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圣经中的酒
✍ dations ◷ 2025-08-28 15:02:50 #圣经中的酒
《圣经》与酒的关系十分奇妙。酒精饮料屡次在圣经文学中出现——从希伯来圣经中诺亚栽种葡萄园、变成酒鬼,到新约圣经中耶稣在迦拿的婚礼中神奇地变出了大量的酒,还有后来在基督教仪式中编入酒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的“圣餐”。葡萄酒是圣经文学中最普遍被提及的酒精饮料,时常作为象征性用途,在圣经时代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古巴勒斯坦的居民也喝啤酒和各种水果酒,经文有时也记载了相关的文献。整体而言,圣经文学呈现了对酒类饮料的矛盾,考虑到酒既是上帝的赐予、带来欢乐与喜悦,又是有潜在危险的饮物、带来无知、罪孽与滥用。犹太教与酒、基督教与酒的关系普遍维持着相同的状况,尽管一直有为数不少基督教教徒、尤其是在禁酒时期,拒绝饮酒、视酒精为恶魔。希伯来圣经,也就是犹太教中的“塔纳赫”,与基督教中的“旧约圣经”大部分相似,是两教皆认同的正典。天主教、东正教与某些普世圣公宗的支派则采用“次经”或“伪典”,而其不被犹太教徒和新教徒纳入正典中。只有基督徒承认新约圣经,犹太教徒并不承认。而无论各宗教团体的官方立场,这些圣经文学都是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呈现了各时期的面貌。希伯来圣经里的摩西五经、或称摩西律法,是对犹太教徒而言比较重要的部分。次经与伪经,虽不如正典普遍被接受,但仍对犹太人与基督徒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并为第二圣殿和两约之间时期提供了证明与观点。希伯来圣经及次经、伪经则记载了新约圣经、尤其是福音书的背景,与当时圣经中基督教教义的核心,以及其中对酒类的使用反映了新约圣经对早期圣经文学有所参考。希伯来圣经主要是以希伯来文、少部分由阿拉姆语著成,以下列词语表示酒精饮料:《新约圣经》即基督教《圣经》希腊语经卷主要由通用希腊语编写:《圣经》中有许多酒精饮料相关的文献,其既赞成、又反对饮酒,或写实、或象征,有的单纯叙事、有的借此告诫。而不可至否的,酒在古巴勒斯坦地区已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希伯来圣经》称,上帝在古代曾向一些顺服他的百姓应许说:“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圣经》记载的上帝的先知以赛亚也曾提及酿制一种美酒的部分过程。他在预言论及将临的公义新世界的种种幸福时写道:“万军之上主必为万民……用陈酒……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有经验的酿酒师深知“陈酒”在发酵过程中若长时间没有受外来干扰,酒本身便会逐渐澄清起来,香气、味道亦日益醇厚。不少圣经章节指出酒能使人身心畅快,且有益健康。先知约坦曾提及“使神和人喜乐的新酒”(《士师记》第9章第13节)。所罗门也曾表示“酒使他肉体舒畅”。在关于迦拿的婚宴的著名记载里,耶稣施行了第一个奇迹,将大量的水变成了“上好的酒”,使赴宴的宾客可以开怀畅饮。耶稣在他所设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里显示他承认酒具有医疗效用。这位撒马利亚人为受伤的男子包扎伤口时,他曾将“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使徒保罗也曾提议年轻的提摩太“因胃口不清,屡次患病,可以稍微用点酒”,这与现今人们承认酒具有食用和医药价值一事十分吻合。尽管《圣经》和世俗医药界均对酒和酒精饮品予以好评,但滥用酒精饮品却为人带来可怕的祸害。在圣经里,也对使用和滥用酒精一事提出了详尽的指引。例如,《圣经》就滥用酒精饮品提出警告:“好饮酒的,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这绝非意味圣经认为上帝只喜悦那些禁酒吃素的人,经文亦没有谴责那些有节制地适量饮酒、吃肉的人。圣经警告人避免狂饮滥食。另一节《箴言》点明道:“谁有祸患?谁有忧愁?谁有争斗?谁有哀叹?谁无故受伤?谁眼目红赤?就是那流连饮酒……的人。”圣经的执笔者彼得和保罗均劝勉早期教会的基督徒要保持节制,避免“醉酒”和“不要醉酒”。使徒警告说:“醉酒的人不能承受上帝的国。”换句话说,惯常滥用酒精饮品的人不能赢得上帝的嘉许。一个人若在使用酒精方面缺乏自制,便应当完全将其戒绝。《圣经》认为,上帝明智地警告人要提防过度使用酒精饮品。《圣经》与奉行禁酒的人的观点不同,《圣经》没有要求或表示所有人都必须完全禁绝一切酒精饮料。《诗篇》的执笔者论到YHWH说:“祂使草生长,给六畜吃,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又得酒能悦人心。”事实上,《圣经》体现的对酒的看法是,人若有节制、适量享用,酒可以达成美好、可贵的目的。大部分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圣经》书卷都成书于古巴勒斯坦,而当地的土地与气候十分适合种植葡萄。古代葡萄园筑有围墙、围篱与瞭望台以防窃贼、动物侵袭,其所产的葡萄是当时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提供当地使用、也能与外界交易。到了能收获的八、九月,总是一年带来欢乐与喜悦的时候,男人、妇女、小孩,伴随着音乐与歌谣,一同至葡萄园里工作。葡萄能当下食用,也能制成葡萄干,而大部分则丢入榨汁池让男人们踩踏、榨制成汁。
相关
- 嗜碱性粒细胞嗜鹼性球或嗜鹼性粒細胞(英语:Basophil 或 Basophilic granulocyte)是一种最少见的粒细胞,约占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0.5%至1%,得名自其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上色的特性,是许多免疫反应
- R.Cajal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语: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年5月1日-1934年10月17日),西班牙病理学家、组织学家,神经学家。生于西班牙阿拉贡佩蒂利亚德阿拉贡,1906年诺贝尔生理
- 原肠原肠(archenteron、digestive tube)是在囊胚时期经由原肠形成所完成。最后会形成动物的消化道。有些细胞向囊胚腔内折形成的过程称为内凹。这些细胞重新排列直到宽又浅的凹陷
- 化学年表化学年表列出了深远地改变人们对化学这门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著作、发现、思想、发明以及实验等。化学作为一门对物质组成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虽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
- 超低温保存深低温保存或超低温保存(英语: cryopreservation),指将生物、生命组织、或细胞等有机物质和其他物质在摄氏零下196度或以下的低温保存的一种科技。一般来说,深低温保存是泛指
- 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工业革命 (4IR) 指的是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后进入的第四个阶段,它被描述成各种科技的融合,而融合的过程因使得物理、数位和生物等领域科技之间界线难分,故统称为 网宇实体
- 大亚基核糖体大亚基(英文:Ribosomal Large Subunit,简称“LSU”)是核糖体中较大的核糖体亚基。每个核糖体都由一个核糖体大亚基与一个核糖体小亚基共同构成。原核细胞中的70S核糖体、
- 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学名:Nematod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roundworms)。线虫的物种很不容易区分,有相关描述的已超过二万五千种,其中超过一半是
- 微流控微流控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尤其特指亚微米结构的技术。 特别的,微意味着以下的特性:微流控利用对于微尺度下流体的控制,是一个包括了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微加工
- 爱德华·路易斯爱德华·路易斯(英语:Edward B. Lewis,1918年5月20日-2004年7月21日),美国遗传学家。1995年与艾瑞克·威斯乔斯和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共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901年: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