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文艺营是戒严时期少数由民间人士主办的台湾文艺营队,也是少数在偏远地区举办的文艺活动。
民国65年黄劲连(原名:黄进莲)、高琇嬅等人,以“大汉出版社”的名义,在北门高中举办“南瀛新文艺研讨会”。台南县政府、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等机关、团体协办。。活动宗旨是“探讨新文学的渊源流变,研究文学各类之风格发展,剖析文学各类型之表现技巧,提倡新文学教育。”。活动时间:7/24~7/26,为期3天,共有350名学员参加。
演讲内容有:邢光祖“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赵滋蕃“文学与生活经验”、张良泽“台湾乡土文学序论”、痖弦“论长诗”、张默“论诗的语言与意象”、高准“现代诗往何处去”、郭枫“好诗的条件和判别标准”、羊令野“散文的传统与现代”、江聪平“古典诗与现代新诗”、司马中原“如何进入文艺界”等。当时,有不少作家、学者参加,目前可查考到的有:邢光祖、赵滋蕃、司马中原、痖弦、张默、吴浊流、杨逵、高准、羊令野、张良泽、杨青矗、郭枫、吴丰山、江聪平、王浩、林佛儿、郭水潭、司徒卫、胡品清、庄金国、龚显宗、林南。
与这场文艺研讨会一同举办的活动,有:当地日治时期名作家吴新荣的遗作书展,以及当地书画家陈秋野、黄明贤的书画展,与主办单位大汉出版社的书展。。
七月二十四日下午三点半,研究会开始。始业式在北门高中大礼堂举行,由该校校长谭地大、吴丰山等知名人士致词,并由黄劲连介绍与会作家。下午四点十分,由痖弦主讲“长诗在中国古诗和目前新诗之地位和乂乂趋势”。下午五点半,由张默主讲“诗的语言与意象”。晚饭过后,晚上七点二十分,举行晚会,名为“诗之夜”。由个别诗人及学生组织的诗社朗诵诗文。当天的朗诵者及所诵的诗的次序,如下所示:
七月二十五日早上八点,由邢光祖主讲“中国文学批评的特质”。十点,由羊令野主讲“散文的传统与现代”。下午两点,张良泽主讲“台湾乡土文学序论”,之后由吴新荣的遗孀林英良女士主讲“南部农村俚谚”。当时,吴浊流与杨逵都在场聆听。下午四点二十分,高准发表演讲,一如以往,对方猛烈抨击台湾的现代诗人盲目崇洋,抛弃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专门写一些诘曲聱牙、晦涩虚无、脱离现实的诗。晚上八点到十点半,举行分组座谈,分为三组。小说组由司马中原、杨青矗、邢光祖主持;散文组由赵滋蕃、羊令野主持;诗歌组由痖弦、张默主持。
七月二十六日早上八点,赵滋蕃主讲“文学与生活经验”。十点,江聪平主讲“古典诗与现代诗”,最后由司马中原压轴,主讲“如何进入文艺世界”。结业式由会长高琇嬅致词,向各界表示谢意,因为当时除了主办与协办单位,还有一些当地人士(陈益裕、黄明贤、陈秋野、吴明雄(本名:吴钩)等人士)的热心协助。
第二次南瀛文艺营在民国67年2月9日~2月11日举办,为期3天。地点在台南县佳里镇(现今的台南市佳里区)的中山堂。有小说、散文、新诗的座谈会,分别由当地出身的作家林佛儿、杨青矗、羊子乔、黄劲连主持。参加人数及活动内容,目前因史料及相关资料匮乏,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