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 dations ◷ 2025-09-17 15:29:37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但为生活计,在柏林的医学和外科研究所念了医科,由于该研究所的毕业生必须参加8年的兵役,亥姆霍兹1843年起在波茨坦担任军医。1848年在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推荐下,提前结束兵役,开始了漫长的教学生涯,先是在柏林艺术学院教解剖学,1849年前往柯尼斯堡(时属普鲁士王国的东普鲁士省,今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担任生理学和病理学教授,1855年接手波恩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席,1858年转去海德堡的生理学教席,1870年成为普鲁士科学学会的会员。1871年亥姆霍兹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1888年成为新成立的夏洛特堡帝国物理学工程研究所的第一任主席。1847年,亥姆霍兹出版了《力量的保存》(Erhaltung der Kraft)一书,阐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亥姆霍兹自由能即以他来命名。他也研究过电磁学,他的研究预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电磁辐射,相关的方程式以他来命名。除了物理,亥姆霍兹也对感知的研究作出贡献。他发明了眼底镜,以及以他命名的共鸣器(Helmholtz-Resonator),他两部光学和声学的著作,《作为乐理的生理学基础的音调感受的研究》(Die Lehre von den Tonempfindungen als physiologische Grundlage für die Theorie der Musik)、《生理光学手册》(Handbuch der Physiologischen Optik),对后世影响很大。Helmholz是第一位将物理方法运用到神经传导速度测量的人。1860年,他测量出神经传导速率是90 m/s,然后他开始测量生物的反应速度,发现神经传导到大脑后还要许久才会有反应,于是他推测,在感官资讯变成有意识的知觉之前,大脑必然在我们意识不到的范围里先做了许多事去处理感官资讯,对神经讯号做评估、转换、与重新导向。这就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所称“无意识认知历程”的最初发现。形如的偏微分方程被以亥姆霍兹的名字命名为“亥姆霍兹方程”(亥姆霍兹偏微分方程),其中 Δ {displaystyle Delta } 是拉普拉斯算子。适合向量势的亥姆霍兹偏微分方程是:该方程出现在物理和理论电子学中,如在假设满足时谐性的条件下,用变量分离求解波动方程。

相关

  • 香料香料是具挥发性,并能用以配制香精的芳香物质的总称。分为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用于制造化妆品、食品等。古人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天然香料包括动物
  • 裘维蕃裘维蕃(1912年5月15日-2000年9月18日),江苏无锡人,中国植物病理学家。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系。1948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80
  • 安理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由安理会十五个会员国投票产生。一个决议在其中九个以上(含九个)的会员国决议通过并且五个常任理事国全部没有使用否决权的情况下将视为通过。
  • 非有神论非有神论(Nontheism),在现代西方的意思上,是指相对于有神论(特别是一神论)信仰的思维。无神论、不可知论都可以算做是其中一种非有神论的类别,一般是指无宗教信仰的人,但并非无神论
  • 说话说话是人类透过口语来沟通的方式,是建基于词法和名称的句法组合是造出极大量的词汇(多数超过一万组),人类所说话的每个词语都是拼音系统中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产生而成,亦可以说是
  •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英语:Stockholm syndrome;瑞典语:Stockholmssyndromet)又称为人质情结、人质综合征,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是指被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认同加害者的某
  • β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英语:carotene)是指若干种相关的不饱和烃,分子式为C40H56,由植物合成,但动物不能制造。胡萝卜素是橘色的光合色素。对于人眼视觉,各种胡萝卜都是有颜色的。胡萝卜素使许多
  • 有机磷中毒磷酸酯中毒或有机磷中毒(英语: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指由磷酸酯(英文简称为 OP)所导致的中毒。磷酸酯可用于杀虫剂、药物及神经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唾液及泪液分泌增加、腹泻
  • 厚生省厚生省(日文:こうせいしょう,英文:Ministry of Welfare)是已经废止的日本中央省厅,后来演变为厚生劳动省。“厚生”出自中国古代《尚书》“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厚生大臣(日文:こう
  • 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甲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79年出版的常用字和字体标准,内收4808字。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乙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82年12月出版的次常用字和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