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连

✍ dations ◷ 2025-04-04 06:27:12 #1928年出生,2013年逝世,台湾日语文学作家,台湾诗人,台湾翻译家,彰化人,新北市人,陈姓

锦连(原名陈金连,1928年12月6日-2013年1月6日),是台湾诗人、翻译家。祖籍今新北市三峡区,出生于彰化县 。

铁道讲习所中等科暨电信科毕业。任职于台湾铁路局电报室近38年退休。日治末期即以日文写诗,属于跨越语言的一代。1948年以〈在北风下〉日文诗作刊登于《潮流》上,成为“银铃会”最年轻的成员。1964年《笠》诗刊创立,为发起人之一。从事日本语教学经验二十余年,战后克服语言障碍后,以中文写诗,并翻译日文诗及诗论。曾获“荣后诗奖”。锦连在战前及战后写了四百余首日文诗,因没有园地发表,又无法用中文写作,因此有一段时间几乎完全荒废,1990年代退出《笠》诗刊以后,诗作大量增加,部分发表于《文学台湾》外,2002年并着手整理1952-1957所写日文诗作,将之自译为中文,以中日文同时出版《守夜的壁虎》及《夜を守りてやもりが……》二册。早期作品发表于《军民导报》、《现代诗》、《创世纪》、《今日新诗》、《笔汇》、《现代文学》等刊物。作品曾入选《六十年代诗选》、《本省籍作家作品集10:新诗集》、《华丽岛诗集》、《台湾现代诗集》(日文)、《中国新诗选》、《美丽岛诗集》以及《1984台湾诗选》等。2003年出版中文诗集《海的起源》,日文诗集《支点》,据此与早年出版之《乡愁》、《挖掘》、《锦连作品集》综合观察,才能较完整一窥锦连诗学世界的全貌。

2004年11月7日获真理大学“台湾文学家牛津奖”,并举办“锦连创作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2日明道大学举办“锦连的时代——锦连诗作学术研讨会”。在台湾本土诗坛的地位,愈显重要。

相关

  • 偏差音音乐上的偏差音(inharmonicity)是乐器的本性,代表乐器发出的泛音频率偏离其基本频率整数倍的特性。钢琴调音(调律)中,所有平均律都需要微调,因为琴弦的刚性(stiffness)会产生偏差音。
  • 鸟类DNA分类系统19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查勒斯·西布莱(Charles C. Sibley)利用以DNA交杂之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鸟类的系统演化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总共做了12000份鸟类的DNA-DNA交杂实验,然后于1988
  • 春秋决狱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在审判案件时的一种断狱方式,司法官根据《春秋》的义理来判断案件如何定罪。春秋决狱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直至唐朝儒家思想和法学完全结合在一起,“礼法合一”
  • 南向政策南向政策(英语:Southern Policy)是199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启动的外交及经济政策,推动台商海外投资往东南亚转移,并意图使用经济力量扩张一些政治影响力,同时降低台湾对中国大陆投资
  • 宫颈息肉宫颈息肉(英语:cervical polyp)是一种常见的原发型息肉或肿物,通常生长于子宫颈管(英语:Canal of the cervix)表面。并发原因不明,但与宫颈炎相关。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
  • 730年晋国曲沃之乱开始,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国山西省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前739年晋大臣潘父弑杀了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退回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公子平
  • 克莱儿·馥兰妮克莱儿·馥兰妮(英语:Claire Antonia Forlani,1971年12月17日-)是一名英国女演员以及电影、电视剧演员。克莱儿生于伦敦特威克纳姆(Twickenham),母亲是来自英国的芭芭拉·迪更生(Barb
  • 乌雷县乌雷县 (Ouray County,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40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742人。县治乌雷 (Ouray)。成立于1877年1月18日。
  • 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抗议运动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抗议运动(英语:Columbia University protests of 1968)是1968年全球各地的学生示威运动之一。是年春天,哥大学生发现该校与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IDA)关系甚
  • 康布雷战役 (1917年) 大英帝国 德意志帝国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康布雷战役(英语:Battle of Cambrai,有些文献为区分1918年同样发生于此地的战役而称为“第一次康布雷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