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蒙特

✍ dations ◷ 2025-11-09 12:03:31 #海尔蒙特
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Jan Baptista van Helmont,1579年1月12日-1644年12月30日;姓又译范赫蒙),弗拉芒化学家、生理学家、医生。他将四元素说中的四种元素削减为水和空气,区分了空气和其他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研究了多种气体性质,常被认为是气体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他强调控制实验条件和对质量进行分析,进行过著名的柳树实验,是炼金术向近代化学转变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医学著作则倾向于排除当时医学中的神秘和宗教因素,希冀以运动的力量解释症状与治疗。范·海尔蒙特的父亲克里斯蒂安·范·海尔蒙特是公共检察官和布鲁塞尔法庭成员,母亲玛丽亚·斯塔萨尔特是布拉班公国最显赫的家族的后代。1567年两人在圣弥额尔圣古都勒主教座堂成婚,海尔蒙特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1580年克里斯蒂安·范·海尔蒙特去世,他在天主教鲁汶大学接受教育,接触过当时各学科的课程后,他选择了医学,但进而发现无论是教材还是课上讲授的内容都是已经和实际脱节甚多的盖伦体系。1599年,范·海尔蒙特拿到了鲁汶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开始在欧洲进行壮游。1600-1605年间他在瑞士、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游历,仍觉得自己没有接触到什么新的东西。1605年安特卫普发生瘟疫,海尔蒙特回乡参与救治。瘟疫过后他拒绝了科隆主教和鲁道夫二世的延揽。1609年他在维尔乌德举行盛大婚礼,与富商之女玛格丽特·范·兰斯特结婚,之后隐居于当地进行化学和医学研究。海尔蒙特隐居后读到了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的著作,经常进行炼金术的研究。按照他儿子的记载,1618年隐居在布鲁塞尔北郊小镇Neder-over-Heembeek的他接待了一位深夜来客,客人给了他一些神秘的粉末,他将粉末与八盎司的汞混合加热,得到了同样重的黄金。这坚定了他深入研究炼金术的信心。除了帕拉塞尔苏斯的影响以外,他也深受威廉·哈维、伽利略·伽利莱和弗朗西斯·培根等人通过实验研究探索科学的思想影响。这让他较少用艰涩的哲学概念而更倾向于描述实验和观察到的现象来得出结论。对于四元素说,他认为其中只有空气和水可以称得上是元素。他第一个区分了不同的气体和空气,将前者使用“gas”一词称呼,比如他认为木头在密闭的房间中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与平时所说的空气不同,而与植物发酵产生的,醋和贝壳反应产生的是同一种气体,而和加热有机物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烃的混合物)是不同种气体。范·海尔蒙特对气体化学的研究影响了罗伯特·波义耳,波义耳在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的化学家》中高度赞扬了范·海尔蒙特的贡献。为了证明植物来源于水这种他认为的元素,他在盆中装了200磅用炉子干燥过的土,在其中种了一棵5磅重的柳树,称量了土壤和加入的蒸馏水的重量。五年之后,他再次称量干燥后的土壤发现仍为200磅,而柳树的重量增加了大约164磅,从而得出结论,柳树的质量增加仅是因为加入的水。尽管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一推理并不完备,重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其不仅源于水,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他也忽略的土壤中的无机盐组分。1608年德国学者,同为帕拉塞尔苏斯信徒的鲁道夫·高克兰纽斯(英语:Rudolph_Goclenius_the_Younger)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列举了“weapon-salve”方法治疗创伤的实例,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1609年弗拉芒学者雅安·罗伯蒂撰文驳斥,认为这不属于医学,而是属于魔法的范畴,两人为此论战许久,1621年范·海尔蒙特出版了小册子《论磁性治疗》,在这本仍然具有神秘色彩的小册子中,他认为罗伯蒂的抨击过于苛刻,但高克兰纽斯将其归为自然的力量也证据不足,但仍坚持“weapon-salve”是一种有效的疗法,从而卷入了两方的论战之中。范·海尔蒙特是帕拉塞尔苏斯的崇拜者这一身份使争论偏离了正常轨道,1623年鲁汶医学行会谴责范·海尔蒙特此书是一本罪恶的小册子。1625年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则认定他的著作中的二十余条说法有异端的嫌疑,禁止他的著作出版。1627年和1630年范·海尔蒙特两次承认自己有过错,但在同时期他写给马兰·梅森的信中可以看出,他的基本观点并无改变。1634年3月他因“借助化学哲学在世上传播黑暗”被捕入狱四天,后来一直被软禁到1642年。164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荷兰语著作《Dageraad ofte Nieuwe Opkomst der Geneeskunst》 (《黎明,或称医学的新兴》)。同年冬天,范·海尔蒙特自知不起,嘱咐儿子弗朗西斯科斯·墨丘里尔斯·范·海尔蒙特(英语:Franciscus_Mercurius_van_Helmont)要把自己的其它著作整理出版。1646年范·海尔蒙特去世两年之后,才被平反。1648年他儿子以拉丁文出版了《Ortus medicinae, vel opera et opuscula omnia (《医学的源头,或称全集》),汇集了《黎明,或称医学的新兴》的主要内容和范·海尔蒙特的其他作品,顿时成为17世纪影响很大的医学著作,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到1707年为止出了五版。在这本书里,范·海尔蒙特批评亚里斯多德和盖伦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中使用了过多地数学理论,认为星象对病人的疾病只有间接的影响而非直接的对应关系,自然现象和疾病均来自于“blas”,他用这个词表达一种运动的力量,不同的物质如人体、植物、矿产具有不同种的blas,故显示出不同。他还提到了他对消化过程的看法,当时普遍的观点认为是身体给予的热量消化了摄入的食物,范·海尔蒙特问道“那冷血动物将如何生存?”,据此他认为应该是身体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帮助消化了食物。2003年历史学家丽萨·扎丁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发现了一副肖像,她认为这幅肖像是科学史家一直寻觅不得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的画像。但辛辛那提大学的威廉·延森和美因茨大学的学者安德里斯·派彻特认为这幅肖像实际上描绘的是范·海尔蒙特。

相关

  • 细胞学细胞生物学(英语:cell 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研究范围专
  • 摩尔质量在化学中,摩尔质量(英文:molar mass)是每一摩尔化学元素或者化合物的质量,符号为 .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Mmol。摩尔质量是一种物质的宏观性质,而非微
  • 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是动物地理学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北美洲及南美洲陆地及淡水的动物群因巴拿马地峡的形成,而经中美洲互相迁徙交换。这次迁徙的最高峰是于约3百万年前的上新世
  • 壳层电子层,或称电子壳或电子壳层,是原子物理学中,一组拥有相同主量子数n的原子轨道。电子层组成为一粒原子的电子序。这可以证明电子层可容纳最多电子的数量为
  • 原始日耳曼语原始日耳曼语(英语:Proto-Germanic),或曰共同日耳曼语(Common Germanic),是猜想中存在的一个所有日耳曼语族语言的共同祖先。原始日耳曼语的相关内容,并非以存留至今的文件,来证明其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英语: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简称中国铁路(英语:China Railway),亦简称国铁集团,是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的中央管理国有企业
  • 马祖列岛坐标:26°09′04″N 119°55′38″E / 26.15111°N 119.92722°E / 26.15111; 119.92722马祖列岛(闽东语平话字:Mā-cū Liĕk-dō̤)是隶属中华民国的群岛,位于台湾海峡正北方,面
  • 约翰·恩德斯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英语:John Franklin Enders,1897年2月10日-1985年9月8日),美国医学家和诺贝尔奖持有者。恩德斯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曾就读于诺亚·韦伯斯特学校与
  • 扎卡里·泰勒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1784年11月24日-1850年7月9日),第12任美国总统、美国陆军退役少将。扎卡里•泰勒于1784年11月24日出生在维吉尼亚州的奥兰治县由他外祖父拥有的野兔
  • 林森南路林森南路,是台湾台北市南北向主要道路之一,原为上海路及沈阳路,位于台北市的中正区。林森南路属双向道路,每向二至三线道,不分段,北接林森北路,南接南海路,并以地下道穿越中正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