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普顿散射
✍ dations ◷ 2025-07-19 14:49:10 #康普顿散射
在原子物理学中,康普顿散射,或称康普顿效应(英语:Compton effect),是指当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光子跟物质相互作用,因失去能量而导致波长变长的现象。相应的还存在逆康普顿效应——光子获得能量引起波长变短。这一波长变化的幅度被称为康普顿偏移。康普顿效应通常指物质电子云与光子的相互作用,但还有物质原子核与光子的相互作用——核康普顿效应存在。康普顿效应首先在1923年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康普顿观察到,并在随后的几年间由他的研究生吴有训进一步证实。康普顿因发现此效应而获得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效应反映出光不仅仅具有波动性。此前汤姆孙散射的经典波动理论并不能解释此处波长偏移的成因,必须引入光的粒子性。这一实验说服了当时很多物理学家相信,光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粒子性,光束类似一串粒子流,而该粒子流的能量与光频率成正比。在引入光子概念之后,康普顿散射可以得到如下解释:电子与光子发生弹性碰撞(弹性碰撞产生的非弹性散射),电子获得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而反弹,失去部分能量的光子则从另一方向飞出,整个过程中总动量守恒,如果光子的剩余能量足够多的话,还会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弹性碰撞。康普顿散射可以在任何物质中发生。当光子从光子源发出,射入散射物质(一般指金属)时,主要是与电子发生作用。如果光子的能量相当低(与电子束缚能同数量级),则主要产生光电效应,原子吸收光子而产生电离。如果光子的能量相当大(远超过电子的束缚能)时,则我们可以认为光子对自由电子发生散射,而产生康普顿效应。如果光子能量极其大(>1.022百万电子伏特)则足以轰击原子核而生成一对粒子:电子和正电子,这个现象被称为成对产生。由于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应该可以用波动理论诠释这效应。埃尔温·薛定谔于1927年给出半经典理论。这理论是用经典电动力学来描述光子,用量子力学来描述电子。:28, 286康普顿本人引用光电效应和狭义相对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并依据余弦定律推导得出康普顿频移公式其中的符号对应如下推导要件:推导如下:移项得:也就是康普顿效应对放射生物学十分重要,由于它是高能量X射线与生物中的原子核间,最有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因此亦被应用于放射疗法。材料物理中,康普顿效应可以用于探测物质中的电子波函数。康普顿效应也是伽马射线光谱学中的重要效应,它是导致(光谱图表上)康普顿边缘的原因,因为伽马射线有可能被散射出所用的探测器以外。康普顿抑压法(用较廉价的探测器去包围较高价的主探测器)被用于探测走散的散射伽马射线而抵消此作用带来的影响。逆康普顿散射在天体物理学上有重要意义。在X射线天文学中,黑洞周围的吸积盘被认为会产生热辐射。此辐射所产生的低能光子会与黑洞的晕中的相对论性电子发生逆康普顿散射,从而获得能量。此现象被视为是吸积黑洞的X射线光谱(0.2-10千电子伏)中幂次项的成因。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穿过星系团周围的热气体时,逆康普顿效应亦能被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光子被气体中的电子散射到更高的能量去,即所观测到的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
相关
- 高分子电解质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是带有可电离基团的长链高分子,这类高分子在极性溶剂中会发生电离,使高分子链上带上电荷。链上带正或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分别叫做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
- 牙龈牙龈(又称龂;俗称牙床、牙花子;客家话称牙舷肉),牙龈由软组织构成。牙龈位于牙齿根部(称为牙根)周围。护理牙龈与护理牙齿一样重要。是人或动物口腔内的粘膜组织,下接牙槽骨的骨膜,向
-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社会的各层面(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对话情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语言对社会的影响。社会语言学
- 皮肤附属器附肢是一个在无脊椎动物生物学的名词,指一种从身体长出的自然延伸,与脊椎动物的四肢近似。不同功用的附肢会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螯足、步足、触角、颚足、腹肢、尾节:213、生殖肢
- 利古里亚海坐标:43°29′54″N 9°02′30″E / 43.49833°N 9.04167°E / 43.49833; 9.04167利古里亚海(法语:Mer Ligure;意大利语:Mar Ligure)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意属里维耶拉(意大利利古
- 消化酶消化酶(英语:digestive enzymes)是将聚合的高分子降解为他们的构建单元的酶类,以促进他们被身体吸收。消化酶类可在动物(及人)的消化管内找到,在那里帮助食物的消化,他们也存在于细
- 约翰·伊登斯尔·利特尔伍德约翰·伊登斯尔·利特尔伍德(英语:John Edensor Littlewood,1885年6月9日-1977年9月6日),英国数学家,最为出名的是他和高德菲·哈罗德·哈代长期的合作。利特尔伍德出生在肯特郡的
- 农业革命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是指历史上农业的重大革新变化,通常伴随着经济社会上的重大影响。世界史中较常称作农业革命的事件包括以下几项:可称作第一次农业革命,约发生
- V03AE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3(其它各种治疗用药品)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 cʎ̝̊清硬颚边塞擦音(Voiceless palatal lateral affricate)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用于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c͡ʎ̥˔⟩,亦可使用清硬颚塞音⟨c⟩加上清硬颚塞擦音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