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柏林飞艇

✍ dations ◷ 2025-11-10 19:27:27 #齐柏林飞艇
齐柏林飞艇(Zeppelin)是一种或一系列硬式飞艇的总称,是著名的德国飞艇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在20世纪初期以大卫·舒瓦兹(英语:David Schwarz)所设计的飞艇为蓝本,进一步发展而来。由于这系列飞艇的成功,“齐柏林飞艇”甚至成为当代称呼此类飞艇时所用的代名词。在当时,巨型飞艇主要的用途涵盖了民用与军事两种领域。民用方面,德意志飞艇运输公司(德语:Deutsche Luftschiffahrts-AG)可以被视为是现代商业航空界的鼻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曾非常活跃过。大战爆发后,各国军事将领们注意到飞艇先进的运用性,因此改将其投入到战场上,担任空中轰炸和侦察斥候的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败战,曾一度让齐柏林飞艇的营运陷入泥沼,但雨果·埃克纳(英语:Hugo Eckener)继起已逝的齐柏林伯爵遗志,在1920年代复兴了齐柏林飞艇,并且在1930年代达到颠峰。在当时,包括LZ127“齐柏林伯爵号”(Graf Zeppelin)与LZ129“兴登堡号”等几艘脍炙人口的巨型飞艇,在跨大西洋的欧美航线上都有丰富的获利。但不料,1937年时兴登堡号在美国新泽西州失火坠毁,也就是著名的“兴登堡空难”,在那之后包括齐柏林飞艇在内的整个飞艇运输产业急速没落,不久之后就被新兴的民航机给取代了。齐柏林飞艇最重要的部分是轻合金环和纵梁组成的硬式骨架。该设计令单个压力外壳内有轻微的过大压力,以维持它们的形状。这种设计的令齐柏林飞艇的可以造得比软式飞艇更大。齐柏林飞艇骨架多由铝合金制成。第一架齐柏林飞艇的形状是一个长圆柱体加上锥形的末端复杂的多面尾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Schütte-Lanz Luftschiffbau为了领先其他的竞争公司,飞艇的设计被改为更为人熟悉的流线造型与十字形尾翼,几乎所有后来的飞艇都有使用这个设计。在外壳内,数个独立的“气囊”装有比空气轻的气体,大多数硬式飞艇的气囊由多层用来分隔开金箔的牛大肠膜制成。固定在齐柏林飞艇骨架的吊舱外有引擎负责推动飞艇前进,当中有少部分提供反向推力,方便停泊。乘客和机组人员会被安排到位于骨架底部一个相对地细小的隔间,但后来的飞艇为了符合空气动力学,所以不会包含一个完整的居住空间,而会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间隔放在外壳内。

相关

  • 杜鹃杜鹃有以下的含义: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英语: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缩写OGDC;或称英语: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一个复合酶,因其在三羧酸循环中的作用而众所周知。
  • 自燃温度自燃(英语:Spontaneous combustion 或 pyrophoric)是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蓄积的热量达到某个温度时,干草、
  • 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即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男性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是来源他的母亲,而他本人又一定是将其传给女儿,不会传给他的儿子;然而,女性个体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源于她
  • 绝缘子绝缘子(英语:insulato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功能为阻止临近调控元件,对它所界定基因的启动子起增强或者阻遏的作用。它对增强子的抑制作用具有极
  • 赛道内存赛道内存(英语:Racetrack memory),又称磁畴壁内存(domain-wall memory,DWM),一种实验中的非挥发性内存,由IBM所属的阿尔马登研究中心(Almaden Research Center)研发,研发小组由IBM院士斯
  • 杨万泰杨万泰(1956年10月-),生于河北省成安县,中国高分子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8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
  • 土卫土星拥有82颗已确定轨道的天然卫星,其中52颗已命名,大部分体积都很小。另外还有几百颗已知的“小卫星”(Moonlets),位于土星环内。有7颗卫星的质量足够大,其重力使其坍缩成近球体
  • 115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MashableMashable是一个互联网新闻博客。由Pete Cashmore于2005年7月创办。月访问量超过7百万,Alexa排名300多。它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多的博客之一。Mashable撰写有关YouTube、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