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冰

✍ dations ◷ 2025-02-23 16:35:38 #台湾冰品,基隆市文化,台中市文化,宜兰县文化,屏东县文化,马祖文化,台湾发明,刨冰

泡泡冰,虽如刨冰之中加入各种配料放入碗公里,但用勺子或汤匙以手工搅拌,将冰打至细匀,混合而成。相较于一般刨冰中配料与冰呈现分离状态,泡泡冰的配料与冰紧密混合在一起,绵密口感亦不相同,介于冰淇淋、沙冰(思乐冰)>之间。

泡泡冰是台湾受欢迎的冰品小吃之一,有“台湾的冰淇淋”之称。全台各地皆有,后因海洋大学、崇右企专(今崇右影艺科技大学)等学生合资向基隆庙口某一家摊商承租,以打工付学费,曾经一窝蜂而人潮渐失的泡泡冰,才又重获人们喜爱,最后,基隆市出产的泡泡冰,才会最为出名。

泡泡冰的名称由来,相传是在制作过程以勺子搅拌刨冰与配料的动作像“泡牛奶”一样,故被称为泡泡冰。

由于,易发手腕韧带发炎(wrist sprain、wrist tendonitis)后遗症,现今,多为原料供应商以机器代为处理搅拌细致,方由店家进一步调制贩售。

相关

  • 磺胺恶唑磺胺恶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ox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为大于1250
  • 上皮囊肿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是一种皮肤症状,又称粉瘤,通常用来指表皮样囊肿或毛囊囊肿(英语:Trichilemmal cyst)。然而这两种囊肿都不是由皮脂腺引起的。因此技术上说这两种囊肿都
  • 圣马丁小巷《伦敦的人行道》(英语:Sidewalks of London),又名《圣马丁小巷》(英语:St. Martin's Lane)、《夜后伦敦》(英语:London After Dark),以及《夜间伙伴》(英语:Partners of the Night),是一部
  • 奥德萨阴谋论ODESSA为一个传说中的二战后残存纳粹组织,但有少量间接证据证明似乎存在过。依据西蒙·维森塔尔的陈述,一些党卫队的军官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逃亡到了阿根廷,并在布宜诺斯艾利
  • 桥头糖厂坐标:22°45′28″N 120°18′51″E / 22.7577768°N 120.3141186°E / 22.7577768; 120.3141186桥头糖厂现在名为高雄糖厂,旧称为“桥仔头糖厂”,是台湾第一座现代化机械式制
  • 自然建筑自然建筑(英语:natural building)源于1960年代起的国际自然建筑运动。主要的建筑精神包含取法自然、就地取材、人力施作、天人合一、历史与传统智慧、与土地为善、强调个人直观
  • 前子前子(英语:Preon)是在理论上构成夸克和轻子的亚原子粒子。这个粒子的名称首先由乔杰什·帕蒂(英语:Jogesh Pati)和阿卜杜勒·萨拉姆于1974年提出。
  • NHK高知放送局NHK高知放送局,是日本放送协会位于高知县高知市的地方放送局,也是负责主管当地事务的放送局。
  • 刘捷 (台湾作家)刘捷(1911年-2004年),使用笔名有郭天留、张猛三,屏东县万丹乡人,写作以评论为主,有“台湾的藏原惟人”之称,且也写新诗。作品散见《台湾新民报》、《台湾新闻》、《台湾文艺》、《台
  • 黄猄蚁黄猄蚁(学名:),俗称黄丝蚁,是编织蚁属下的一个种,发现于亚洲和澳大利亚。身长丝一公分,其颜色可以是红色的也可以是绿色的。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其幼虫和茧被用来当做鸟食、鱼饵,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