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引海战
✍ dations ◷ 2025-04-03 16:56:27 #东引海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解放军方面记录:参战2艘,碰撞受损;零伤亡
国军方面记录:国军方面记录:东江号受损;7人阵亡、43人轻重伤
解放军方面记录:东引海战发生在1965年5月1日,又叫“五一海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国国军的海上冲突,因一次误会引起。1965年5月1日午夜0点40分,中华民国海军北区巡逻支队东江号巡逻舰(PC-119,原美军二战时期驱潜舰)在马祖列岛东引东北海面执行例行之巡弋任务时,因雷达兵在睡觉以及职更人员失职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海域,解放军东海舰队派出3批8艘百吨级护卫艇占据海域各有利位置,其中575、577号62型护卫艇与东江号接战。东江军舰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接敌,受到较大损失,但仍被拖带撤退回台湾。575、577号在交战中碰撞受损,少量中弹。海战背景是1965年4月30日,国军海军巡逻舰东江号(PC-119) 完成大修后,由澎湖马公出港,直行北上前往东引岛,加入北区巡逻支队(支队长孙文全少将),换防同级炮舰资江号(PC-109)。由于海流湍急,4月30日晚22点左右,东江舰的雷达发现两个岛屿目标,随后舰上人员也看到了南边岛上的灯塔灯光信号,东江舰值更人员误将此灯塔当成白犬岛(实为东引岛),把北边岛屿当成了马祖(实为四礵岛),因此继续向北挺进,直奔台山列岛而去。由于海战实际是由误会引起,双方均无准备,双方仅投入少量战艇,属于小规模军事冲突,东江舰修复后拨交海关作为缉私艇,未再返回海军。东引海战,解放军发现062级护卫艇的舰炮火力足以压制国军中型以上军舰,但武器威力不足以击沉。此后,解放军海军调整了鱼雷艇、护卫艇协同作战模式,改成先以护卫艇炙热火力压制摧毁敌舰上层建筑、指挥、观通、舰炮、轮机,再由鱼雷艇从容进入待机战斗阵位从容瞄准、齐射鱼雷以彻底击击。在1965年随后的两次台海海战中使用了这套战术。
相关
- 全身性红斑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又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乃身体因不知明原因,促使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导致
- 聚变能聚变能(又称核聚变能源)指利用核聚变产生能量。 聚变反应是一种结合两个较轻核子产生较重核子的高能反应。合并时,部分质量丧失转换为能量(质能守恒)。聚变能研究主要关注于驾驭
- 异维A酸异维A酸(Isotretinoin),是维A酸的异构体,最初是一种治疗脑癌、胰脏癌和皮肤癌等多种癌病的药物,但现时常用作治疗青春痘,通常为口服用A酸,外用A酸则通常为维A酸成分,有时亦用作医治
- 不完全变化动词不完全变化动词(英语:defective verb)是指变位不完全的动词,也就是说在一个有变位的语言中,这一类动词与普通的动词相比,较少随人称、数、性、时态等进行词形变化,甚至完全不进行变
- 逻辑史逻辑史,又称理则史,指逻辑学的发展史。在古埃及和巴比伦都发现逻辑学的萌芽。但现在所使用的逻辑学产生于古希腊时期。与此同时,印度和中国也独立地发展了逻辑学。中国古代逻辑
- 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指的是体内的乳酸(特别是L-乳酸)持续累积所导致的酸中毒。过多的乳酸累积在体内使得循环系统内的PH值过低。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因为代谢不良所导致的酸中毒(英语:me
- 催乳素受体催乳素受体(英语:prolactin receptor)由染色体5p13-14区段的基因编码,作为一种跨膜受体(英语:Cell surface receptor)与催乳素相互作用。它包括一个胞外区以结合催乳素,一个跨膜区,以
- 分居协议分居协议,或称为合法分居,是法律上的正式分居程序,但两人的婚姻关系仍然维持。分居协议可由法庭判令或经双方协议(视各国法律规定而异)。若关系中牵涉子女,分居协议亦会对子女的
- 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英语:fluorouracil,简写为5-FU或f5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肿瘤。5-氟尿嘧啶属于抗代谢药的一种。常与亚叶酸(leucovorin)合并使用。二氟化氙与尿嘧啶反应后,会
- 区域联合治理区域联合治理是中华民国第14任总统蔡英文所提出的主张,目的在于让地方长大,中央放权,调整中央地方权责及财源分配,以提高国家财政使用效率。此主张将台湾依生活圈概念区分为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