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朗伯德街
✍ dations ◷ 2025-07-09 00:39:29 #朗伯德街
朗伯德街(Lombard Street)是伦敦市的一条著名街道,自中世纪以来即为银行和保险业中心,在19世纪、20世纪前半叶一度是英帝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银行、保险公司及商号总部聚集的地方,常与后来的纽约华尔街相比较。朗伯德街为西北东南走向,始于九条街汇聚的银行交叉口,即英格兰银行所在地;止于恩典堂街(Gracechurch Street),接芬丘奇街。全长1⁄4 km (1⁄6 mi)。朗伯德街两旁的建筑上悬挂了不少样式各异的中世纪式样的店招,例如著名的格雷沙姆家的蟋蟀、拉大提琴的猫等,其中有保存下来的古招牌,也有近代复制的古式招牌。这些华丽的招牌是过去朗伯德街作为全球金融及贸易中心的时代遗存,虽然原来在此的大银行、商号大多已搬走,但一部分店招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这条小街辉煌历史的见证。这条街上有两座教堂。在朗伯德街的西段与威廉王街交叉口,是伍尔诺斯圣马利亚堂。圣埃德蒙堂位于北侧,靠近恩典堂街。1666年毁于伦敦大火后,由克里斯多佛·雷恩重建。在朗伯德街的东端两侧,有许多现代大楼,与大部分路段的古老建筑风格形成对照。前巴克莱银行总部大楼建于1990-92年,占据朗伯德街和恩典堂街北侧,是朗伯德街最大最高建筑,高 87米(285英尺)。朗伯德街的门牌号码,南侧从1号到40号,从银行到恩典堂街;北侧从41号到82号,从恩典堂街到银行。朗伯德街最近的地铁站为银行站,在朗伯德街有一出口。坎农街站和芬乔奇街车站两个火车站都在附近。坐标:51°30′45″N 0°05′13″W / 51.5125°N 0.0869°W / 51.5125; -0.0869
相关
- 伊扎克·拉宾伊扎克·拉宾(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N05B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5(Psycholeptics)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
- 心房钠尿肽PDB 1ANP· receptor binding · hormone activity · diuretic hormone activity· extracellular space · nucleus · cytoplasm· cGMP biosynthetic process · i
- 台北宾馆台北宾馆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博爱特区内的官署建筑,门牌号码为凯达格兰大道1号。最初为台湾日治时期的总督官邸,现为中华民国的国家招待所,由中华民国外交部管理使用,专门接待国宾
- 莫氏不连续面莫霍界面,有时简称莫荷面,是地球的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首先在1909年由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荷洛维奇(Andrija Mohorovičić)发现。他观察到地震波(特别是P波)在此处波速会
- 1491年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 应继分应继分是在共同继承中,共同继承人就遗产所得继承的比例。法律若明定继承人应继承之比例,为法定应继分,若许由被继承人变更法定应继分,以遗嘱另行为指定,则为指定应继分,但中华民国
- 警告色'警戒作用(英语:Aposematism)是爱德华·巴格诺尔·波尔顿为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的警戒色(英语:warning coloration)的概念创造的术语。它是反捕食者适应一类,警告潜在捕食者
- 提图斯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与父亲维斯帕先同名),史学家通称为提图斯,教会中文作提多王,41年(一说为39年)12月30日—81年9月13日。罗马帝国弗拉
- 1967年底特律骚乱1967年底特律骚乱,又称为“第十二街骚乱”(1967 Detroit riot, also known as the 1967 Detroit Rebellion or 12th Street riot),发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这场骚乱于196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