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连

✍ dations ◷ 2025-11-15 02:01:02 #1928年出生,2013年逝世,台湾日语文学作家,台湾诗人,台湾翻译家,彰化人,新北市人,陈姓

锦连(原名陈金连,1928年12月6日-2013年1月6日),是台湾诗人、翻译家。祖籍今新北市三峡区,出生于彰化县 。

铁道讲习所中等科暨电信科毕业。任职于台湾铁路局电报室近38年退休。日治末期即以日文写诗,属于跨越语言的一代。1948年以〈在北风下〉日文诗作刊登于《潮流》上,成为“银铃会”最年轻的成员。1964年《笠》诗刊创立,为发起人之一。从事日本语教学经验二十余年,战后克服语言障碍后,以中文写诗,并翻译日文诗及诗论。曾获“荣后诗奖”。锦连在战前及战后写了四百余首日文诗,因没有园地发表,又无法用中文写作,因此有一段时间几乎完全荒废,1990年代退出《笠》诗刊以后,诗作大量增加,部分发表于《文学台湾》外,2002年并着手整理1952-1957所写日文诗作,将之自译为中文,以中日文同时出版《守夜的壁虎》及《夜を守りてやもりが……》二册。早期作品发表于《军民导报》、《现代诗》、《创世纪》、《今日新诗》、《笔汇》、《现代文学》等刊物。作品曾入选《六十年代诗选》、《本省籍作家作品集10:新诗集》、《华丽岛诗集》、《台湾现代诗集》(日文)、《中国新诗选》、《美丽岛诗集》以及《1984台湾诗选》等。2003年出版中文诗集《海的起源》,日文诗集《支点》,据此与早年出版之《乡愁》、《挖掘》、《锦连作品集》综合观察,才能较完整一窥锦连诗学世界的全貌。

2004年11月7日获真理大学“台湾文学家牛津奖”,并举办“锦连创作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2日明道大学举办“锦连的时代——锦连诗作学术研讨会”。在台湾本土诗坛的地位,愈显重要。

相关

  • 激活能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一个化学名词,又被称为阈能。这一名词是由阿瑞尼士在1889年引入,用来定义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活化能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化学反
  • 转基因食品争议转基因食品争议(英语: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controversies)是指关于食用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品、在食品生产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争议。这场争议与消费者、生物技术
  • 朱敬一朱敬一(1955年10月29日-),台湾经济学家。台大商学系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华民国(台湾)常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代表团常任代表、美国国家科学院海外院士。朱敬一于1998
  • 扭转数扭转数(英语:twisting number)是拓扑学中的一个拓扑不变量。指带状结构的扭转程度。取值为带状结构扭转角的2π分之一。。一般记作: T w
  • 帕特里克·马卡乌帕特里克·马卡乌·穆斯约基(Patrick Makau Musyoki,1985年3月2日-,生于东部省曼严兹瓦尼)是一位肯尼亚跑步运动员。他在2011年柏林马拉松中创造了02:03:38的世界纪录(已被打破)。
  • 徐静蕾徐静蕾(1974年4月16日-),生于中国北京,祖籍中国湖南湘潭,毕业于中国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女演员、导演。与周迅、赵薇和章子怡并称为中国四大花旦。徐静蕾在北京出生,求学时期因
  • 围巾围巾是围在头部、颈部和肩部的布料,包裹头部的围巾又称为头巾,单独包裹肩部的又可称为披巾。通常于保暖,也可因美观、清洁或是宗教而穿戴。围巾可用羊绒,羊毛,真丝、晴纶、蚕丝等
  • 石狩锅石狩锅(日语:石狩鍋/いしかりなべ)是一道日本北海道的乡土料理,是以味噌调味过的鲑鱼为主要食材的一道火锅料理。石狩锅虽然常常会被跟以腌制鲑鱼为主要食材的三平汁搞混,不过石狩
  • 男孩不哭《男孩不哭》(英语:)是一部1999年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是Kimberly Peirce,剧本由导演和Andy Bienen共同撰写。这部电影是根据布兰登·蒂纳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布兰登·蒂纳是一位
  • Do it! Now“Do it! Now”是日本的女子偶像组合“早安少女组。”的第15张单曲,于2002年7月24日由zetima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