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嘉·冯·宾根

✍ dations ◷ 2025-10-20 21:31:20 #赫德嘉·冯·宾根
圣希尔德加德·冯·宾根(天主教译圣贺德佳,圣公会译圣希尔德格,德语:Hildegard von Bingen,拉丁文作Hildegardis Bingensis,1098年-1179年9月17日),又被称为莱茵河的女先知(Sibyl of the Rhine),中世纪德国神学家、作曲家及作家。天主教圣人、教会圣师。她担任女修道院院长、修院领袖,同时也是个哲学家、科学家、医师、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及博物学家。在《拉丁教士集》第197卷(Patrologia Latina vol.197)中,修士郭德惠(Godefrid)与赛奥多历(Theodoric)曾编写过希尔德加德的生平简历。希尔德加德出身贵族家庭,属斯庞海姆伯爵家族(Sponheim)领下,(斯庞海姆家族为霍亨斯陶芬王室"Hohenstaufen"的近亲),她在家中排行第十,生来孱弱,所以在八岁时(这也有可能出于政治考量),父母便将她送给教会以抵替什一税(tithe)。希尔德加德进入德国迪希邦登堡(Disibodenberg)附近一间修道院,归由优塔监护(优塔原文Jutta,斯庞海姆家族的梅因哈德伯爵之姊妹)。当时优塔非常受人欢迎,吸引了许多追随者,俨然形成一座小型女修院。1136年优塔死后,希尔德加德被选为这个社群的领导者,最后率众移往莱因河边宾根的鲁伯斯堡(Rupertsberg),并成立一所新的修道院。她在文学与思想上的成就,也被后人拿来与但丁、威廉·布莱克相提并论。12世纪是教派分立、宗教煽动行为盛行的时代,不管布讲多么古怪、多么天差地远的教义,都可能迅速集结一群信众。希尔德加德对教派分立一事多所批判,事实上,她终生都在宣扬她反对教派分立的立场,特别是针对“卡特里派”。她在很年轻时就曾表示自己有“灵视”(vision)。1141年,当她继优塔被选为修院领导者五年后,希尔德加德受到了先知蒙召,命令她要“写你所见”。一开始,她对于是否要写下自己灵视的内容仍踌躇不前、多所保留,但这让她的心灵负着难言重担,甚至造成了身体上的病痛,最后,她终于被修院成员说服,开始记下自己的灵视内容。在优塔身边接受宗教教育的几年间,希尔德加德只向优塔及另一位僧侣弗玛(Volmar,后来成为赫尔嘉终生的书记)吐露过自己的灵视现象。1141年时,赫尔嘉的灵视扭转了她的生命:在此次灵视中,上帝让她顿悟各种经书文本的真义,并命令她写下她在灵视中见到的一切。“接着……当我42岁又7个月的时候,天堂在我眼前开启,有卓越智慧如眩目强光,流经我整个大脑,使我心胸仿佛起火,却不感烧灼,而是温暖……那些书本的意义乍然开朗……”(参见圣灵充满)。尽管如此,赫尔嘉仍感到自己完全不足,犹豫是否该采取行动:“虽然我看见了也听见了,但因为不够自信,又因为男人们所持的异见,很长一段时间我拒绝接受书写的召唤──这并非出于固执,而是为了谦卑。直到上帝为此降罪于我,使我病卧不起。”尽管从未怀疑过自己灵视的神圣来源,希尔德加德仍希望她的灵视能受到天主教会认可。她写信给圣伯尔纳铎(St. Bernard of Clairvaux),期能获得他的赐福。尽管给希尔德加德的回信写得马马虎虎,他倒是确实把这件事情回报给教宗真福恩仁三世(Pope Eugene III,1145-1153),真福恩仁三世勉励她写完她的灵视内容,为了确定她是否确是受到神的启发,他安排行程前往访视希尔德加德,并宣布她并非精神错乱,而是纯正的密契者(mystic)。有了教皇的认可,希尔德加德终于敢完成她第一部记录灵视内容的作品:《认识主道》(书名原文Scivias,英文意译为"Know the Ways of the Lord"),并在1153年出版,名扬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希尔德加德逝世后被教廷封为圣人,2012年又被追赠教会圣师称号,是天主教会史上第四位女性圣师。近代对中世纪教会史、女性史的学术研究,让希尔德加德成为一个焦点人物,特别是她所创作的音乐。约有80首作品留存下来,数量远超过绝大多数的中世纪作曲家,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宗教剧(liturgical drama)〈美德典律〉(Ordo Virtutum),这是一出早期的清唱剧,全由女声组成,唯一的男声即代表魔鬼。希尔德加德许多乐曲作品都是为了宣扬福音所创作,表演者除了她领导的女修院成员之外,维勒的西多隐修会修道院(Cistercian Abbey at Villers)中的男性成员,也因见证了希尔德加德的才华而演出她的作品。她使用一种自行变体的中世纪拉丁文谱写乐曲,时有造字、缩字与并字,所以,尽管音乐本身是单声乐曲,后世仍需推敲这些曲目是否该在有限的情况下,配上乐器伴奏──例如摇弦琴(hurdy gurdy)或管风琴,这些曲目展现不同的人声音域与调式,似也表明它们并不是只针对女声所谱。除了音乐之外,希尔德加德也撰写医学、药草学、地理学的论文,她还发明了一种“秘名语”(Lingua Ignota),以23个“秘名字母”(litterae ignotae)组成,大约有900个词汇,可说是人造语言的前锋。1150年左右,希尔德加德带领她日渐成长的修道院,从原驻的迪希邦登堡,搬到北方30公里处莱茵河畔的宾根地方,稍后又在宾根对岸的爱宾根建立了另一所修道院。尽管她的领导身份从未被该教区正式认可,但许多人在写给希尔德加德的信件中,都称她为院长。希尔德加德晚年创作丰富,她写歌、谱曲,多半是在宗教节日与庆典礼拜中,颂赞基督教圣人与圣母玛丽亚的清唱曲以及赞美诗。文字作品方面,除了《认识主道》之外,另还有两部记载灵视内容的主要作品,分别是1150年─1163年写成的《生之功德书》(Liber vitae meritorum ),以及1163年写成的《神之功业书》(Liber divinorum operum)。在上述两部作品中,希尔德加德进一步详细解释了她的微观神学与宏观神学:人乃是上帝所造物中的顶峰,也是反射大千世界之美的一面镜子。希尔德加德尚著有《自然界》(Physica)与《病因与疗法》(Causae et Curae),两者对自然史及自然物的疗效均有探讨,遂被合称为《自然奇妙百用之书》(Liber subtilatum),这几本作品较不具希尔德加德的个人特色──也就是说,它们与灵视无关,也与神圣启示无关,但内容中仍透露出希尔德加德的宗教哲学──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为人效力。希尔德加德的作品有一独特之处——最早以女性观点记述性的欢愉。“当女性与男性做爱,她的脑中便似起了火,这火带来感官之乐,而在动作中享受感官之乐时,便会召唤男性的种子上前。一旦种子落入该落的地方,她脑中的烈火就逐渐熄灭,好能抓牢种子,很快地,女性的性器官便收缩,在月经时打开的外生殖器也关闭,就像一个强壮的男人把某样物事紧紧把握在拳中。”她又写道,孩子的性别取决于精子强度,而性情则取决于性交时爱与热情的强度。据赫尔嘉所言,最糟的状况,就是衰弱精子加上无感情的父母,那样便会生出一个别扭的女儿。在希尔德加德书写灵视的作品中,则一贯认为守贞即是最崇高的灵性生活,她的书信与灵视内容里,一再出现不应耽欲的讯息。在《认识主道》中,她写:

相关

  • 细菌性疾病病原细菌(英语: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细菌病原体。本条目主要针对会造成人类传染病的病原细菌。大部分的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不过有些细菌是病原体。像结
  • 五专五年制专科学校,简称五专,是中华民国专科学校中技术及职业教育的一环。五专系指五年制的专科学校;其他分别有三专(招收高中生,已停招)、二专(招收高职生)、二技(招收二专及五专生)、四
  • 含水量含水量(又称水分含量,含湿量)是指某材料中水的多少,该材料可能是指土壤、岩石、陶瓷亦或水果、木头等等。含水量在诸多科技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它一般用比值来表示,其大小可以从零
  • N末端N端(亦作N-端,英语:N-terminus),又称氮端、氨基端,指多肽链具有游离的α氨基的末端。在转译过程中,多肽链是从N端往C端合成的,因而在书写表示多肽序列时,从N端开始书写,从左到右写到C
  • 圣米歇尔喷泉坐标:48°51′11.32″N 2°20′37.32″E / 48.8531444°N 2.3437000°E / 48.8531444; 2.3437000圣米歇尔喷泉(Fontaine Saint-Michel,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
  • 尘暴尘暴,可能指:
  • 鼓山区坐标:22°38′59″N 120°16′07″E / 22.6495866°N 120.2685799°E / 22.6495866; 120.2685799鼓山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
  • 基膜基底膜(英语:basement membrane)是位于上皮组织下的一层,无细胞且富含纤维的结缔组织,分隔上皮、间皮、内皮,通常位于体腔或器官表面,或是血管内皮的基底面。基底膜是由基底层(英语:b
  • 冻土学冻土是指土壤温度保持0℃以下并出现冻结现象、具有表土呈现多边形土或石环等冻融蠕动等形态特征的土壤或岩层。全球冻土面积约59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5.5%。冻土形成过
  • 千米每小时千米每小时是速率(标量)和速度(矢量)的单位,可以用千米/小时、km/h、km·h−1、kph或kmph来表示。尽管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但在世界范围内,千米每小时是汽车速度表和道路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