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

✍ dations ◷ 2025-05-15 08:08:32 #豆类
豆类指双子叶植物中离瓣植物豆科的泛称,因而概称为豆科植物,亦或称豆子,指其使用的种子。本文特指供作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的种类。豆类植物种类极多,全世界有近二万种,大部分用作蔬菜,如豌豆、菜豆、刀豆等,也有用作油料作物和作为粮食的辅助主食,如黄豆制作豆面,小豆制作红豆沙等。豆科植物由于一般具有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帮助吸收空气中的氮,所以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有的豆科植物在汉语中不叫“豆”,如花生虽属豆科但在汉语中不用“豆”字称呼。但另也有非豆科植物却以“豆”称之的,如咖啡豆、可可豆。类似豆子形状的物体有时也称做“豆”,如铜豆子。豆类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绿豆、豌豆、红豆等。根据豆类营养和数量,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以大豆为代表的高蛋白质、高脂肪豆类。另一种豆类则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为特征,如绿豆、赤豆。烹饪时通常用鲜豆及豆制品,不但可做菜肴的主料及辅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调味品的原料。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科学家范希博士(Dr. George Fahey Jr.)指出,比较榖类食物,豆类食物有很高含量的耐久性淀粉质(resistant starch),这些耐久性淀粉质不容易消化,因此会通过胃和小肠去到结肠,在结肠内的细菌会将这些耐久性淀粉质分解,变成有防癌作用的丁酸盐(butyrate),还有丰富的蛋白质。豆类食物的好处是它有很多食物纤维和耐久性淀粉质,如黑豆内63%淀粉质是耐久性淀粉质;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榖类食物如面粉,它的耐久性淀粉质是比较少。

相关

  • 二名法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并系群并系群(英语:Paraphyletic group或 Paraphyly )是支序分类中的一种分类单元,此分类群中的成员皆拥有“最近共同祖先”,但该群中并不包含此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后代。一个类群是否
  • 萜烯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
  • 避孕药避孕药,全称口服避孕药,通常是指一类给女性服用用于生育控制的药物。男用口服避孕药正在研究中,尚未商品化。有两种广泛使用的女用口服避孕药:另外还有事后使用的紧急避孕药:其
  • 参与经济参与型经济(Participatory economics,简称parecon)是一个还在设想阶段的经济体制。该体制通过平等参与来作经济决定,引导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消费。该体制的目标是替代当代资本
  • 大会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是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联大首次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卫理公会中央礼堂召开,有来自51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了
  • 别名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The Human Genome Organisation,简称HUGO)是一个参与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人类基因组组织作为一国际组织成立于1989年。
  • CD1CD1 (分化簇1)是分布于不同抗原提呈细胞(CPA)表面的一类糖蛋白,在人类,其编码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这类蛋白质分子与MHC1(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有同源关系,参与将脂质抗原提呈
  • UNII特殊成分标识(UNique Ingredient Identifier,UNII)是一种公用、免费、独特、明确、非语义的分子结构资讯识别系统,本物质注册系统(SRS)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美国药典(USP)
  • 极昼极昼(英语:Polar day,俗称 Midnight sun)又称永昼,是发生在北极圈以北或南极圈以南的极区夏季,有着午夜时分依然能够看见太阳的自然景观。大约在夏至(约是北半球的6月21日和南半球