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南方古猿

✍ dations ◷ 2025-11-25 10:03:45 #湖畔南方古猿
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又名南方古猿湖畔种,是一种南方古猿。它的首个化石只有一个于1965年在肯雅图尔卡纳湖东部上新世地层发现的肱骨。这个标本被临时编入南方古猿属中,并是属于400万年前。于1987年,加拿大考古学家Allan Morton在这个位点附近发现一些化石碎片。6年后古人类学家米芙·利基(Meave Leakey)等人再在这个地方发掘出更多的人科化石碎片,包括完整的下颌骨,这个下颌骨像黑猩猩 ,但牙齿却像人类。于1995年,米芙·利基等人将这些化石与阿法南方古猿比较,并命名为湖畔南方古猿。虽然发掘队没有发现任何臀部、肢或脚,米芙·利基相信湖畔南方古猿经常攀树。早期的人亚科仍然保有攀树的习性,直至首个人属于250万年前出现。湖畔南方古猿有很多特征都像阿法南方古猿,故有可能是其直接祖先。湖畔南方古猿相信是生存于410-390万年前。最古老的标本是在介乎417-412万年前的火山灰中发现,与阿法南方古猿的化石纪录属于同一时期。已发现的湖畔南方古猿化石有上下颚、头颅骨碎片、并胫骨的上下部分。另外,在卡纳波依发现的肱骨碎片亦是属于湖畔南方古猿的。于2006年亦发表了新的湖畔南方古猿化石,它的分布地扩展至埃塞俄比亚的东北部。这些新发现的化石包括了已知最大的人科犬齿,及最古老的南方古猿大腿骨。发现的地方是中阿瓦什,亦是其他几个其他南方古猿的地方。距离这个位点只有6里的地方,正是发现始祖地猿的位点。地猿是更为原始的人科,较湖畔南方古猿要古老20万年,足以填补人科在南方古猿以前的演化历史。

相关

  • 多糖多糖(英语:Polysaccharide)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聚合,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可形成直链或者有分支的长链,水解后得到相应的单糖和寡糖。例如用来储存能量的淀粉和糖原,以及用来组成生物结
  • 宫颈举痛宫颈举痛(英语:cervical motion tenderness)或宫颈刺激(cervical excitation),是一类妇科盆腔检查症状。它通常都病发于盆腔炎和宫外孕中,并用于区分盆腔炎和阑尾炎。它也被口语称
  • 厚垣孢子厚垣孢子(英语:chlamydospore)又称厚膜孢子,是某些真菌具有厚壁且细胞质浓缩的休眠孢子(英语:resting spore),可以形成厚膜孢子的真菌包括子囊菌门的假丝酵母属 、担子菌门的革耳菌
  • ICD-9-CM V3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英语:I
  • 巴德-毕德氏症候群巴德-毕德氏症候群(英语:Bardet–Biedl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出生后会有肥胖、多指、视网膜萎缩、性腺发育不全、肾脏畸形及学习困难等问题。但除视网膜外,大部分症状
  • 都尔的额我略都尔的圣额我略(拉丁语:Sanctus Gregorius Turonensis,其名额我略也译作格雷戈里和国瑞),(538年11月30日-594年11月17日)是都尔主教及高卢-罗马史学家,也是基督教圣人。他的本名为额我
  • 己烯雌酚己烯雌酚(英语:Diethylstilbestrol),非甾体雌激素类药物,于1938年首次合成。1971年,人们发现孕妇服用己烯雌酚后会导致畸胎。己烯雌酚为无色结晶性粉末,几乎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 枕部枕骨(L'os occipital / occipital bone)中医上又称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后枕骨。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一块。枕骨位通人字缝连接顶骨之后,一直延伸至颅底。枕骨下方中
  • 京都大学坐标:35°1′34″N 135°46′51″E / 35.02611°N 135.78083°E / 35.02611; 135.78083京都大学(日语:京都大学/きょうとだいがく Kyouto daigaku;英语译名:Kyoto University),简称
  • 活动活动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