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 dations ◷ 2025-07-18 08:13:30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但为生活计,在柏林的医学和外科研究所念了医科,由于该研究所的毕业生必须参加8年的兵役,亥姆霍兹1843年起在波茨坦担任军医。1848年在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推荐下,提前结束兵役,开始了漫长的教学生涯,先是在柏林艺术学院教解剖学,1849年前往柯尼斯堡(时属普鲁士王国的东普鲁士省,今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担任生理学和病理学教授,1855年接手波恩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席,1858年转去海德堡的生理学教席,1870年成为普鲁士科学学会的会员。1871年亥姆霍兹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1888年成为新成立的夏洛特堡帝国物理学工程研究所的第一任主席。1847年,亥姆霍兹出版了《力量的保存》(Erhaltung der Kraft)一书,阐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亥姆霍兹自由能即以他来命名。他也研究过电磁学,他的研究预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电磁辐射,相关的方程式以他来命名。除了物理,亥姆霍兹也对感知的研究作出贡献。他发明了眼底镜,以及以他命名的共鸣器(Helmholtz-Resonator),他两部光学和声学的著作,《作为乐理的生理学基础的音调感受的研究》(Die Lehre von den Tonempfindungen als physiologische Grundlage für die Theorie der Musik)、《生理光学手册》(Handbuch der Physiologischen Optik),对后世影响很大。Helmholz是第一位将物理方法运用到神经传导速度测量的人。1860年,他测量出神经传导速率是90 m/s,然后他开始测量生物的反应速度,发现神经传导到大脑后还要许久才会有反应,于是他推测,在感官资讯变成有意识的知觉之前,大脑必然在我们意识不到的范围里先做了许多事去处理感官资讯,对神经讯号做评估、转换、与重新导向。这就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所称“无意识认知历程”的最初发现。形如的偏微分方程被以亥姆霍兹的名字命名为“亥姆霍兹方程”(亥姆霍兹偏微分方程),其中 Δ {displaystyle Delta } 是拉普拉斯算子。适合向量势的亥姆霍兹偏微分方程是:该方程出现在物理和理论电子学中,如在假设满足时谐性的条件下,用变量分离求解波动方程。

相关

  • 酒酿酒酿,又称醪醩,是一种可以家庭制作的并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及朝鲜半岛的小吃,味道甜,有酒味,在陕西、四川、江浙、北京、云南等地及韩国深受欢迎,其中朝鲜半岛的醪糟称为甘酒。酒酿
  • 遗传学家遗传学家是指研究遗传学的科学家。遗传学家通过进行多种相关的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试图对遗传现象和物种差异进行科学解释。遗传学家可以以教师或研究者为职业。大多数遗传学
  • 钠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是由膜主体蛋白(英语: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形成的离子通道,可以让钠离子Na+通过细胞膜。钠离子通道可以依启动的方式加以分类,一种是依电压变化而启动的(电压门控
  • 核溶解核溶解(英语:Karyolysis)是因去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导致垂死细胞染色质物质的完全溶解。核溶解后细胞被伊红均匀的染色。经常在核破裂之后发生。主要是坏死的结果。细胞凋亡时核破
  • 蜂窝组织炎蜂窝组织炎(拉丁语:cellulitis)是牵涉到皮肤的细菌感染。该疾病尤其会影响到真皮与皮下组织。其症状为皮肤发红,会在数天内逐渐扩大范围。发红范围的边缘一般而言不明显,而且可能
  • 毒蝇伞毒蝇伞(学名:Amanita muscaria)又称毒蝇鹅膏菌,为一种含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分类上为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物种。毒蝇伞的生长环境遍及北半球温带和极地地区,且也无意间拓展到
  • 非典型抑郁障碍非典型忧郁症(Atypical Depression)属于慢性忧郁症(轻郁症)与忧郁症的亚型。非典型忧郁症患者与抑郁型忧郁(Melancholic depression)患者不同,前者能体验正面事物带来的心情改善,而
  • SV40SV40全名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或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是一种多瘤病毒,也是一种DNA病毒,有造成肿瘤发生的潜在能力,不过通常会维持于潜伏感染(latent
  • 波爱修斯亚尼修·玛理乌斯·塞味利诺·波爱修斯(拉丁语: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ëthius;Boëthius 读作/boʊˈiːθi.əs/,也译作波伊提乌,480年-524或525年),六世纪早期哲学家。也是
  • 暑期工暑期工,Summer job,是一种夏天时期出现的短期工作,其人力资源是放暑假的学生。因为暑期工的因素,常令相关工种的人才市场在暑假时期,出现“供过于求”;又在开学前夕,出现“求过于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