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连锁反应

✍ dations ◷ 2025-04-25 13:09:07 #聚合酶连锁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而不必依赖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生物体。凯利·穆利斯(Kary Mullis)于1983年开发,当时他是Cetus公司的雇员,也是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它是一种简单,廉价和可靠的方法复制DNA片段,这个概念适用于现代生物学和相关科学的许多领域。 PCR可能是分子生物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这种技术被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犯罪取证和分子考古学 。微生物复制是一个费时耗力的流程,首先要将DNA经限制酶剪裁,再利用连接酶(Ligase)加到运载体(Vector)中,之后利用瞬间电击(Electroporation)或是热休克(Heat Shock)的方式,送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中,将此菌于培养皿大量繁殖培养,再经过繁复的分离、纯化过程,时间通常需要近一周,才能大量复制片段。所以仅需一小时的PCR能节省大量时间和繁复的操作,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医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例如用于判断检体中是否会表现某遗传疾病的图谱、传染病的诊断、基因复制,以及亲子鉴定。最早的PCR机器Baby Blue 1986Thermocycler能协同操作的两组式机器8块加热板的循环机型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由凯利·穆利斯发明,因此在7年之后的1993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穆利斯的想法是,利用一种人工方法,和反复相同程序的方法,并利用一种特殊的酶——即DNA聚合酶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DNA聚合酶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细胞分裂前进行DNA的复制。当DNA开始复制时,解旋酶将双股的DNA分开成两个单股。DNA聚合酶便结合在两DNA单股链上,生成互补链。在穆利斯最初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中,将DNA聚合酶用于体外试验。但是,没有采用正常细胞常温解旋的方法,而是把双链DNA加热到96℃,使得双链分离成为两条单链。但是在这个温度下,DNA聚合酶被破坏,因此在每个循环的加热步骤后必须补充新的聚合酶。穆利斯的原始聚合酶链式反应效率极低,需要大量时间和DNA聚合酶,并且在整个聚合酶链式反应中都需要人来照看。后来,由嗜热细菌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体内产生的DNA聚合酶改善了这种低效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由于嗜热细菌生活在温度达到50至80 °C(122至176 °F)的间歇泉中,它的DNA聚合酶具有耐热性。在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时,高温并不能破坏这种DNA聚合酶,因此不需要不断加入新的聚合酶,聚合酶链式反应由此变得简单并且可以由机器操作。最初的具有耐热性的DNA聚合酶来自于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是1976年台湾科学家钱嘉韵(Alice Chien)从黄石国家公园发现的,因此被称为Taq。Taq酶被广泛用于当前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操作中,Taq酶的缺点是它缺少3'->5'校正外切酶活性,因此在复制DNA时有时会出错,造成DNA序列突变(错误)。但是又是从古菌中获得的Pwo酶及Pfu酶,发现均有校正机制,能够大大降低聚合酶链式反应中的突变。将Taq与Pfu结合使用可以保证真实准确的能够扩增DNA。不但如此,现在一些厂商利用蛋白质的模拟分析,将DNA聚合酶的结构进行人工修改,还可以合成出性能远超原本自然提取而来的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专利由Cetus公司持有,穆利斯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时候在那个公司工作。Taq聚合酶也受专利保护。关于这个技术有几个诉讼案,包括著名的杜邦诉讼案。制药公司Hoffmann-La Roche于1992年买下了专利并持有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多个司法管辖区,罗氏与Promega公司与Taq聚合酶相关的专利争斗仍然在继续。法律上的争论已经超出了聚合酶链式反应和Taq聚合酶专利的期限,这些专利已于2005年3月28日到期。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扩增一小段已知的DNA片段,可能是单个基因,或者仅仅是某个基因的一部分。与活体生物不同的是,PCR只能复制很短的DNA片段,通常不超过10kbp。DNA是双链分子,因此用互补DNA双链的构造单位(核苷酸)来度量其大小,单位为碱基对(base pair, bp)。某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扩增40kbp左右的片断,但是这种大小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相比仍然是很少的。例如,人的体细胞DNA含有大约30亿个碱基对。 目前应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需要几个基本组成:聚合酶链式反应在热循环设备中进行。PCR仪可以将反应管加热或冷却到每步反应所需的精确的温度。为防止反应体系中液体产生蒸气,通常在反应管上加盖加热的盖子(比加热板温度来的高),或者在反应体系表面加入一层石蜡油。特定的专一性引物决定了所扩增的DNA片段。而引物(primer)本质上是人工合成的短DNA片段,一般不超过50个碱基(通常18-25个),它们与所要扩增的DNA片段的起始和终止区域完全互补。在“黏合”时引物结合于DNA模板的起始和终止点,DNA聚合酶结合到这两个位置,开始合成新的DNA链。选择引物的长度和熔点(Tm)要考虑许多条件。引物的熔点与聚合酶链式反应第一步中DNA的熔点不同,是指50%的引物与模板结合的温度,高于这个温度的引物与模板就不能有效结合。这个温度随着引物长度的增加而升高。如果引物长度太短,就有可能与DNA模板的几个位置结合,造成非特异性复制。另一方面,引物长度也受限于Tm。如果Tm太高,即高于80℃,也会导致问题,因为DNA聚合酶在此温度下活性较低。引物最优长度通常为20到40个碱基,熔点从60℃到75℃。有时也用到简并引物,是一些相似但不相同的的引物的混合物。通常用于从不同的生物DNA中扩增相同的基因,因为这些基因通常都是近似但不相同的。应用兼并引物的另一种情况是根据蛋白质序列设计引物时,由于几个不同的密码子都能编码一个氨基酸,通常难以判断在DNA中究竟是哪个密码子编码的这个氨基酸。例如编码异亮氨酸的引物可能使用"ATH",A是腺嘌呤,T是胸腺嘧啶,H可能是腺嘌呤,胸腺嘧啶或者胞嘧啶(关于碱基如何编码蛋白质,可查看遗传密码)。使用简并引物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等特异性,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递减PCR(touchdown PCR)部分地解决。基于上述考虑,设计引物可以采取以下原则:现有一些帮助设计引物的程序(见外部链接)。一般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由20到35个循环组成,每个循环包括以下3个步骤:在实践中,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因各种原因而失败,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对于污染的敏感性,导致扩增错误的DNA产物。正因为如此,人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技术和步骤来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条件。将聚合酶链式反应前的混合物与潜在DNA污染物分开的实验室方案和流程解决了外源DNA的污染问题。这通常包括从用于分析的区域分理出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设定区域或者说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的纯化,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及对反应装置之间的工作台面彻底清洁。引物的设计技术在改善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产率和避免杂产物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替代缓冲成分和聚合酶的使用有助于较长或存在其他问题的DNA区域的扩增。在缓冲体系中加入试剂,如甲酰胺,或会增加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特异性和产量。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理论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电子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协助在引物设计。人体内的细胞共有有约为30亿个碱基对的DNA,每个人的DNA会有差异,具有差异的碱基对数目达几百万之多,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显示的DNA图谱也因人而异,由此可以识别不同的人。所谓“DNA指纹”,就是把DNA作为像指纹那样的独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由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通过对DNA鉴定还可以判断两个人之间的亲缘关系。聚合酶链式反应允许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早早期诊断。此法是当今癌症研究中最发达的,并已被常规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能以高于其他细胞10,000倍的敏感度在核酸DNA样本中直接探测具特定转录的恶性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样可以对不可培养的或生长缓慢的微生物(如分支杆菌、厌氧细菌、组培分析和动物模型中的病毒)进行定位。在微生物学中,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性应用的基础是传染媒介的探测和从病原种系中借助特定基因的分离出非致病的种系。

相关

  • 动物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又称丛发性头痛 (英文:Cluster headache) ,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常见症状为反复性的严重单侧头痛,常见在眼眶周围。 通常会伴随着流眼泪、鼻塞、患侧眼眶红肿。 一般而言
  • 喘息喘鸣(英语:Wheeze, Sibilant Rhonchi),又称啰音,是指呼吸过程中呼吸道持续产生的粗糙声音。哮鸣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呼吸道的某些部分缩小或被堵塞,亦可能是呼吸道内的气流速度提高。
  • 葡萄糖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语: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因为拥有6个碳原子,被归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
  • 腹腔积液腹水(ascites、hydroperitoneum)是指腹腔内有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的症状。腹水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但它的出现也可以是其他重大疾病的征象,如肝癌末期。腹
  • 脊椎动物见内文脊椎动物亚门(学名:Vertebrata;拉丁文词根“vertebra”意为脊椎骨),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下的一个亚门。目前所知最早的脊椎动物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发现的丰娇昆明鱼,距今约5.2
  • 智慧穿戴装置可穿戴式电脑(Wearable computer)为可穿戴于身上出外进行活动的微型电子设备。此种电脑由轻巧的设备构成、利用手表类小机械电子零件组成,达成像头戴式显示器(HMD)一般,使得电脑更
  • 信息图形信息图形(Information graphics或Infographics),是指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信息图形主要应用于必须要有一个清楚准确的解释或表达甚为复杂且大量的信息,例如在各式
  • 低放射性废物低放射性废物(英文:Low-level waste,缩写:LLW)是除中等放射性废物、高放射性废物、乏燃料、超铀元素废料以及浓缩铀工厂边角料(uranium mill tailings)之外所有放射性核废料的总称
  • 亚利桑那大学红,蓝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建立于1885年,是亚利桑那州的旗舰公立大学。作为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该校一直被称为“公立常青藤”。亚利桑那大学设有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