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畔南方古猿
✍ dations ◷ 2025-08-08 11:44:10 #湖畔南方古猿
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又名南方古猿湖畔种,是一种南方古猿。它的首个化石只有一个于1965年在肯雅图尔卡纳湖东部上新世地层发现的肱骨。这个标本被临时编入南方古猿属中,并是属于400万年前。于1987年,加拿大考古学家Allan Morton在这个位点附近发现一些化石碎片。6年后古人类学家米芙·利基(Meave Leakey)等人再在这个地方发掘出更多的人科化石碎片,包括完整的下颌骨,这个下颌骨像黑猩猩 ,但牙齿却像人类。于1995年,米芙·利基等人将这些化石与阿法南方古猿比较,并命名为湖畔南方古猿。虽然发掘队没有发现任何臀部、肢或脚,米芙·利基相信湖畔南方古猿经常攀树。早期的人亚科仍然保有攀树的习性,直至首个人属于250万年前出现。湖畔南方古猿有很多特征都像阿法南方古猿,故有可能是其直接祖先。湖畔南方古猿相信是生存于410-390万年前。最古老的标本是在介乎417-412万年前的火山灰中发现,与阿法南方古猿的化石纪录属于同一时期。已发现的湖畔南方古猿化石有上下颚、头颅骨碎片、并胫骨的上下部分。另外,在卡纳波依发现的肱骨碎片亦是属于湖畔南方古猿的。于2006年亦发表了新的湖畔南方古猿化石,它的分布地扩展至埃塞俄比亚的东北部。这些新发现的化石包括了已知最大的人科犬齿,及最古老的南方古猿大腿骨。发现的地方是中阿瓦什,亦是其他几个其他南方古猿的地方。距离这个位点只有6里的地方,正是发现始祖地猿的位点。地猿是更为原始的人科,较湖畔南方古猿要古老20万年,足以填补人科在南方古猿以前的演化历史。
相关
- E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蕈类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门脉高压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为描述肝门静脉系统(英语:hepatic portal system)高压的状态。目前的定义为肝门静脉梯度(英语: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高于或等于6mmHg。
- 分裂情感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Schizoaffective disorders),为一组分裂性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存在并突出,但不能归类于某一类的(分裂性或情感性)精神障碍。在分裂症状时,伴随症状为幻觉、妄想及思维
- 柳氮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陆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性博物馆性博物馆(英语:sex museum)是一种展示情色艺术(erotic art),历史上的性玩具,以及情色历史文件的博物馆。它们在1960年代末及1970年代,即性革命时代,在欧洲十分普遍。1990年代后,这些博
- 不锈钢肥粒铁(α-Fe) 针状肥粒铁(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波来铁(88%肥粒铁,12%碳化三铁) 变韧铁 粒滴斑铁(波来铁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亚瑟·爱丁顿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OM,FRS(英语: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社会性社会性动物也称为群居动物,例如人类、狗、猴子、大猩猩、蜜蜂、狮子、蚂蚁、鹦鹉。它们群族中,可能由一个到多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成员各自有比较明显的地位。家猫虽然是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