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语
✍ dations ◷ 2025-05-09 19:22:02 #国语
《国语》是中国国别史之祖,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记录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穆王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三家灭智(前453年)。关于《国语》作者问题历代存在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彪、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如傅玄、刘炫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唐朝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一般认为是集体创作,“定非一人所为”,清朝赵翼提出《国语》为“左氏持简料而存之,非手撰也”。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左丘明可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国语》有多家注文,东汉的郑众、贾逵都曾注解《国语》,三国时魏的王肃、吴的虞翻、唐固、韦昭,晋的孔晁等也有注文,但多散佚,只有韦昭《国语解》独存。《国语》全书共21卷,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国语》叙事“繁芜蔓衍”,常集中几件事件,加以渲染,增添细节,不如《左传》的文字简洁洗练。如〈晋语〉所记骊姬之乱、晋文公的流亡,都甚为细腻曲折。先秦典籍中,《国语》受到的批评甚多。《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一般以为是当时贵族教育中的教材。《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鲁语上》记鲁太史里革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国语·晋语》在全书二十一篇中独占九篇,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吴语》仅记夫差伐越和吴国灭亡,《越语》仅记勾践灭吴。因而有人称《国语》是晋史。《国语》记事与《左传》相同者有60余事。《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其他还包括朝聘、飨宴、讽谏等重要事迹。
相关
- 甲醇中毒甲醇中毒是摄取甲醇造成的中毒。症状包括意识状态改变(英语:Alter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协调能力差、呕吐、腹痛、呼吸有特别的气味,在暴露后十二小时就可能会有视力减退
- 化能合成化能合成作用(英语:Chemosynthesis),是一些细菌等自养生物通过将无机物分子(如氢气、硫化氢或甲烷)氧化,再利用氧化获得的化学能将一碳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
- 巴黎大皇宫美术馆大皇宫(现为巴黎大皇宫美术馆)位于香榭丽舍大道,是为了举办1900年世界博览会所兴建的展览馆,由建筑师德格拉那及卢伟两人共同建造,正面长240米、高43米。虽然中文译名有“皇宫”
- 最后的审判最后的审判(希伯来语:יום הדין;阿拉伯语:يوم القيامة;英语:Last Judgment),或者称为大审判、末日审判,是一种宗教思想,在世界末日之时神会出现,将死者复生并对他
- 自旋回波自旋回波,是磁共振现象中的一种信号来源,相对于第一个射频脉冲(RF pulse)激发后立刻出现的自由感应衰减(FID),自旋回波是透过第二个射频脉冲之后,将失相的磁化向量重新聚焦(refocus)而
- 海兔见内文海鹿属(学名:Aplysia),又名海兔属,是分类上的一个属,为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海鹿属物种的体型尺寸变化大,当中非常大的种类特称为海兔,有关这些海兔们共通性的描述可以在海兔
- 巴特巴特(Bat)是埃及神话中的母牛女神,其典型形象为拥有牛角和牛耳的女性面孔。巴特崇拜的起源可能能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埃及地区的牧牛传统。在古埃及文化中,巴特崇拜与宗教仪式
- 古典古代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英语: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希腊罗马世界(英语:Greco-Roman world)(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
- 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满语:ᠰᡠᡴᠰᠠᡥᠠ,转写:Suksaha;?-1667年),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或称苏克沙哈。康熙帝亲政之前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后为鳌拜所害,绞死。父苏纳,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苏克萨
- 氢化铟Trihydridoindium (additive)三氢化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 (InH3)n。三氢化铟并不溶于所有溶剂。此外, 它在标准情况下不稳定。三氢化铟是一种硼族元素的氢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