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乙二醇中毒
✍ dations ◷ 2025-05-15 07:31:09 #乙二醇中毒
乙二醇中毒(英语: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是因摄取了乙二醇而中毒。早期症状有中毒(英语:Substance intoxication)、呕吐及腹痛,后期症状有意识水平降低(英语:decreas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头痛及癫痫发作。长期可能会有肾功能衰竭及脑损伤的影响。即使摄取量少都可能中毒甚至死亡。乙二醇是无色、无气味、带有甜味的液体,是防冻剂中常见的成分。可能误食摄入或为自杀而刻意饮用。乙二醇在人体内会分解为乙醇酸及草酸,这正是其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若在尿液中有草酸钙,或是血液中有酸中毒或渗透压间距(英语:osmol gap)增加时,可能是乙二醇中毒,可以透过量测血液中乙二醇浓度来确诊,不过许多医院没有对应的设备,无法进行检测。越早接受治疗则效果越好,治疗方式为先投与解毒剂后,再令患者稳定下来;推荐的解毒剂为fomepizole(英语:fomepizole),如果没有前者,则可使用乙醇解毒,如果器官有所损伤或严重酸血症,则可进行血液透析。其他治疗方式有投用碳酸氢钠、硫胺和镁。美国一年会出现5000起以上中毒的病例,多为成年男性。早在1930年,据报就有因乙二醇中毒致死的病例。1937年曾爆发多起致死,原因是药物中混入了类似的化合物二甘醇,1938年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因而要求新药品出售前必须出示安全的证据。 防冻剂有时候会添加苦味剂以阻止孩童和其他动物误食,但并未获证有效。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相关
- 蛋白质亚基蛋白质亚基(又称:蛋白质次单元,英语:Protein subunit)、蛋白亚基或亚基蛋白在结构生物学中是指参与组成蛋白质复合物(寡聚体或多聚体)的单个蛋白质分子。一个蛋白质亚基就是一条多
- 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指在畜牧业中,作为非治疗用途使用的抗生素添加剂。20世纪50年代起,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开始在动物生产中应用。2006年起,欧洲禁
- 吗啉胍N-morpholine-4-carboximidamide吗啉胍也称为“盐酸吗啉胍"”吗啉咪胍”“吗啉双胍”或“病毒灵”,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发的为治疗流行性感冒而开发的,能作为潜在抗病
- 淋巴管炎症淋巴管发炎(英语:lymphangitis)指的是病灶处到远端的淋巴系统之间,淋巴管的发炎或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 (A组 链球菌),其次为申克氏孢子丝菌
- 次原子粒子亚原子粒子,或称次原子粒子。是指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例如:电子、中子、质子、介子、夸克、胶子、光子等等。亚原子粒子,按照参与基本相互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以及:一个不属于规范
- RNA表达基因表达(英语:Gene expression)是用基因中的信息来合成基因产物的过程。产物通常是蛋白质,但对于非蛋白质编码基因,如转运RNA(tRNA)和小核RNA(snRNA),产物则是RNA。所有已知生物都通
- 欧美大陆欧美大陆(Euramerica)又名劳俄大陆(Laurussia)、老红砂岩大陆(Old Red Continent )是个史前大陆,形成于泥盆纪时期,由劳伦大陆与波罗地大陆碰撞、合并而成(造成加里东造山运动)。在二
- 氢键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是一种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氢键发生在已经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键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X-H…Y),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X、Y)都是
- 氨基葡聚糖糖胺聚糖(英语:Glycosaminoglycan,简称为GAGs,旧称为黏多糖(英语:mucopolysaccharides))是蛋白聚糖大分子中聚糖部分的总称。由糖胺的二糖重复单位组成,二糖单位中通常有一个是含氨
- 肌腱腱(或称肌腱)是一坚韧的结缔组织带,通常将肌肉连接到骨骼,并可承受张力。腱类似韧带和筋膜,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不过,韧带是连接骨骼,而筋膜则连接肌肉。肌腱与肌肉一起作用产生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