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赫
✍ dations ◷ 2025-09-18 13:19:55 #马赫
恩斯特·马赫(德语:Ernst Mach,1838年2月18日-1916年2月19日),奥地利-捷克实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的物理学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光的传播规律和超音速现象,马赫数和马赫带(英语:Mach band)因其得名。马赫大力强调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赫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都有很大影响力。后来出现的逻辑实证主义借鉴并发展了马赫的科学哲学。列宁曾批评“马赫主义”夸大了经验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时所起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马赫的思想确实推动了半个多世纪内科学研究最前沿的发展,对当时物理学界所发生的最深刻的两场理论革命来说功不可没。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的出现颠覆了专家们的许多常识,马赫的实证理论有助于一些物理学家们大胆接纳符合实验事实的新物理原理,适应巨大的思维变革。虽然马赫本人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局限于实验物理学,但受他影响较大的物理学家不乏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如爱因斯坦、沃尔夫冈·泡利和理查·费曼。这些人为人类认识神奇的弯曲时空和怪异的微观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恩斯特·马赫出生于奥匈帝国布尔诺。14岁之前自学在家,之后直接进入高中,在17岁那年到维也纳大学学习。他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哲学,并在1860年得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早期的作品着眼光学和声学中的多普勒效应。1864年他在格拉茨成为了一名数学教授,1866年又被提名为物理学教授。在此期间里马赫又开始热衷起感觉的生理学。1867年马赫成为了布拉格大学的一名实验物理学教授。他在那里待了28年,一直到回到维也纳。马赫造就了在19世纪至20世纪颇有影响力的科学哲学。马赫认为科学定律便是试验所得事实概述,造了出来为的就是让人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数据。故说科学定律同现实的联系倒不如同思维的联系密致。马赫同意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的哲学,却反对他和其他提倡物理学的原子理论的人。因原子过于微小而直接观察不得,那时候并无说得通的原子模型;原子的假说在马赫看来不甚可靠,也兴许是他觉得这假说不够经济。马赫是实验物理学家。他的物理学研究方向集中于光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干涉、衍射、折射和偏振现象(包括进一步施加外部干扰时所发生的变化)。其次,他发表了一些关于超音速流体力学的重要成果。马赫和负责摄影的物理学家皮特·萨彻(Peter Salcher)在1887年发表了有关该项有关超音速研究的论文,它正确地描述了超音速抛体运动(英语:Projectile motion)的声音效应(即声爆)。他们推导并实验验证了高速抛体尖端的圆锥形冲击波的存在。流体速度与局部音速之比vp/vs现在被称作马赫数。在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中研究流体中物体的高速运动时,这个参数的取值大小是十分关键的。在物理宇宙学研究中,马赫提出了今天人们熟知的马赫原理。马赫直接地影响了维也纳学派的诸哲学家和逻辑实证主义的一派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誉他作相对论的先驱。知名物理学家理查·费曼自幼只讲证据、不惧权威的个性就来自于其父亲的言传身教,而他的父亲正是受到了马赫的影响。马赫的实证主义也影响了大批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好比说亚历山大·波格丹诺夫。1908年列宁撰文《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俄语:Материализм и эмпириокритицизм)》批评俄罗斯的马赫主义。
相关
- 脂褐素脂褐素(英语:lipofuscin)的命名由来是具有颗粒状的褐黄色色素,由含有脂肪的残存物与溶酶体消化物所组成。被认为是一种随着年纪增长或细胞操劳而增加的色素,可见于肝脏、肾脏、心
- 核内体胞内体(英语:Endosome,又称内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指的是一种真核细胞中的膜结合细胞器,属于一种囊泡结构。作为细胞内吞作用中运载途径的一个区室,胞内体从细胞质膜被传递到溶酶体被
- 勃艮第人勃艮第人(勃艮第语:Börguntan,拉丁语:Burgundiōnes, Burgundī,古诺斯语:Burgundar,英语:Burgundians,古英语:Burgendas,希腊语:Βούργουνδοι))属于东日耳曼民族的部落,可能是
- 约翰内斯·开普勒约翰内斯·开普勒(德语:Johannes Kepler,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埃塞俄比亚傍人埃塞俄比亚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aethiopicus),是已灭绝的人科傍人属物种。于1985年在肯雅的图尔卡纳湖以西发现编号KNM WT 17000的化石,由于高镁成分而显得很深色,故亦被称为“
-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人类不断开拓食源、开发食品、制造食器、消费食物的过程,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在饮食活动中的方式、过程和功能等结构组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 分类阶层在生物分类法中,分类级别(英语:taxonomic rank)是在分类学等级制度中的层次 (相对位置)。每一个级别之下包含了若干不够普遍的分类。物种和属这两个级别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的级
-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或翻译为火星全球测量者号(Mars Global Surveyor, MGS),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测卫星,也开启新一波的火星探测计划,于1996年11月7日升空,并在2006年11月2
- 沙炒沙炒,是指用沙子作为传热介质对食物进行加热的烹饪手段。沙炒主要用来加热瓜子、板栗、花生这类有壳的坚果,利用沙子可以使它们的受热更均匀。
- 原始环虫纲见内文原始环虫类(学名:Archiannelida 或 Haplodrili)是多毛纲之下的一个由原始多毛物种组成的目。动物学家Ray Lankester命名为haplodrili,而另一位动物学家Berthold Hatsch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