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蒂尔·兰波

✍ dations ◷ 2025-11-16 04:50:19 #1854年出生,1891年逝世,法国诗人,法国LGBT作家,法国LGBT诗人,罹患骨癌逝世者,双性恋作家,巴黎公社人物,象征主义诗人

强·尼可拉·阿瑟·兰波(法语: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或译阿尔图尔·兰波、韩波、林包德,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创作时期仅在14-19岁,之后便停笔不作。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兰波出生于法国东北部沙勒维尔乡村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代的兰波是一个好动而才华横溢的学生。15岁那年,他就能以拉丁文写作各种诗歌并赢得了很多奖赏。

1870年,兰波的老师乔治·伊森巴尔成为兰波在文学道路上的领路人。在他的指导下,兰波开始用法语写诗,其法语诗歌的创作水平进展迅速。兰波性格叛逆,屡次离家出走,甚至曾经参与过1871年的巴黎公社组织。他在诗歌《巴黎人的狂欢或巴黎的重生》一诗中描述了自己参与巴黎公社的这段经历。1871年以后,兰波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开始酗酒,并经常蓄长发、衣衫褴褛的招摇过市,以图嘲笑那些一本正经的中产阶级。他给他的老师伊森巴尔写信,系统阐述他的诗歌创作理论,即在“漫长的、庞大的、理性的骚乱中”加入幻觉的因素。

1871年9月底,兰波再次回到巴黎,不过这次是应著名象征主义诗人保尔·魏尔伦的邀请。魏尔伦曾读过兰波的著名作品《醉舟》,十分爱慕兰波的诗才。来到巴黎之后,兰波住在魏尔伦的家里。很快,魏尔伦便和这个17岁的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坠入爱河,他们成为巴黎诗坛著名的同性情侣。两人同居之后,生活挥霍而放任,酗酒和吸食大麻是家常便饭。他们为巴黎的文学精英团体所不容,而兰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许多的反感。这一时期,兰波创作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诗作,他的诗歌成就甚至超过了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

兰波和魏尔伦之间的同性恋情日益炽烈。1872年,魏尔伦甚至离开了他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和兰波一同私奔至伦敦。1873年7月,两人在布鲁塞尔火车站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吵,随后魏尔伦用枪打伤了兰波的手腕,一气之下兰波叫来警察,魏尔伦被逮捕。被捕期间,魏尔伦甚至被迫接收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性的心理治疗,原因是魏尔伦的妻子指控她的丈夫和兰波之间不正常的“友情”。开庭审理时,尽管兰波一再宣称自己撤回对魏尔伦的控诉,法官还是判魏尔伦入狱两年。魏尔伦入狱后,兰波只身一人回到故乡夏勒维亚,在极度伤心中完成了一生最杰出的诗作《地狱一季》。这部作品是象征主义文学的精品。在诗中,兰波追忆他和魏尔伦共同生活的“地狱情侣”的岁月。他甚至以“悲伤的兄弟”、“疯癫的童贞女”来称呼魏尔伦,而自己则是他的“下地狱的丈夫”。1874年,兰波和诗人杰曼·努沃再次返回伦敦,并出版了他倍受争议的作品《彩画集》,其中包含了两首最早的以自由诗体写成的法语诗歌。

1875年,兰波和魏尔伦最后一次在德国相遇。此时的魏尔伦已经获释,并被迫皈依了天主教。这个时候,兰波已经受够了早年的放纵生活,基本放弃了写作生涯,而是开始从事一些能够给他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他开始徒步在欧洲大陆旅行。1876年夏天,他甚至加入了荷兰的军队,只是为了免费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去旅行。然而到了爪哇之后,他很快就厌倦了,并立即乘船返回法国。他曾游历塞浦路斯并最终在亚丁定居,并成为巴尔代公司的一名雇员。1884年,兰波辞去工作,开始独立在阿比西尼亚(今天的埃塞俄比亚)经商。他从事军火走私生意,并赚了不少钱。而在这个时候,兰波的右膝盖患上滑膜炎,并很快恶化为癌症。日益恶劣的病情迫使兰波于1891年5月9日返回法国。5月27日,兰波做了右腿的截肢手术,然而这还是没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同年11月10日,兰波在法国马赛逝世,享年37岁。

兰波对现代文学、音乐和艺术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在巴黎的生活经历曾经于1995年被拍成电影《全蚀狂爱》,由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

兰波的创作是法语诗歌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他本人是一位无法被归类的诗人,有人认为他是象征主义运动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也被公认为是其后的超现实主义的鼻祖。二战后诞生于美国的“垮掉的一代”的诗风也深受兰波影响。今日人们在追忆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时,兰波的名字都是绝对不会忽略的。就连恐怖小说作家托马斯·里戈蒂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自己是兰波的忠实追随者。

相关

  • 雪是降水形式的一种,是从云中降落的结晶状固体冰,常以雪花的形式存在。雪是由小的冰颗粒物构成,是一种颗粒材料(英语:granular material),它的结构开放,因此显得柔软。因为气温和湿
  • 美国国会图书馆坐标:38°53′12.64″N 77°0′16.7″W / 38.8868444°N 77.004639°W / 38.8868444; -77.004639国会图书馆(英语:Library of Congress,简称LOC),位于美国华盛顿,是美国国会的附属
  • 胆烷酸熊去氧胆酸(英语:Ursodeoxycholic acid,也被称为3α,7β-二羟基-5β-胆烷-24-羧酸,3α,7β-dihydroxy-5β-cholan-24-oic acid,缩写 UDCA),是一种来自熊胆的胆汁酸,为次级胆汁酸,由初
  • 高屏地区高屏地区,原称高高屏,是指台湾南部偏西南濒台湾海峡的地区,由高雄市、屏东县所构成,居住人口超过361万,聚集超过六分之一的台湾人口,拥有高雄都会区一个大型都会化地带,其余地区主
  • ɡ浊软颚塞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浊软颚塞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ɡ⟩,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g⟩。严格来说,国际音标里表示此音的符号是尾巴打开的,但是尾巴关闭的亦
  • 印刷四分色模式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是彩色印刷时采用的一种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计四种颜色混合叠加,形成所谓“全彩印刷”。四种标准颜色是:洋红色加黄色会形成红
  • 各国劳动力人数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劳动力人数列表,大部分数据基于世界概况。
  • 高雄市立凯旋医院高雄市立凯旋医院位于台湾南部高雄市,是一所市立精神专科教学医院。前身是“台湾省立高雄疗养院”,设立理由是台湾省政府计划,在台湾省南部设立公立精神专科病院,方便中南部病患
  • 1918年米骚动1918年米骚动(米騒動),亦称为米暴动,是指1918年7月至9月于日本发生的一系列骚动,这次骚动直接导致寺内正毅的内阁垮台。大米价格的暴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对于以大米为主食的农
  • 2010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2010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下面是2010年3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