秀行、小林光一、井山裕太三人。
棋圣赛将所有棋士分为S联盟(名额6人)、A联盟(名额8人)、B1/B2联盟(名额各为8人)、C联盟(名额32人)、预选淘汰赛(约400人)。
S、A、B1、B2联盟内分别以循环赛产生联盟第一位,B1、B2联盟的第一位再对战一局产生B联盟第一,C联盟则以五回战方式对战,获得五连胜可成为C联盟第一。
S联盟的前两位、A联盟第一、B联盟第一、C联盟第一可进入最终决赛,决赛为挑战赛制,各对战为一战决胜负,只有最后一场为三战两胜制(S联盟第一名先有一胜优势),最终获胜者成为当年度挑战者。
因为决赛赛制保留了由B、C联盟脱颖而出成为挑战者的机会,且隔年的S联盟第一顺位为挑战赛之败者,故当挑战者诞生自B联盟时,S联盟的降级人数将增加一位,而当挑战者诞生自C联盟时,S和A联盟都将增加一位降级者,以腾出顺位。
日本开始使用头衔战之前,“棋圣”和“碁圣”的名称是混杂使用的。
在日本,“棋圣”(碁圣)的名号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的宽莲。江户时代的本因坊道策、本因坊丈和和本因坊秀策亦曾获得碁圣的称号。而吴清源亦曾获得“昭和的碁圣”的称呼。。
日本棋院与读卖新闻社自1961年开始举办名人战,但是在1974年因为日本棋院与读卖新闻社对于赞助问题发生纠纷,从1976年起名人战改由朝日新闻社主办。
日本棋院与读卖新闻社重新协调后,决定由读卖新闻社主办一个“排序位于第一、决定最高位棋士”的新棋赛,因此读卖新闻社便在1976年将开始主办棋圣战。
最初棋圣战分为“各段战”、“全段争霸战”、“最高棋士决定战”三阶段,首先由日本棋院与关西棋院的所有初段至九段棋士依段数分组以单败淘汰赛产生各段之优胜;第二阶段由初段至六段的优胜、七段和八段的优胜和准优胜、九段的四强共14人以单败淘汰赛进行“全段争败赛”。接着再由全段争霸战的前四强,加上当时的拥有其他头衔的棋士以及棋圣审议会推荐之棋士,以单败淘汰赛进行“最高棋士决定战”,产生最终之挑战者,再向上一届的棋圣以七战四胜赛进行挑战。在第一届比赛因无前届棋圣存在,直接以“最高棋士决定战”的决赛作为决定棋圣的比赛。
第十届后,“全段争败赛”改为仅初段至六段优胜者、七段准优胜共同进行,获胜者再与七段优胜、八段两强、九段四强以及各头衔拥有者进行“最高棋士决定战”,此种三阶段方式一直维持到第24届。
从25届开始,改为分别由日本棋院及关西棋院在院内举办预赛,两棋院共产生四位通过预选的棋士,加上前一年棋圣联盟战中留存的八人,合计12人,分成A联盟、B联盟两组,两联盟内各自进行循环赛。两联盟经循环赛产生的第一名在举行一战决胜负的“挑战者决定赛”,胜者即可与前年度棋圣进行七战四胜的挑战赛。两联盟内的排名以胜率决定,如胜率相同,则以前一年度的排名决定,各联盟排名前四位可保有隔年继续在联盟赛出赛的资格,最后两名则须从棋院预赛参加。此赛至一直实施到第39届。
六段以下棋士一旦进入S联盟赛,即可直接升为七段,如果成为挑战者,则可升为八段;如获得棋圣头衔,则升为九段。
现有赛制从40届开始实施。
为推广海外对围棋的认识,棋圣战每隔几年,就会将决赛的第一局在日本境外的地方举办,目前在海外举办过的地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