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袋类
✍ dations ◷ 2024-12-22 19:04:31 #有袋类
有袋上目(学名:Marsupialia)动物是雌性个体的腹部下长有育幼袋的哺乳类动物,如袋鼠、袋狼、树袋熊、负鼠、袋貂、袋狸等。现存物种如袋鼠、树袋熊主要分布于澳洲及附近岛屿,负鼠则生活在南美洲,还有少数生活于中美洲与北美洲。而其他地方则只有化石纪录,如袋狮、双门齿兽等。雌性有袋类拥有用来抚育幼兽的育幼袋,且拥有两条共用开口的阴道,分别通往子宫内不同部位;而雄性则通常拥有一具纯粹用来输送精液的分岔阴茎。不论雄性或雌性,废物都是经由一种称为泄殖腔的构造来排放。怀孕中的雌性会在子宫内长出卵黄囊以供给胚胎营养。由于没有完整的胎盘构造,幼兽不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养分,所以胚胎发育约4到5周就会出生,是典型的“早产儿”。之后爬进母亲的育幼袋内继续发育。在育幼袋中的幼兽会很安全,还能通过袋内的乳头吮吸乳汁。数周之后,幼兽将可暂时或永久性地离开育幼袋。比起胎盘动物,有袋类较早将幼兽产出,且没有发展出用来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攻击的胎盘构造。虽然早产且体型小的幼兽在生存上有较大的危险,但如此一来也减少了怀孕时的风险,例如不必在生活不易的季节里怀有大型胎儿。由于出生后的幼兽必须爬行到母亲的乳头位置,因此至少在出生时,它们的前肢比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更加完全。而这可能也是造成有袋类的行动范围较胎盘类小的原因。有袋类的前肢必须发展出可供爬行的爪子,因此不像胎盘类一样发展出具有其他功能的鳍、蹄或是翅膀。有袋类动物的袋口方向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袋鼠大部分时间用两只后腿站立、行走,身体基本处于直立姿势,所以育儿袋袋口向前开,防止幼崽掉下来。袋熊、袋狸的育幼袋开口朝后,掘土挖洞时,泥土就不会进入育幼袋。树袋熊的袋子也朝后,有似拉绳的肌肉能绑紧袋子,保护幼兽。袋鼹的育幼袋与其他有袋类动物不同。每年繁殖季节,母袋鼹腹部会长出一个临时的育幼袋。繁殖期过后,育幼袋就会消失。袋狼和袋猫的育幼袋可以容纳好几只幼兽藏身和吃奶。后兽下纲起源于很小的、大概是没有育儿袋的食肉类或食虫类动物。M.J. Spechttn在1982年所发布的化石证据,显示后兽下纲并非如早期理论认为是胎盘类的原始型态,而是与真兽下纲在中生代分别演化成型。目前已知最早的后兽下纲化石发现于中国,是生活于大约1亿2千5百万年前的沙氏中国袋兽(Sinodelphys szalayi)。其生存期间大约相当于同一地点所发现的早期胎盘动物化石。在多数的大陆上,完全无现存的有袋类动物。相对而言,在南美洲至今仍有许多属于有袋类的负鼠留存。在第三纪时期的南美洲,基干后兽下纲成为了掠食者,例如古鬣狗(Borhyaenidae)与袋剑虎(Thylacosmilus)。在澳洲,没有胎盘哺乳类的竞争,有袋类成为了支配性的动物(胎盘哺乳类仅有啮齿类与蝙蝠,而后期人类引入的胎盘哺乳类如野兔野狗野猫都造成了生态灾难)。有袋类的祖先最初被发现于南美洲。现存的有袋类是怎样传到大洋洲去的,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其中一种理论认为,有袋类是在北美洲演化成型,并且从该地开始,经由欧洲散布到亚洲及非洲,之后在南北美洲分离(后来再度相连)以前到达南美洲。接着再经由南极洲来到当时已有胎盘类生存的澳洲(南方路线)。另一种理论认为,有袋类是在澳洲演化成型,之后才经由南极洲到达南美洲与北美洲。而发现于中国的有袋类化石,又支持了一种经由南亚到达澳洲的理论(北方路线);不过这项理论的难题,在于新几内亚地区所发现的有袋类化石,比起澳洲更为年轻。目前已知的有袋类大约有334个物种,其中超过200种生活于澳洲及其附近岛屿。而在美洲地区也有约100个现存物种,多数生活于南美洲。不过经历了“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的过程之后,使中美洲也有了13个物种,北美洲则有1个物种。有袋类是后兽下纲的冠群,其中主要可分两大类:美洲有袋类与澳洲有袋类。微兽目(Microbiotheria)生存于于南美洲,但亲缘关系可能与澳洲有袋类较接近。有袋类中有许多生活在树上的小型种类,例如美洲负鼠(Didelphidae)和澳洲负鼠(Phalangeriformes)。
相关
- 神经生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厕刷厕刷是一种可以用来清洗厕所的刷子,通常置于厕所的便器旁,一般来说会搭配厕所清洁剂或漂白剂来使用。不过,厕刷既不能用来清洗存水弯(因为构不到)也不能用来清洗马桶座圈。最早制
-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英语:Geophysics)是透过定量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自然科学学科。通常使用地震波、重力、电磁、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狭义的地球物理学专指地质学上的应用,包括地球的形
- Protista超类群与门以及众多不同分类会包括的分类单元原生生物(学名:Protist,发音: /ˈproʊtᵻst/)统称真核生物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一般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有细胞核和原生
-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最早出现于1908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
- 鞘脂类鞘脂(英文:Sphingolipids或glycosylceramides),是一种含有鞘氨醇碱的骨架的脂类,是脂肪族胺醇包含鞘氨醇。他们在1870年代的脑部提取物被发现和神话斯芬克斯来命名。医学导航:遗传
- 有爪动物有爪动物(学名:Onychophora)是蜕皮动物(Ecdysozoa)中的一门,经常被简称为有腿的虫,种类极少,包括少数化石种类在内,共约90种。有爪动物门的动物极有可能和节肢动物(Arthropoda)和缓步动
- 贾汉吉尔贾汉吉尔 (英语 : Jahangir)(1569年8月31日-1627年10月28日),是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的第四任皇帝,生于1569年,死于1627年。他被认为是莫卧儿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在其
- 林达尔托马斯·罗伯特·林达尔(瑞典语:Tomas Robert Lindahl,1938年1月28日-),瑞典-英国医学家,专门从事癌症研究。他是挪威科学和文学研究院的成员。2010年,他因对DNA修复的研究被授予英
- 大城市大城市指规模较大的城市,对应于小城市或中小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4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