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

✍ dations ◷ 2025-08-06 11:35:04 #柳氮磺吡啶
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目前,柳氮磺胺吡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的药物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柳氮磺胺吡啶的治疗费用大约是每月9-33美元。在美国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费用则大约是每月25-50美元。柳氮磺胺吡啶一般通过口服给药,在给药后1-2小时后,血液中柳氮磺胺吡啶浓度开始上升,在3-12小时后达到最大血药浓度。但大部分都不会被吸收,而是被肠道微生物通过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清除:343。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烂性结肠炎的疗效是通过分解产生的5'-氨基水杨酸实现的,因此在溃烂性结肠炎的治疗中,柳氮磺胺吡啶可以认为只是起到载体的作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克罗恩病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343。临床上,柳氮磺胺吡啶的适应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目前,柳氮磺胺吡啶仍然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但因为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在其他情况下已很少使用:343。对阿司匹林和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柳氮磺胺吡啶。两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柳氮磺胺吡啶。已证明孕妇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是安全的,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大约25%的人群在使用柳氮磺胺吡啶会出现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头痛和皮疹在内的不良反应。在较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以及骨髓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

相关

  • 细胞激素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头孢菌素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emplate:Taxobox and拆除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为革兰氏阴性的球状变形菌,发现于纳米比亚大陆架的海洋沉淀物中。它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细菌,半径0.1~0.3 
  • 古菌古菌(拉丁语:Archaea,来自古希腊语:ἀρχαῖα,意为“古代的东西”)又称古细菌、古生菌或太古生物、古核生物,是单细胞微生物,构成生物分类的一个域,或一个界。这些微生物1970年前
  • 氧化氧化又被称为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被氧化物)与氧化剂(被还原物)之间的氧化数升降。还原剂可借由获得氧,失去氢离子,或者失去电子的过程,使得氧化数上升。 而氧化剂可通过
  • 破伤风破伤风(英语:Tetanus/Lockjaw),俗称四六风、脐带风、七日风,因为在婴儿出生后4至6天,少数早至2天或迟至14天以上发病。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儿由于切断脐带时被感染,破伤
  • R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RNApol、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EC2.7.7.6)或称核糖核酸聚合酶,是一种负责从DNA或RNA模板制造RNA的酶。RNA聚合酶是通过称为转录的过程
  •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英语:Cell-mediated immunity)是一种免疫反应。细胞介导免疫会活化巨噬细胞、T细胞(CD4+或CD8+)并释放淋巴因子。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没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病原体被
  • 脐带绕颈脐带绕颈(nuchal cord)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时,发生脐带缠绕在胎儿颈部的情形。脐带绕颈的胎儿出生后,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脸色发黑、面部瘀青及眼白布有血丝(英语:subconjunctival b
  •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英语:Machine Translation,经常简写为MT,简称机译)属于计算语言学的范畴,其研究借由计算机程序将文字或演说从一种自然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简单来说,机器翻译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