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 dations ◷ 2025-08-23 13:09:04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51°30′29″N 0°5′50″W / 51.50806°N 0.09722°W / 51.50806; -0.09722坐标:51°30′29″N 0°5′50″W / 51.50806°N 0.09722°W / 51.50806; -0.09722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Globe Theatre)位于英国伦敦南华克区,最初的环球剧场由威廉·莎士比亚所在宫内大臣剧团于1599年建造,1613年6月29日毁于火灾。1614年环球剧场重建,1644年又再次拆除。1997年,一座现代仿造的环球剧场落成,命名为“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或“新环球剧场”,距离公园街(Park Street)的原址约205米远。

宫内大臣剧团的演员,同时也是拥有剧场的股东。其中6位股东中的两人——理查德·伯比奇(英语:Richard Burbage)和他的兄弟卡斯伯特·伯比奇(英语:Cuthbert Burbage)拥有双份股份,即各持25%;其余四人——威廉·莎士比亚、约翰·赫明斯(英语:John Heminges)、奥古斯丁·菲利普斯(英语:Augustine Phillips)和托马斯·波普(英语:Thomas Pope (actor))各持有一份股份,即12.5。(起初威廉·肯佩(英语:William Kempe)有意向成为第七位股东,但是后来他将自己的股份卖给了别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最初的股份比例发生了变化,新的股东加入进来,在莎士比亚的职业生涯中,他的股份从1/8降到了1/14,大约为7%。

1599年,环球剧场使用早期的“老剧场(英语:The Theatre)”(The Theatre)的木料建造,该剧场是由理查德·伯比奇的父亲詹姆斯·伯比奇(英语:James Burbage)于1576年在伦敦肖迪奇建造的。伯比奇一家最初和“老剧场”所在地的地主签订了为期21年的租赁合同。他们拆除了“老剧场”的桁条,将之运到泰晤士河对岸,改造为环球剧场。

1613年6月29日,环球剧场在表演《亨利八世》的时候,木质的屋顶被大炮点燃,剧场被焚毁。根据记载,除了一位男子的马裤被点燃外,没有其他人员伤亡。

1642年,和所有其他伦敦的剧场一样,1614年重建后的环球剧场被清教徒关闭。1644年,剧院被破坏,改成房屋。剧院的确切位置一直不为人知,直到1989年,地基的残迹在公园街的一幢名为Anchor Terrace的建筑的停车场下面被发现。也许建筑的地下有更多的残迹,但是这座18世纪的建筑已经被列入英国被保护的建筑,因此考古学家不能做进一步挖掘。

环球剧场的实际参数没有确切数据,但是近两百年来学者考证出它大概的形状和尺寸。有证据表明这是一座三层开放式圆形剧场,直径大约为100英尺,能容纳3000名观众。在蚀刻师文策斯劳斯·霍洛(英语:Wenceslaus Hollar)的素描中,环球剧场是圆形的,后来他将它体现在1647年的雕刻作品《从班克赛德眺望伦敦(英语:Long View of London from Bankside)》中。然而,1997年到1998年的时候,环球剧场露出的地基暗示这是一个20边形的建筑。

一个长方形的伸展式舞台,延伸到露天的庭院的中间,舞台大约为43英尺(13.1米)宽,27英尺(8.2米)深,比地面高出5英尺(1.52米)。在舞台上,设计了一个活板门,以便表演者从舞台下方进入舞台。 在舞台下方,有一个区域称为或(庭院)。观众只要花一个便士,就可以站着看演出。那些低俗的观众在观看表演的时候吃榛实和桔子,在挖掘环球剧场的时候,泥土中发现了坚果壳。在庭院的四周是三层体育场风格的座位,比站位的价格要高。

舞台的两侧的大型柱子撑起了舞台后方的屋顶,屋顶的天花板被称为天堂。天堂也有一个活板门,使表演者可以利用绳索或其他装置从空中降落。舞台后墙有两到三扇门,上方有一个阳台。门通向后台,演员在那里穿戴服装,等候上场。阳台是演奏者的位置,有时也可以作为一些场景的布景,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阳台。

在美国导演和演员萨姆·沃纳梅克(英语:Sam Wanamaker)的发起下,新的环球剧场根据历史顾问约翰·奥雷尔(英语:John Orrell)的研究而设计。英国潘塔格拉姆(Pentagram)设计公司的西奥·克洛斯比(Theo Crosby )担任建筑师,布罗·哈波尔德(Buro Happold)公司承担了结构设计和维护,博伊登公司(Boyden & Co )为质量监督。麦科迪公司(McCurdy & Co)负责建造。1997年新剧场落成开放,命名为“莎士比亚环球剧场”。1995年,马克·里朗斯被任命为新环球剧场的艺术总监。2006年,多米尼克·德罗古尔(英语:Dominic Dromgoole)接任。

泰晤士河岸边的新剧场距离原址约205米远。与旧的环球剧场相同,新剧场也是开放式舞台,周围是三层陡峭的座位区。圆形剧场有屋顶的地方为舞台和座位区,每年夏天5月到10月的第一周表演戏剧,冬天作为教学场所。全年对游客开放。

仿造的新剧场尽量做到如实还原原剧场。现代化的装置包括增加了灯光(在莎士比亚时期表演都是在白天进行),屋顶增设了洒水设备以保护建筑受火灾破坏,建筑部分连接在一个现代的大厅,游客中心以及附加的后台区域。座位总数为1380个,庭院里另有500个站位,比莎士比亚时期减少了一半。


相关

  • 废止核电废止核电指废除核能发电且不再使用。废止核电的方法一般包括关闭核电站和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其他安全能源。废除核电的呼声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而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
  • 爱尔兰圣公会爱尔兰教会,或称爱尔兰圣公会,是普世圣公宗团契的一员,普世圣公宗两个母会之一(另一个是英格兰教会)。在普世圣公宗各成员教会中列位第二,在英格兰教会之后。它有12个教区组成。目
  • 斯蒂恩·迈尔斯奥利斯蒂恩·“斯蒂恩”·迈尔斯(英语:Ollisteen 'Steen' Miles;1946年8月20日-2017年3月29日),是美国的民主党政治人物,前佐治亚州参议院议员。迈尔斯出生在印地安纳州南本德,曾入
  • 博恩哈德三世 (萨克森-迈宁根)博恩哈德三世·弗雷德里克·威廉·阿尔布雷希特·格奥尔格(Bernhard III Frederick Wilhelm Albrecht Georg,1851年4月1日-1928年1月16日),出生于迈宁根。萨克森-迈宁根末代公爵
  • 朝香宫鸠彦王朝香宫鸠彦王(1887年10月20日-1981年4月12日),1906年被明治天皇赐与朝香宫的宫号。朝香宫鸠彦王是南京大屠杀的有争议的责任人之一,因是皇族,故战后并没有被送上军事法庭。1910年,
  • 津田短期大学津田短期大学(日语:津田短期大学/つだたんきだいがく  *),简称津田短(つだたん),是过去一所位于日本鸟取县鸟取市的私立短期大学。 
  • 乔治·帕热斯乔治·帕热斯(法语:Georges Paul Hyacinthe Pagès,1867年4月2日-1939年9月27日)是一名法国知名制度史和政治史专家。.1886年,年仅19岁的帕热斯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于1889年发
  • 亨利·劳森亨利·劳森(Henry Lawson、1867年6月17日-1922年9月2日),澳大利亚小说家和诗人,澳洲本土文化的创始人之一,种族主义者,生于劳动贫民家庭。父亲是挪威人,1866年移居澳洲,最早是金矿工
  • 甘德星甘德星,台湾历史学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学系退休副教授,其专长为满族历史和满语等,师从爱新觉罗·瀛生。甘德星于国立台湾大学取得历史学士学位后到日本京都大学做短期研究,后来到
  • 风物诗在日本,风物诗(日语:風物詩/ふうぶつし )指的是在季节中具代表性、能让人联想到这个季节的事物。一个季节的风物诗往往与这个季节中人们的习俗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是自然现象、文化活动、感官体验、生物、时令商品,等等与这个季节有关的一切,这也是风物诗与俳句中季语的不同之处,与之相比风物诗并不局限于自古以来划定的数个传统词汇,更能反映出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实际与对季节最为深切的印象从何而来。除了季节之间的区别外,风物诗的概念对各个地域而言也不尽相同,大到节日,在日本全国都可称作当季风物诗;小到地方上的节令活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