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痢

✍ dations ◷ 2025-08-29 18:53:05 #泻痢
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顺帝便是死于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素性炎)。 痢疾杆菌由上皮细胞直接侵入肠粘膜。病变多局限于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内,以大量纤维素伸出形成假膜性炎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 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菌痢主要是通过带菌者的手传播扩散。经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的菌痢多发于夏季。细菌性痢疾流行范围广,传播快,发病率高。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小童。病后仅有短暂和不稳定的免疫力,人类对菌痢普遍易感,引起该病爆发流行,特别是洪涝灾害地区,一旦水源受污染,更容易发生流行。菌痢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发热阿米巴痢疾是因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结肠引起,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所传染。多见于热带地区卫生较差的农村,夏秋季发病率较多,其中以成年男性患者较多。患者病后没有免疫能力,故易出现重复感染。严重患者会出现如肠出血、肠穿孔、腹膜炎。部分病人会出现无症状。一般起病较慢,没有发热,腹泻粪便恶臭伴腹胀气,右下腹腹痛。体弱及营养不良病者有机会出现暴发症状:起病急、高热、剧烈腹痛、水样便。中国历代文献有关痢疾记载:按痢疾症状分证,有白痢或称湿痢、赤痢亦名热痢、赤白痢亦名湿热痢、噤口痢、休息痢(慢性痢疾)、疫毒痢(中毒性痢疾)、寒湿痢、虚寒痢等。1. 保持地方及厨房器皿清洁,并把垃圾妥为弃置。 2. 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修剪指甲。不要徒手处理熟食;如有需要,应戴上手套。 3. 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亦应洗手。 4. 食水应采用自来水,并最好煮沸后才饮用。 5. 应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 6. 避免进食高危险食物,例如贝类海产、生食或半熟食。 7. 烹调食物时应穿着清洁,如可洗涤的围裙,并戴上帽子。 8. 贝类海产应用清水洗刷和冲洗,并浸泡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待其自然净化。内脏如无须保留,应加以清除。 9. 易腐坏食物应用盖盖好,存放于雪柜中。 10. 生食及熟食,尤其是海产,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雪柜上层存放熟食,下层存放生食),避免交叉污染。 11. 雪柜应定期清洁和融雪,温度应保持于摄氏4度或以下。 12. 食物应彻底清洗并彻底煮熟,煮熟后应尽快食用。 13. 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应该加以冷藏,并尽快食用。食用前应彻底翻热,变质的食物应该弃掉。 14. 感染此病者及无症状的带菌者均不应处理食物和照顾儿童。

相关

  • 冷休克冷休克反应是生物突然遇冷的生理反应,特别是冷水。对于人类冷休克反应可能是浸入非常冷的水中 例如掉到薄冰下的水里。 寒冷的直接冲击造成非自主性吸入,如果在水中就会导致溺
  • 硫唑嘌呤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嘌呤类似物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排斥,还有一系列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发炎性肠病,像是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
  • 医院等级中国医院的等级划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行政管辖范围内医疗机构的评审制度,包括了对医院资质的审核标准。目前中国实行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各个等级分为甲、乙
  • 断奶断奶是哺乳动物幼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母乳喂养之后停止进食母乳,并开始向成年体饮食转换的一个过程。只有哺乳动物才需要经过这一过程,而当幼体完全不进食母乳时就标志着完全断
  •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是对存在于线粒体膜间隙中的蛋白质的统称。这些蛋白质包括腺苷酸激酶、单磷酸激酶和二磷酸激酶等。虽然线粒体拥有自身的核糖体(即线粒体核糖体),可以在线粒
  • Arp2/3复合体Arp2/3复合物(英语:Arp2/3 complex)是一个包含7个次单元的蛋白质,专门调控肌动蛋白(actin)细胞骨架。其中Arp2与Arp3属于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ctin-Related Proteins),能对微丝进行核化
  • 金棕榈奖金棕榈奖(法语:Palme d'Or)是法国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项目的奖项之一,颁发给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电影,也是戛纳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奖的奖杯是138克重纯金棕榈叶,共19片分叶,放在
  • 氯氟碳化合物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
  • 和平期间罕见军事强国有实力编制普通国家有实力编制排(英语:Platoon)是陆军、海军陆战队等军种的编制,一般为25至60人。由若干个班组成。譬如在三三制当中,一个排由排部、三个班
  • 张衡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南)人,东汉士大夫、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及文学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书。张衡一生成就不凡,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