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戊二烯

✍ dations ◷ 2025-04-25 00:54:21 #异戊二烯
异戊二烯,IUPAC名称2-甲基-1,3-丁二烯,是一种共轭二烯烃,分子式为C5H8。对于天然产物萜类化合物,就是以分子中含有的异戊二烯单元个数分类的。由一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萜称为半萜,两个单元组成的称为单萜,依此类推。异戊二烯本身是为不溶于水的无色液体,但能与乙醇、乙醚、丙酮和苯等溶剂混溶。且易自身聚合,也易与别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合。若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下聚合,则会产生聚异戊二烯,也就是我们说的天然橡胶。具有优秀的弹性、张力等。少量异戊二烯与异丁烯共聚,会产生丁基橡胶。有一些植物中的萜烯会产生成异戊二烯。所谓的异戊二烯和单一芬多精大多都是由树木所产生。属于挥发性有机物(VOC),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杀菌并维护树木本身的健康,一天当中,又以中午时段排放量较大。一般我们所知道的甲醛、三氯乙烯、甲苯、乙苯等都属于挥发性有机物,而植物所排放的芬多精其实也都是有机化合物。前提是,异戊二烯必须要在光合作用下产生,当气温达35℃以上,树木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异戊二烯和一种单一芬多精,同时也促进臭氧的产生。当环境中异戊二烯排放量增加到两倍时,臭氧平均浓度增加4ppb。然而,事实上已有证据显示,相互作用后,产生臭氧,会形成空气污染。但对人体有益或有害尚且未得到科学证实。在常见的工业上,会经由异戊烷或者甲基丁烯催化去氢来生产、也会从轻油裂化生产乙烯所得的副产物中取出、以及用丙烯合成。丙烯在三烷基铝下二聚,所产生的2-甲基-1-戊烯在酸性催化剂下异构化为2-甲基-2-戊烯,分解成异戊二烯和甲烷。

相关

  • 醋酸菌A. aceti A. cerevisiae A. cibinongensis A. estunensis A. indonesiensis A. lovaniensis A. malorum A. nitrogenifigens A. oeni A. orientalis A. orleanens
  • The New Zealand Herald新西兰先驱报(英语:The New Zealand Herald)是在新西兰奥克兰发行的日报,由New Zealand Media and Entertainment所有,是新西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006年达到20万份以上,到2014年12
  • 妊娠剧吐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HG)是妊娠并发症的一种。其特征为足以造成体重下降与脱水的严重恶心和呕吐。征象和症状包含一天内多次的剧吐还有晕眩感,其严重程度超越害喜。
  • 枇杷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中文古名芦橘,又名金丸、芦枝、琵琶果,是蔷薇科中的枇杷属的一种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果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常绿小乔木;树冠呈圆状,树干
  • 描述性描述伦理学(descriptive ethics),研究社会族群所持有的伦理观,这包括风气、习俗、礼仪、法规、对于善与恶的见解、对于各种实际行为的响应等等。它与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不同;规
  • 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英语:7-Dehydrocholesterol,缩写7-DHC)是一种胆固醇合成的前体,同时也是维生素D3(胆钙化醇)合成的中间产物,会在光照下开环转化为维生素D3。羊毛甾醇 · 7-烯胆甾烷
  • 宇宙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英语: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简称CMB,又称3K背景辐射)是宇宙学中“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热辐射。在早期的文献中,“宇宙微波背景”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R
  • 花被片花被片(Tepal)是花被的一部分,包括花瓣和萼片。花被片一词常用于当花被的形状和颜色相似时。未分化的花被片被认为是被子植物的一种原始状态。花瓣和萼片的分化可能是受到了动
  • 观赏植物园艺植物指为了装饰而种植在花园、庭院或室内的可供观赏的植物。园艺植物的种植和培育是园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小型园艺植物的种植是出于美学的目的,如花卉、大叶植
  • 古果属古果属(学名:Archaefructus)是一种已灭绝的水生草本植物, 生活于白垩纪早期,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其化石最早发现于中国辽西义县组地层。这一发现确认了被子植物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