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氯化砷

✍ dations ◷ 2025-11-14 22:09:55 #氯化物,卤化砷,1970年代发现的物质

五氯化砷是一种砷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sCl5。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还在争论这种物质是否存在。这种化合物最早于1976年制得,当时用紫外线在−105°C的低温下照射三氯化砷(AsCl3)和液氯的混合物制得了五氯化砷:

该反应的机理是,氯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均裂成活性氯原子,它与三氯化砷分子结合成五氯化砷。在低温下,五氯化砷没有足够的能量使自身再次分解成三氯化砷和氯。

从1834年第一次试图合成到1976年最终合成,经历了140多年,而同主族的五氯化磷、五氯化锑早已合成。五氯化砷可溶于二硫化碳、乙醚,它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50°C以上就会分解。固态五氯化砷的结构直到2001年才最终确定,AsCl5的空间构型与五氯化磷(PCl5)类似,拉曼光谱数据证实它们都是三角双锥形,其中水平方向的键长比轴向的短(As-Cleq = 210.6pm,211.9 pm; As-Clax= 220.7pm)。
同主族其他元素形成的五氯化物——五氯化磷和五氯化锑都比五氯化砷稳定得多,而实验测得它的键能又没有明显下降,因此它的不稳定性较反常。这种现象可被归结于d区收缩(类似的f区收缩又称镧系收缩)。第一过渡系元素新增加的d电子不能有效屏蔽核电荷,致使有效核电荷上升,4s乃至4p、4d电子能量升高不易参与成键(这种现象在第6周期元素中更明显,被称为惰性电子对效应)。类似的现象还有硒酸和高溴酸的强氧化性,尽管上面给出一些解释,但目前仍不能完整地给出解释。

AsBr3 · AsCl3 · AsCl5 · AsF3 · AsF5 · AsH3 · AsI3 · As2O3 · As2O5 · As2S3 · As2S5 · As2Se3 · As4S4

相关

  • 生物膜生物膜(英语:Biological membrane)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它是一层封闭的、有分隔作用的膜,在生物体中担任选择透过性屏障。细胞膜是生物膜的一种,通常由磷脂双分子层组
  • L01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L01(Antineoplastic agents)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
  • 多姆山省多姆山省(法语:Puy-de-Dôme)是法国奥弗涅-隆-阿尔卑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63。5个海外省及大区
  • 王诗琅王诗琅(1908年2月26日-1984年11月6日),台湾作家,笔名王锦江。王诗琅是台湾艋舺人,笔名王锦江。自幼进入私塾就读,对稗官野史及传记小说特别感兴趣。王诗琅16岁(1924年)时组织“励学会
  • 量子心灵量子心灵(Quantum mind)或量子意识(Quantum consciousness),是一个科学猜想,认为经典物理不能解释意识产生,而量子力学现象,如量子纠缠和量子叠加,会在大脑的运行中起到关键作用,可能
  • 自发衰变自发裂变(英语:Spontaneous fission)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只发生于原子量高的化学元素。由于元素的核结合能在原子量约为58个原子质量单位(u)时最高,因此更高质量的原子核会自发性分解
  • 人人生而平等“人皆生而平等”(英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或译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平等,被称为一句“不朽的宣言”,并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最具“持续影响力”的一句话。托马斯
  • Johnson, Andrew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1808年12月29日-1875年7月31日),美国政治人物,第17任总统。生于北卡罗莱纳州,1843-1853年任田纳西州联邦众议员,1853-1857年任田纳西州州长,1857-1862年
  • 弗里德兰法军决定性胜利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6月14日)是拿破仑战争中一场重要战役,交战双方为由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带领的法军以及由俄罗斯帝国的本尼格森伯爵所带领的俄军。战役发生
  • 索洛模型梭罗-史旺模型(Solow–Swan model),又称索洛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exogenous growth model),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所提出的著名的经济增长模型。由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