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气象学院

✍ dations ◷ 2025-10-21 07:20:07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英语: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缩写作 NUIST),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于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以及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以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他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教职员工1300多人,教授、副教授263人,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0人、教育部人才支持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7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特聘专家1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优青等“四青”人才18人。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等16个院(部)以及45个科研机构和1个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建立了从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到本科生培养完整的教育体系。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2个,设有14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47个普通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法、农七大门类。大气科学专业的学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现有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气象台、信息安全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验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42个。有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校内外挂牌教学实践基地115个。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35万册,是国内图书馆中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 学校现占地2189亩,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起源于1923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办的气象系,1960年中国气象局和南京大学合作,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后于1963年5月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高校,同年被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经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批准,学校正式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1995年被批准招收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999年3月,设立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4月成立北京分部。2000年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相关

  • 活性物质原料药(英文: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又称活性药物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一般再经过添加辅料、加工,制成可直接
  • 篆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好望角坐标:34°21′16.92″S 18°29′26.77″E / 34.3547000°S 18.4907694°E / -34.3547000; 18.4907694 (好望角)好望角(南非语:Kaap die Goeie Hoop .mw-parser-output .IPA{fon
  • 双酚A双酚A(Bisphenol A,缩写为BPA),台灣多稱之為酚甲烷。一种化工原料,是已知的内分泌干扰素(环境荷尔蒙)。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两个酚官能团。双酚A被用于合成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
  • 混合酸发酵混合酸发酵(英语:Mixed acid fermentation)是一种无氧发酵。其发酵产物由多种酸组成。其发酵成分主要由乳酸盐,乙酸,琥珀酸和甲酸、乙醇和等量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组成。这种发酵通
  • 塔那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塔那(Thane,旧称Thana)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临阿拉伯海,属于孟买的卫星城。全市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1,261,517人(2001)。塔那市也是塔
  • 乙丙橡胶乙丙橡胶,有机化合物制品,是橡胶制品工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材料,有多种良好的理化特性。乙丙橡胶又可分为二元乙丙、三元乙丙橡胶、改性乙丙和热塑性乙丙。而三元乙丙橡胶(EPD
  • 希格斯粒子125.09 GeV(CMS+ATLAS) (统计误差:±0.21)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标准模型里的一种基本粒子,是一种玻色子,自旋为零,宇称为正值,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希
  • 耐受性免疫耐受(英语:immune tolerance或immunological tolerance)是指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免疫耐受包括天然免疫耐受与诱导免疫耐受。天然免疫耐受或自身耐受(sel
  • 吴沙墓坐标:25°03′03″N 121°55′30″E / 25.050894°N 121.924873°E / 25.050894; 121.924873吴沙墓是清代开垦台湾宜兰的吴沙之坟墓,1985年公告为直辖市定古迹,今所见乃19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