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11-09 19:42:32 #太平洋飓风季,1975年气象

1975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1975年5月至1975年11月结束;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1975年6月开始,至1975年11月结束。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台风,并被列入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在东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命名,而中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则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xxE或xxC。

除了被国家飓风中心和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下面的名字将被用于于1975年在东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风暴。如果有退役名称的话,将由世界气象组织在1976年春天宣布。在这个名单中未退役的名字将在1978年的风季中再次使用。这是的1971年风季使用相同的名单。


此年的中太平洋热带气旋名称将使用西太平洋的风暴名称。没有风暴被命名。

相关

  •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或称退化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英语:articular cartilage)或关节下骨头损伤的关节炎,常见症状是关节疼痛或僵硬,初次发病常仅见于运动之后但发病
  • 肌苷酸肌苷酸(次黄苷酸,Inosinic acid),又名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是一种在核糖核酸(RNA)中发现的核苷酸。在酶的作用下,由肌苷酸可以分解得到次黄嘌呤。其在体内主要参
  • 麟 庆麟庆(满语:ᠯᡳᠨᡴᡳᠩ,转写:linking,1791年-1846年),完颜氏,字伯余,又字振祥,号见亭、佛寮,室名凝香室、蓉湖草堂、琅环妙境、永保尊彝之室、退思斋、拜石轩、云荫堂、近光楼、知止轩
  • 新月体新月体(Crescent):肾小球球囊壁层的上皮细胞增生,以及炎症细胞聚集(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时可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一个环抱毛细血管球的新月形结构。在制片过程中,由
  • 蜥鸟盗龙蜥鸟盗龙属(属名:Saurornitholestes)意为“蜥蜴鸟类盗贼”,是种土狼大小的肉食性驰龙科恐龙,身长约1.8米,生存于上白垩纪的加拿大亚伯达省。目前已在亚伯达省恐龙省立公园的贫瘠地
  • 公海公约公海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the High Seas),亦称联合国公海公约,是联合国召集的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于1958年决议的四大海洋法公约之一。此公约之多数原则皆已包括在后来新增定的1
  • 安息年安息年(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塔斯利航空塔斯利航空是一间位于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的航空公司。机场枢纽是胡阿里·布迈丁机场航空公司成立于1997年,于1998年4月8日,第一班航班是由哈西迈萨乌德飞往阿尔及尔航班。最初
  • 地懒地懒是贫齿总目披毛目下已灭绝的一类,相信是树懒及二趾树懒的近亲。它们可能最后于纪元前15500年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古巴灭绝,但在大陆上很早就已经消失了。在美国已发现有四
  • 大焰笔螺大焰笔螺(学名:),是新腹足目笔螺科焰笔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潮间带岩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