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

✍ dations ◷ 2025-04-26 12:22:35 #星形
在几何学中,星形多边形是一种外观有数个向外凸起的非凸多边形。目前几何学上尚未有一个广泛被接受的星形多边形定义,目前较常见的定义为存在顶点不和相邻顶点连接的多边形,或者从一般多边形透过截角或延长边并使其相交所形成的形状。目前有被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的星形多边形只有星形正多边形。数学家布兰科·格伦鲍姆(英语:Branko Grünbaum)指出了两种由开普勒提出的定义:一种是具有自相交棱的星形正多边形,且自相交的棱不产生新的顶点,另一种是等边的简单凹多边形。星形多边形一般有许多向外突出的角,一般依照其向外突出之角的数量命名,如五角星,部分文献将之称为一个芒,整体形状以芒数命名,如五芒星与六芒星。若一星形多边形是一个简单多边形或边不相交的多边形,则该星形多边形不可能为星形正多边形,因为若将星形正多边形的相交边移除,则其不再正多边形,但可以形成等边多边形。这类等边多边形通常由2个落在半径不同的圆上之顶点交错连接构成。数学家布兰科·格伦鲍姆(英语:Branko Grünbaum)在其著作《Tilings and Patterns》中将这类多边形以符号 | x | {displaystyle |x|} 表示由星形多边形 { x } {displaystyle {x}} 移除相交线段后构成的星形多边形,例如星形多边形 { n d } {displaystyle {{frac {n}{d}}}} 移除位于内部的线段后的结果计为 | n d | {displaystyle |{frac {n}{d}}|} 或 { n α } {displaystyle {nalpha }} 表达一个内角 α < 180 ( 1 − 2 n ) {displaystyle alpha <180(1-{frac {2}{n}})} 度的n角星。星形正多边形包括五角星和八角星等等,n角星的施莱夫利符号为{n/m},其中m是小于n/2且和n互质的正整数。托马斯·布拉德华是最早系统性地对星形正多边形的研究的学者,后来约翰内斯·开普勒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相关

  • VRE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缩写作 VRE),又名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是肠球菌属下的一种细菌,有着对万古霉素这种抗生素的抗药性。在肠球菌属中,对人类有
  • 痳疯分枝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FeSsub2/sub二硫化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S2,在该化合物中,存在独立的S2原子团,铁为+2价。它可以以对应的不同的晶体结构的形式存在,黄铁矿型和白铁矿型。二硫化亚铁是一种半导体材
  • 染色单体染色单体(英语:Chromatid)又称染色分体,是染色体的一部分。两个染色单体叫作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了的染色体中的两条子染色体。每个染色单体是由一条脱氧核
  • 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层)是视网膜的一层,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英语:retinal ganglion cell)以及错位的无长突细胞组成。在黄斑中,这一层分有好几分层。这些细胞呈烧瓶形,其圆形的内侧
  • 监督监督意为监视督促,可以指以下事物:
  • 厄勒海峡大桥厄勒海峡大桥(或译奥瑞桑桥,欧雷松德大桥,丹麦文:Øresundsbroen,瑞典文:Öresundsbron,丹瑞混合名称:Øresundsbron)是一条行车铁路两用,横跨厄勒海峡的大桥。其大桥隧道两者结合的长
  • 桥环桥环化合物是一类分子中两个或多个环共用两个不直接相连的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被公用的原子称为桥头原子,连接桥头原子的键称为桥。桥环化合物的命名见有机化学命名法 (A部)#A
  • 玛格丽特·米德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年12月16日-1978年11月15日),美国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的重要的学者。1978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米德诞生在一个费城的
  • 黄金分割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常数,一般以希腊字母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表示。可以透过以下代数式定义:这也是黄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