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信任动议
✍ dations ◷ 2025-04-04 06:45:05 #不信任动议
不信任动议(英语:Motion of No Confidence 或 Motion of Non Confidence)、不信任投票(英语:Vote of No Confidence)或不信任决议(英语:Resolution of No Confidence),中文又俗称倒阁,是一种议会议案,一般适用于议会制及半总统制国家的议会。传统上由反对派提交给议会,希望打败政府(内阁)或使政府难堪。在少数情况下,它也可能由对政府已失去信心的昔日支持者放入议会的议程,该议案由议会投票决定通过或拒绝。一般而言,假如议会表决通过不信任动议或无法通过信任动议,阁揆(内阁)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阁员全部辞职(辞职后,亦可以复任),二是解散议会并进行议会大选。此制度源于十八世纪末叶,值美国独立,英军屡败时。时英国下议院通过决议称:“本议院毋可就现任各大臣身保信任。”致时任英国首相诺斯勋爵请辞。虽未即时成为定例,亦开后制先河。世界上最早的不信任动议发生于1782年3月,美国独立战争的英军在约克敦战役战败后,大不列颠王国议会表决通过“对首相无法信任”案,英国首相诺斯勋爵向英王乔治三世提出辞职书。这次表决并未成为一个宪政惯例,但在19世纪初,首相试图在没有议会多数的情况下工作的尝试被证明是失败的;19世纪中,在英国正式产生了通过不信任动议来中止一个政府的方法。这一程序有的被正式列在宪政惯例中,如英国;或者被明显记载在宪法中,如德国。其中一个最有名的不信任动议例子就是“格兰迪决议”。发生二战时的意大利王国,1943年末意大利逐渐被盟军击败,1943年7月24日,最后一次法西斯大委员会会议在威尼斯宫举行。会议上,迪诺·格兰迪提出了对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原因为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殖民帝国连战失利,提议解除墨索里尼的首相职务,以19票赞成、8票反对和1票弃权通过,墨索里尼下台,并导致了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的倒台及意大利投降。在议会制国家,政府经常发起一个信任动议作为对不信任动议的回答,按照盎格鲁-撒克逊议会程序,信任动议优先于不信任动议,因此取代不信任动议的表决。在总统制国家,有时国会会通过不信任动议,比如1950年代针对美国国务卿迪安·歌德拉姆·艾奇逊,但这样的不信任动议只有象征意义,并不能逼使行政官员辞职,但国会拥有弹劾行政官员的权力,包括总统。当政府失去责任议院(即直接选举的下议院,但在某些国家议会两院都是有责任的,如意大利总理须同时获得两院的信任投票)信任后,国家元首也可以拒绝进行新的大选,从而迫使政府成员立即辞职,或另提名新的内阁取得旧有政府。这一程序有一些差异,例如在德国,反对党在发动不信任动议的同时需要提出一个总理候选人。这样的不信任动议同时也需要是对新候选人的一个信任动议,目的是为了使总理职不空位,进而避免国家危机。与英国制度不同,在德国总理失去议会信任后不是自己辞职,而是被德国联邦总统罢免。在意大利,意大利总统虽然只作为虚位元首,但拥有任免意大利总理的权力。不信任动议可以针对整个政府或针对政府中的一员(包括首相),有时即使一个不信任动议没有通过的可能性,但依旧可能被提出,其目的要么是对政府施加压力,目的是为了窘迫政府或出于政治原因。在许多议会民主制国家里,不信任动议的次数是有限的,比如每四、五或六个月可以提出一次,因此何时提出不信任动议也是一个政治考虑。假如因不重要的事就提出不信任动议的话,那么在短期内发生重大事务后便无法提出不信任动议。现代的两党制民主国家不常见通过不信任动议,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党内纪律足以保证多数派的政党击败不信任动议。如果执政党的成员可能变节,政府一般会改变其政策来保证不失去议会信任,通过不信任动议的情况通常是政府政党的微弱多数被补选或变节消除。政府经常宣称重要的议案充当不信任动议,这可用来避免议会的不同政见成员投票反对。有时政府可能在投票中失败,因为政府政党的成员可能未到齐或反对派过早地结束辩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首相稀少辞职或要求大选。在西敏制中,假如预算法案不获议会通过,政府也必须辞职或解散议会,因为一个无法花钱的政府是一个无法工作的政府。在多党派的国家中因多个党派必须联合组成联合政府,此不信任动议更常发生。这个结构可以导致小党派颠覆政府而新政府无法组成的情况,因此可以导致政府的上任时间非常短暂。如比利时创造541天连续没有政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许多人认为这是法国第三共和、第四共和和德国魏玛共和不稳定的原因。多数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希腊、和总理制度以色列和日本近年来也面临类似问题。北欧国家如芬兰、冰岛等因长期组成多党联合政府,联合政府在组阁前已达成协议。因此组阁等问题未曾有碰壁的状况。为了对付这个状况,法国在第五共和后,将许多行政权力移交给总统,由议会制转为半总统制,对总统无法提交不信任动议及弹劾,但国民议会仍可以提交不信任动议,解散总理领导的政府,提前举行国会选举,若执政党胜出,总统可再任命同党的总理。德国战后为了避免通过多个不信任动议,使用阻碍小党的选举规则,在建设性不信任动议的宪法条款中规定,反对党必须在提交不信任动议的同时建议一个总理候选人来防止无政府状态。二战以后,日本常发生不信任的动议,几乎每一年都有,其频繁解散的众议院的其中4次也是因为信任动议不通过或不信任动议通过引起,混蛋解散便是其中一个。(日本国宪法第67条)安倍晋三的内阁就包含8次,光是第3次安倍内阁就有4次,且最近几次都以极大差距被否决。例如2019年(令和元年)6月25日第4次安倍内阁不信任被否决,其差距达到189。
相关
- 咽炎咽炎(英语:Pharyngitis)是指人类喉部深处,即俗称咽(咽喉后部)出现的炎症,通常会导致咽喉痛、 发热,其他病征可能包括流鼻水还可能有流鼻涕、咳嗽、头痛、声音沙哑(英语:hoarse voice)等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出版社(英语: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534年,是世界上仅次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第二大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世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出
- 临床心理学家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四羰基镍四羰化镍,或称羰基镍、四羰基合镍,是一个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式为Ni(CO)4。1890年首先由路德维希·蒙德(Ludwig Mond)制得,是第一个合成的简单金属羰基配合物。室温下四羰基镍为无
- 碳税碳税(英语:carbon tax)是针对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而征收的一种环境税。二氧化碳目前被广泛认为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碳税的设置意图即是通过税收手段,抑制向大气中排放过多
- 荷兰议会执政联盟(38)在野党(37)联合政府(76)在野党(74)国会(荷兰语:Staten-Generaal)是荷兰王国的两院制立法机构,包括一院(Eerste Kamer)(上议院,即参议院)和二院(Tweede Kamer)(下议院,即众议院)。国会
-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简称HapMap计划)是一个组织,其目标是开发人类基因组的单体型图,来描述人类遗传变异的常见模式。HapMap计划用于查找影响健康,疾病的遗传变体和反应药
- 王成善王成善(1951年11月-),中国沉积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王成善出生于黑龙江省
- 以色列总统以色列总统是以色列的国家元首,由以色列国会议员选举产生,总统是以色列国防军的统帅,但权力只是象征及礼仪性的,不过总统拥有对内阁的任免权力。总统由以色列国会议员选举产生,因
- 鸢尾花参见文本。鸢尾属(学名:Iris)属于鸢尾科,Iris源于希腊语,意为“彩虹”,中文里鸢尾属又称“爱丽丝”或是“伊莉丝”,为希腊神话中彩虹女神的名字。天然鸢尾科植物的分布地点主要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