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中毒

✍ dations ◷ 2024-12-22 18:42:31 #乙二醇中毒
乙二醇中毒(英语: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是因摄取了乙二醇而中毒。早期症状有中毒(英语:Substance intoxication)、呕吐及腹痛,后期症状有意识水平降低(英语:decreas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头痛及癫痫发作。长期可能会有肾功能衰竭及脑损伤的影响。即使摄取量少都可能中毒甚至死亡。乙二醇是无色、无气味、带有甜味的液体,是防冻剂中常见的成分。可能误食摄入或为自杀而刻意饮用。乙二醇在人体内会分解为乙醇酸及草酸,这正是其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若在尿液中有草酸钙,或是血液中有酸中毒或渗透压间距(英语:osmol gap)增加时,可能是乙二醇中毒,可以透过量测血液中乙二醇浓度来确诊,不过许多医院没有对应的设备,无法进行检测。越早接受治疗则效果越好,治疗方式为先投与解毒剂后,再令患者稳定下来;推荐的解毒剂为fomepizole(英语:fomepizole),如果没有前者,则可使用乙醇解毒,如果器官有所损伤或严重酸血症,则可进行血液透析。其他治疗方式有投用碳酸氢钠、硫胺和镁。美国一年会出现5000起以上中毒的病例,多为成年男性。早在1930年,据报就有因乙二醇中毒致死的病例。1937年曾爆发多起致死,原因是药物中混入了类似的化合物二甘醇,1938年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因而要求新药品出售前必须出示安全的证据。 防冻剂有时候会添加苦味剂以阻止孩童和其他动物误食,但并未获证有效。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相关

  • 阿奇霉素11–14 h (single dose) 68 h (multiple dosing)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əˌzɪθroʊˈmaɪsᵻn/ )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于1980年被发现,1981年推出。又翻译作阿红霉
  • 下视丘下丘脑(英语:Hypothalamus),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又称丘脑下部。位于丘脑的下方(希腊文 ὑποθαλαμος = under the thalamus),脑干的上方,控制身
  • 日本汉方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日本汉方医学,是日本的传统医学之一,其
  • 胆管癌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又称胆道癌,是一种由胆道上皮细胞(或呈现上皮细胞分化特征的细胞)癌变所造成的癌症。胆管癌主要的症状为肝功能异常、腹痛、黄疸、全身搔痒、发热和体
  • 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是指人体受腺病毒感染后的病征,主要是影响呼吸系统,但也可以引致肠胃炎、结膜炎、膀胱炎及出疹。呼吸系统受腺病毒影响下,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病征,例如咳嗽、流鼻
  • 传播学传播学(英语:Communication studies)的研究对象有着多种表达,概况的说,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学科。传播的概念同样有着来自不同学科视角和不同侧重的
  • 合理药物设计药物设计(英语:Drug design),又称理性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对于靶点(Biological target)的现有知识,去寻找与发明出新型药物的过程。药物设计根据有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
  • 对氨基水杨酸钠4-氨基水杨酸(英语:4-Aminosalicylic acid,又名对氨基水杨酸、氨基水杨酸或PAS)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菌药。 它也被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它通过抑制NF-κB及清除自由基而发
  • 硫磺3s2 3p42, 8, 6蒸气压第一:999.6 kJ·mol−1 第二:2252 kJ·mol−1 第三:3357 kJ·mol−1 (主条目:硫的同位素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
  • 高胱胺酸尿症高胱氨酸尿症(英语:Homocystinuria)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体内堆积甲硫氨酸、高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及复合双硫化合物,造成智能不足、骨骼畸型、心脏血管疾病等。此遗传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